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菇(Pleurotus,ostriatus)是从日本新引进的优良品系,已成为辽宁出口创汇的主栽品种。外商对姬菇的商品性要求很高。一等姬菇菇盖直径小于2.5cm,要求菇盖肥厚,菇柄实心。商品性好的姬菇,既畅销,价格也高。这样在栽培上就要促使生长出个头小,数量多,敦实肥厚的子实体。几年来,笔者根据姬菇的生物学特性,探索了提高姬菇商品性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在原基分化,形成菇蕾,子实体生长三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程度的改变温度、湿度、通风这三个主要环境条件。一、在原基分化阶段,制造温差,促使原基大量分化,以实现群体增产。在菌丝发透和每采收完一潮菇的发菌后,把环境温  相似文献   

2.
侧耳属种间杂交选育白色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黄侧耳(Pleurotus cornucopiae)菌株姬菇258和糙皮侧耳(P.ostreatus)菌株青平1号为亲本,单孢杂交,选育出两株白色优质高产姬菇新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28号和41号菌株的出菇单产较生产上主栽菌株西德33(对照)增产19.2%和19.1%;28号和41号菌株商品菇比例(88.6%和85.6%)高于对照西德33(71.8%),即菇体商品性优于对照;综合体现出了亲本菌株姬菇258的优质丰产性和亲本青平1号的白色菌盖菇体特征。拮抗试验和ISSR标记试验表明,28号和41号菌株与亲本具有遗传差异,即为不同于亲本的新菌株。研究认为,28号和41号菌株具有"姬菇"的典型商品性特征,是2株优质高产的白色姬菇新菌株,可做进一步的中间试验和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3.
真姬菇幼菇在日本的商品名称叫做“玉蕈”,而因其形其味与松茸Tricholoma nauseosum极相似,所以又叫“假松茸”。我们对真姬菇进行了盐渍加工的探索,结果表明一般菇的盐渍加工步骤是可用的,但具体操作中有其本身的要求和鉴别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分级:真姬菇的采收应在子实体成熟时进行,菌盖直径为3.5—5厘米,最大者可达15厘米。而日本商人对真姬菇的商品要求标准菌盖要小得多。由于有些栽培者不知真姬菇的分级标准,一般收购单位亦没有关于真姬菇的收购分级标准,曾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现根据日本商人对真姬菇的分级要求。将盐渍真姬菇的分级标准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4.
池惠荣  王朝江 《食用菌》2002,24(4):31-31
假姬菇是相对于真姬菇而言 ,是根据市场需求而采收的一种特定形态的平菇 ,形似真姬菇。因其菌盖小 ,又称小平菇。产品采收标准为菌盖直径 0 .8~ 2 .5 cm,菌柄长 3~ 5 cm。销售类型有鲜菇、清水菇、盐渍菇。前两种主要进入国内市场 ,后一种则出口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假姬菇易栽培 ,产量高 ,京、津、邢台、衡水等地区大规模栽培。市场潜力大 ,经济效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假姬菇用种要求产量高 ,抗逆性强 ,子实体丛生 ,原基密集 ,菌盖厚、柄长 ,基部易分开 ,粗纤维少 ,口感细腻。目前作为假姬菇的当家品种有我室培育的…  相似文献   

5.
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麟璋  周建光 《食用菌》2006,28(6):38-38
姬菇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姬菇的名称实际由真姬菇而来,是由商人采购与真姬菇形状相类似的平菇充当真姬菇在销售,由此逐渐流行。姬菇与通常的小平菇又不同,它的形状要求和真姬菇相类似,即菇柄要细长,菇盖在2cm以内,菇质要细嫩;在栽培效益上来说每丛菇根数要多。由上可知姬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只要符合特殊商品性状的平菇都可以用来生产姬菇。由于菇体幼嫩、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姬菇虽然栽培的产量不如普通平菇,但商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平菇3~4倍。所以栽培者也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现将笔者几年从事姬菇生产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以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真姬菇控温栽培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 (H ypsingus m amoreus)味道鲜美质地脆嫩 ,而倍受消费者欢迎。自然环境下的真姬菇菇盖过黑 ,菇体脆易受损伤 ,长途运输极不方便 ,再则菇体轻。反季节栽培的真姬菇有以下特点 ,菇体洁白 ,菇盖微有大理石水纹斑 ,菌柄偏长 ,菇体稍有韧性 ,不易损伤 ,出菇齐整 ,可盒装冷藏 ,在 5℃可保鲜 1个月 ,上餐桌其鲜、脆、嫩不变。菇体白 ,这刚好迎合南方大多数城市消费的特点。夏季真姬菇鲜品价格可达 16~ 2 4元 /kg,是自然栽培季节的2~ 5倍。真姬菇的反季节栽培 ,已是必然。高山高寒地区 ,夏季温度在 15~ 19℃都可以出菇。我们这里主要介…  相似文献   

7.
李威 《食用菌》2002,24(3):31-32
我市菇农种植姬菇时间不长 ,由于对姬菇栽培技术了解不多 ,普遍存在品质差、产量较低等问题。现结合自己生产实践及指导菇农生产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了姬菇高效栽培技术。1 选择优种 打基础 一是种性 ,要选择丛生成菇数多 ,死菇少 ,能向四周呈放射状生长 ,商品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9.
以冬虫夏草、姬菇、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杏鲍菇7种菌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马铃薯、滑菇菌糠配制成的不同浓度梯度的培养基与常用的PDA培养基对供试菌种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滑菇菌糠对茶树菇、冬虫夏草、木耳、大球盖菇、白灵菇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杏鲍菇、姬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杏鲍菇适宜以比例为滑菇菌糠15%、马铃薯5%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姬菇适合以比例为5%滑菇菌糠与15%马铃薯的配方来作为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真姬菇新菌株"闽真3号"的营养成分、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结果为,子实体含热量117 k J/100g,总碳水化合物3.4%,膳食纤维2.06%,富含谷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营养价值高,质硬而脆,品质好;菌盖呈灰褐色,菌盖直径与菌柄长度均匀,有效菇蕾数较对照白玉菇007多,整齐度好,出菇时间比对照缩短15~20天;多年生产示范表现丰产、稳产,商品性状优于对照,平均每袋产量450 g,成品率高达90%,较对照提高15%。  相似文献   

12.
国际市场姬菇一直畅销不衰,外贸部门要求发展大宗产品出口,各地菇农也纷纷转向姬菇生产。为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和总结群众生产经验,提出姬菇优质高产“十改”措施如下。(一)改全地沟为浅地坑菇房过去姬菇栽培采用地沟菇房,即在地平面挖1.6米深、沟宽2—2.5米上拱竹杆盖上农膜的全地沟。这种地沟挖土量多工程大,费工费时造价高,而且沟内因通风换气困难,姬菇生产不良,多呈畸形;温差变幅小,病虫繁殖严重。改为浅地坑菇房,即在地平面挖60厘米深、3—4米宽、12—15米长的地坑。将挖出的土筑北墙高1米,南墙高60厘  相似文献   

13.
试验比较了4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姬菇菌株的栽培产量和商品性状。结果表明,西德33综合性状好,鲜菇产量、商品菇产量最高,S级菇和SS级菇比例最高,是目前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菌株,也可作为优质高产育种的出发菌株或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14.
1)黄菇。多发生在平菇、白灵菇、杏鲍菇、姬菇等上。表现为幼菇菌盖变黄,逐渐呈扩大趋势,成菇后色泽加重,有的略微减轻,黄色呈斑块状,甚至蔓延到整个菌盖。这主要是细菌类侵染,由于通风不好、湿度过大等,导致感染并蔓延至整个菇棚。  相似文献   

15.
pH对五种珍稀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pH对五种珍稀食用菌--阿魏蘑,杏鲍菇,真姬菇,酒红球盖菇的杨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蘑,杏鲍菇,真姬苦,酒红球盖菇和杨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pH分别为6.0,5.4,6.0,5.4和6.8。  相似文献   

16.
1)黄菇。多发生在平菇、白灵菇、杏鲍菇、姬菇等上。表现为幼菇菌盖变黄,逐渐呈扩大趋势,成菇后色泽加重,有的略微减轻,黄色呈斑块状,甚至蔓延到整个菌盖。这主要是细菌类侵染,由于通风不好、湿度过大等,导致感染并蔓延至整个菇棚。  相似文献   

17.
单位:元/kg(鲜品)品种价格茶树菇11平菇2.5姬菇3.5榆黄菇8鸡腿菇8杏鲍菇12长金针菇9短金针菇6白磨菇6笋菇14海鲜菇17猪肚菇14大球盖菇12竹荪21猴头菇12滑菇12香菇7白灵菇162005年12月中旬昆明食用菌行情@杨应林!云南省昆明市~~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是一种新兴的食用菌品种,属担子菌亚门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又称酒红球盖菇、皱环球盖菇、赤松茸,其菌盖肥厚呈暗红色,菌柄洁白粗壮,外观艳丽美观,形态憨厚可爱,口感嫩滑细腻,营养价值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一种特色菇类,是国际贸易市场中菌菇类十大交易产品之一,在国内外均有十分广阔的市场[1].  相似文献   

19.
台湾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德发 《食用菌》2003,25(6):32-32
台湾秀珍菇,中名紫孢侧耳,别名小平菇、姬菇、黄白平菇、美味侧耳,是近年来福建省从台湾引进的一个新品种。该菇形态优美、质地脆嫩、味道鲜美,颇受消费者欢迎。1 生物学特征与特性1.1 形态特征 幼菇的菇盖呈灰白色,茵褶菌柄呈白色,菌柄多为偏生,少近于中生。子实体多为丛生,少为单生。  相似文献   

20.
金堂姬菇     
正姬菇在金堂县种植历史悠久,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最高的特色产业。姬菇也叫"菇"或者叫"侧耳",它们都属于菌藻类食品。姬菇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幼时为青灰色或暗类色,后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老时黄色;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不老,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姬菇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姬菇以色白、白厚质嫩,味道鲜美者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