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无性系无种群动态遗传后果、生理整合作用以及无性系生长格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克隆植物种群时间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克隆植物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生长格局和生长型时间动态进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期望为推动克隆植物种群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在地球上 ,特别是在草原和稀树干草原丛生克隆植物的分布与数量。近年来 ,大多数植物种群生态学家都把注意力集中于研究根茎克隆植物或葡伏茎克隆植物的许多重要问题 ,而轻视研究丛生克隆植物分株和分株集团的觅养功能和资源转移。因此 ,直到现在许多植物种群生态学家仍然不清楚丛生克隆的觅养和资源转移。作者等研究了丛生禾草 Stipa baicalensis和 Festuca ovina丛生克隆的觅养和资源转移 ,并发现丛生克隆不但具有泛资源整合作用也具有有限资源整合作用 ,不但具有克隆集合内分株集团觅养 ,而且也具有分株集团内分株觅养 ,而根茎和葡伏茎克隆仅具有分株觅养和泛资源整合作用 ,丛生克隆的觅养和资源转移较根茎或葡伏茎克隆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4.
李姝  蒋泽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795-12797,12802
综述了植物种群构件的理论概况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我国种群构件的研究展望.文中指出构件理论的思想依据、形态依据、生理依据和构件理论的五项基本内容.同时,论述了近30余年来,包括植物花构件、叶构件、芽构件、枝构件、茎构件、根构件等在内的植物种群构件研究现状.我国植物种群构件研究要注意构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件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注意与生理生态相结合;研究对象多元化,为开发和保护我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将构件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表型可塑性是克隆植物的重要特征,也是克隆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环境的重要机制。本文总结了克隆植物表型可塑性的意义,克隆植物对不同光照、水分和养分条件的响应特征,以及目前采用的研究方法,认为克隆植物表型可塑性已有研究多关注形态生长特征,而从生理角度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6.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热点之一,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指出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对植物种群分化和适应的进化过程进行研究,探讨种群的遗传结构、变化、演化规律以及自然种群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对揭示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及分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特有植物小黄花茶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黄花茶种群生态学规律,利用不同的生态数据,对种群的环境条件、空间结构、年龄结构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有少量的小黄花茶被砍伐,但种群结构较稳定,当前破坏干扰程度不明显;2)小黄花茶的空间分布格局,除P4试验样地为集群分布外,其余均为随机分布;3)小黄花茶种群在不同年龄结构上以小径级个体相对较多,大径级个体则较少;通过幂回归方程和生存曲线可知,P3试验样地的小黄花茶种群属增长型种群,P1、P4、P5样地的种群属稳定型种群,P2、P6样地的种群则属衰退型种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5种典型聚集度指标考察测定3块不同生境的格氏栲种群空间格局类型以及分析其格局形成原因;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格局动态规律及趋势.结果表明:格氏栲+木荷+蚊母树样地、格氏栲+木荷+马尾松样地成树阶段的格局呈随机,格氏栲+马尾松+米槠样地则呈聚集;3块样地幼苗阶段均呈聚集型分布,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扩散,不同生境扩散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来适应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水分异质性,这种调节最终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物量及个体生长量增大,种群发育进程和个体大小分化加速,而克隆子株密度以及种群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可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其不同高度级的个体数量分布符合直线模型。据此,木本植物克隆可塑性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种群数和结构改变的假设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沙棘克隆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克隆生长赋予沙棘生理整合和觅养行为等特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繁殖及生存有效性,通过林缘扩散和林窗更新维持群落持久性及稳定性。同时,沙棘能通过克隆生长产生大量彼此联结的分株,形成庞大的地下网络结构,从而有效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固土壤基质,并为其他植物的定居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对逆境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植物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包括植物在根、叶等形态结构,激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钙离子等生理生化反应,以及蛋白及基因方面对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应集中于植物对多种逆境的交叉适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玉簪属植物对光照、水分、温度、养分、重金属胁迫5个方面的适应性,并对玉簪属植物的科学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玉簪属植物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浩  柳凤  何衍彪  李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88+14836
从瓜实蝇实验种群的建立、瓜实蝇种群生态学、瓜实蝇种群遗传分化和瓜实蝇相关基因的克隆4个方面对瓜实蝇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瓜实蝇的生态控制进行了展望,为更有效地防治瓜实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辛志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49-3751
[目的]为了更好地防治桃园害虫桃一点斑叶蝉。[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桃一点斑叶蝉种群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空间格局,并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分布的原因。[结果]自5月下旬到10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且各聚集度指标大致相近。桃一点斑叶蝉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在7月中旬和7月底至8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的种群密度较高,平均拥挤度较大。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上呈聚集分布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结论]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不同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5.
油松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北京密云县不老屯镇0.6hm^2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乔木层共有5个种群,种群密度差异较大,油松种群的密度最大,槲树种群次之,其它种群密度极低。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种群密度大小顺序为中树〉大树〉幼树。群落个体直径分布与树高分布关系密切,均呈双峰山状分布。油松种群和槲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尺度关系密切,均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种间关系为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油松林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随尺度变化,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呈现集群分布,幼树的聚集程度最大,中树次之,大树的聚集程度最小。不同发育阶段种群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以负关联为主,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时,油松不同发育阶段种群趋于随机分布,空间关联性减弱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Leslie矩阵的构造过程,对处于不同群落中的刺五加种群建立了Leslie增长模型,由此预测出刺五加种群在近期将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塔河流域不同生境条件下柽柳种群结构异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灌木柽柳的种群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在塔河流域的沙地、盐生地、岩性土地等3种立地条件下开展柽柳种群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优势柽柳灌丛中伴生有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共计8科9属9种;3种立地条件下不同径级的柽柳种群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沙地环境条件下柽柳种群径级结构较盐生地和岩性土地的相对完整,但均以Ⅱ、III级个体的数量较多;随着高度级的增加,沙地柽柳种群不同树高级的个体数量变化趋势与其径级的变化一致,盐生地的呈下降趋势,岩性土地的呈上升趋势;沙地条件下,随着林地盖度的增加,柽柳种群中小径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林地郁闭度的增加为柽柳个体的存活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沙地的柽柳种群结构受土壤氮、镁、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盐生地的主要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岩性土地主要受土壤氮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保护鹅掌楸种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0 m×10 m取样方法对分布于都匀市螺丝壳山的鹅掌楸种群进行调查,结合在样方内对灌木层用4 m×4 m,草本层用1 m×1 m样方进行调查,从种群大小级和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等方面,研究该种群的动态特点。[结果]种群大小和种群静态生命表的生存分析均表明,螺丝壳鹅掌楸种群的大小结构类型为衰退型。S1级株数少,种群增长的能力极弱,S3~S6级的繁殖株数少,产生种子的能力受到影响,更新困难。根据高度级与胸径大小级划分的种群大小统计结果一致。[结论]该种群属衰退型,更新存在极大的困难,应加强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