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腰果酚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合成烯丙基醚腰果酚(AGE-C),再与甲基丙烯酸酐酯化反应制备含醚、酯键烯丙基腰果酚单体(MAA-AGE-C),并采用FT-IR、~1H NMR及~(13)C NMR表征了产物化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腰果酚物质的量比1.2∶1,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腰果酚质量的1%,100℃反应2 h的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下,腰果酚转化率95%。MAA-AGE-C的最佳合成反应条件为:甲基丙烯酸酐(MAA)与AGE-C羟基物质的量比1.2∶1,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用量为AGE-C质量的2%,90℃反应3 h,AGE-C转化率93.5%。AGE-C的羟值154 mg/g,碘值2.4 g/g;MAA-AGE-C的羟值10 mg/g,碘值2.1 g/g。  相似文献   

2.
棕榈花苞抗氧化成分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棕榈花苞中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率等抗氧化能力指标为衡量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来优化提取工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得到提取物,测定其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并以多项抗氧化指标综合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78%,液料比28∶1(m L∶g),提取时间64 min,提取温度80℃时,棕榈花苞提取物DPPH·清除率为92.05%,ABTS·+清除率为63.82%,提取物中总酚含量4.72%,得率为15.08 mg/g;总黄酮含量3.63%,得率为11.67 mg/g。本试验条件下每100 g棕榈花苞(以干质量计)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相当于2 990~6 262 mg Vc,棕榈花苞的体外抗氧化能力IC50为0.115~5.795 mg/m L,具备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从火炬松松针中浸提多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火炬松松针多糖,最佳的工艺参数为:30 g松针粉末在超声波作用时间25 min,热水浸提1 h,液料比25∶1(m L∶g),热水浸提温度91℃。在此条件下,火炬松松针多糖得率达1.867%,提取率达91.39%。通过测定松针多糖对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火炬松松针多糖对自由基DPPH·、·OH和ABTS+都有较强清除能力,且都呈较好的量效关系,火炬松松针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材料,以新疆药用植物黑桑的根、枝、叶和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为材料,进行总多酚、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以及螯合 Fe2+测定。结果显示:果实(桑椹)提取物(EEMF)的总多酚含量(0.9438 mg· mL -1)以及总黄酮含量(0.1747 mg·mL -1)与叶提取物( EEML)、枝提取物( EEMB)和根提取物( EEMR)相比并不高,但 EEMF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 自由基能力分别达到96.46%,96.83%,抑制脂质体氧化能力达到71.14%;此外,EEMF螯合 Fe2+能力也强于其他3种。表明黑桑4个部位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果实最佳。  相似文献   

5.
选择一种典型的单宁酸化合物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与Fe~(3+)离子的络合反应过程及特性。结果表明:利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又称Job's法)分析显示在pH 6.0条件下1个PGG分子可结合2个Fe~(3+)离子,即形成PGG-2Fe络合物。利用数学模拟计算法对得到的不同反应吸光度进行非线性模拟,单宁酸-Fe~(3+)络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为1.607×1012(mol/L)~(-2),同时计算出PGG与其Fe~(3+)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差值为0.046μ/(mol·L~(-1))。此外,利用pH滴定技术分析了单宁酸中的酚羟基去质子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升高,PGG分子中有6个酚羟基首先发生去质子化形成氧负离子状态。随着溶液pH的进一步升高,PGG分子中最终约有9个酚羟基团发生去质子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毛竹低用碱量硫酸盐法处理的黑液木质素和残留在浆料中木质素结构特征和热学性质,为竹材工业木质素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12%有效碱的硫酸盐法处理毛竹竹屑,通过酸化和酶解得到硫酸盐木质素(KL)和酶解木质素(EHL)。利用有机溶剂对2种木质素进行纯化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测定木质素分子质量大小,运用核磁共振定量碳谱(~(13)C谱)、二维碳氢相关谱(2D-HSQC)和定量磷谱(~(31)P谱)对木质素结构的键型连接、内部连接键含量和官能团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应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木质素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GPC测定结果表明,KL的重均分子质量为5 414 g·mol~(-1),低于EHL的重均分子质量(7 673 g·mol~(-1))。利用定量~(31)P谱,结合定量~(13)C谱和2DHSQC谱分析可知,EH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4.87/100 C_9)高于K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3.13/100 C_9),而总酚羟基含量(1.58/100 C_9)低于KL中的总酚羟基含量(3.09/100 C_9);EHL内部木质素单元连接键含量高于KL内部木质素单元连接键含量,EHL的β—O—4芳基醚键、β—β、β—5和β—1含量分别为30.85/100C_9、7.43/100C_9、2.40/100C_9和0.19/100C_9,而KL这些连接键含量仅为11.75/100C_9、2.35/100C_9、0.71/100C_9和0.09/100C_9。热学性质分析表明,在加热条件下KL和EHL的木质素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35℃和162℃,最大失重率温度分别为339℃和361℃。【结论】竹屑经低用碱量硫酸盐法预处理后,溶解在黑液中的木质素分子质量大小、内部连接键含量均低于残留在浆料中木质素的含量;而黑液木质素具有更多的酚羟基和羧基,脂肪族羟基含量较少。黑液木质素可能比残留在浆料中的木质素更有优势用来制备热塑性材料,因为其具有更低热稳定性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木质素前驱物异丁香酚为原料,漆酶催化合成得到木质素脱氢聚合物(DHP),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对DH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考察产物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以及对延缓β-胡萝卜素氧化的效果来探讨DHP的抗氧化性能。研究表明: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异丁香酚脱氢聚合形成的DHP在主要化学结构上与银杏磨木木质素(MWL)非常相似,~(13)C NMR谱表明DHP中存在β-5、β-O-4、β-1、β-β等典型木质素结构。DHP中游离酚羟基含量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降低,分级后发现溶于乙醚的DHP组分(DHP(1))的抗氧化性能最好,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仅为0.12g/L,增加DHP溶液的体积或浓度都能提高其对β-胡萝卜素氧化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楸树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 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 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 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 mL -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因其在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的 B环上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木犀草素和芹菜素2个化合物首次从楸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对落叶松树皮提取分离的原花青素(PC)进行没食子酰化反应,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邻三酚羟基的没食子酰基,获得改性产物没食子酰化原花青素(GPC)。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C经过没食子酰化反应,产物GPC形成了原花青素没食子酯的结构,羟基的数量得到增加。通过HPLC法测定产物GPC水解后生成的没食子酸量,计算其没食子酰化度为63%。测定比较了PC和GPC对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对油脂抗氧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花青素经过没食子酰化后,其改性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70%乙醇提取绵马贯众多酚,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7种大孔树脂对绵马贯众多酚粗提物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发现HPD100树脂对绵马贯众多酚的纯化效果较好;进一步分析了样品质量浓度、上样速度、解吸乙醇体积分数、洗脱速度及样品pH值对HPD100树脂纯化绵马贯众多酚的影响,得出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样品溶液质量浓度为2.00 g/L,pH值为5,上样速度为1 mL/min,解吸乙醇体积分数为70%及洗脱速度为2 mL/min。该工艺条件下,绵马贯众多酚纯度由纯化前的27.64%提高到纯化后的54.00%(得率为6.46%),纯化效果显著。纯化后绵马贯众多酚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对DPPH自由基(DPPH·)及羟基自由基(·OH)的IC50值分别为0.01和0.49 g/L(纯化前为0.05和1.79 g/L),0.04 g/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90.82%,与Vc相当;质量浓度为0.05 g/L时,纯化后绵马贯众多酚对铁离子还原能力为0.47,明显高于纯化前的0.25;且在酸性条件下DPPH·清除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更高,在碱性条件下·OH清除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玉竹不同部位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3年生玉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及果托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DPPH及羟基活性为指标,对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玉竹根部黄酮、多糖,茎部的多酚及果托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达0.93±0.016、68.02±0.21、16.61±0.21、0.316±0.033mg·g-1;根部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对DPPH和羟基的清除率分别达70.81%和93.42%。  相似文献   

12.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杜仲叶绿原酸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首先筛选出较优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体系,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杜仲叶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溶剂体系由甜菜碱、L-乳酸与水组成,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比为1:1:4,低共熔溶剂中水用量为5...  相似文献   

13.
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密蒙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了密蒙花总黄酮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密蒙花总黄酮能有效清除DPPH.、.OH、ABTS+.和O2-.。当密蒙花总黄酮质量浓度达到4.8 mg/L时,对DPPH.、.OH、ABTS+.和O2-.清除率分别可达77.88%、35.42%、85.08%和56.91%。  相似文献   

14.
偃松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松松塔经乙醇提取后,渣经热水提取、喷雾干燥、醇沉制备偃松松塔多糖(PPCP),并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PPCP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PPCP是一种杂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4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33∶1.00∶2.20∶1.94。通过测定PPCP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评价PPCP抗氧化活性,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偃松松塔多糖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偃松松塔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DPPH·的清除率(79.72%)达到最大,·ABTS^+清除率(39.63%)达到最大,其Fe^3+还原能力也达到最大值(0.78);松塔多糖能够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NO,并没有对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aqueous extract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Amur Cork Tree) provides a rich source of antioxidants and chemical compounds, and can be used for food and wood preservative materials.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is extract by GC and GC/MS.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was evaluated using a variety of antioxidant assays(superoxide radical,hydroxyl radical, nitric oxide radical,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Additionally, total polyphenolic content was determined.Phenolic acids and acetone derivatives were major compounds of the extract capable of scavenging the DPPH free radical and reducing ferric ions.DPPH and ferric ion reduction result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the extract which also exhibited strong nitric oxide,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6.
The aqueous extract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Amur Cork Tree) provides a rich source of antioxidants and chemical compounds, and can be used for food and wood preservative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is extract by GC and GC/MS.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was evaluated using a variety of antioxidant assays (superoxide radical, hydroxyl radical, nitric oxide radical,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dditionally, total polyphenolic content was determined. Phenolic acids and acetone derivatives were major compounds of the extract capable of scavenging the DPPH free radical and reducing ferric ions. DPPH and ferric ion reduction results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phenolic content of the extract which also exhibited strong nitric oxide,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双孢菇多糖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的螯合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实验研究了它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双孢菇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对二价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活性,即双孢菇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的新优李品种,选取生产中主栽的8个李品种(紫琥珀、青脆李、法国李、公主李、黑宝石、济源的黄甘李、黄桔李和平顶山的黑宝石)及5个新选育的李优良品系(7-15、4-12、1-24、3-11、4-22)作为材料,测定并比较果实主要外观指标、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和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同一李品种(系)果形指数一致,但是果形大小、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系)李果实中总糖含量与还原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0.708。大果型的4-12、7-15和小果型的青脆李、公主李,表现为糖酸比高,分别为14.92、10.01、16.54、14.86;维生素C含量高,分别为0.098 9、0.063 2、0.069 2、0.078 3 mg/g。不同品种(系)李果实中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9。类黄酮、总酚含量与李果实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4、0.650。公主李和法国李具有较高的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清除·OH的能力,4-12具有较高的三萜酸含量和清除DPPH·的能力,黄甘李具有较高的三萜酸含量和清除·O_2-的能力,均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机体衰老及多种疾病如肿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诱发促进机制都与自由基有关[1]。自由基的减少,不仅要靠自身的清除系统,还需要外部抗氧化剂的协助。近年来,关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副作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植物源类抗氧化剂,已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植物,落叶乔木,《本草纲目》记载楸树树皮、叶具有药  相似文献   

20.
以倍花为原料,利用单宁酸多基配位体容易与中心离子络合形成环状结构螯合物沉淀特性,通过络合还原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制取高纯食用单宁酸。研制出的倍花高纯单宁酸主要技术指标达到食用单宁酸LY/T1641-2005一等品以上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