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芝酸乳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继红  蔡新泉 《食用菌》2002,24(3):39-40
采用云芝菌深层培养滤液可制成云芝酸乳。经测定,云芝酸乳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0.7%,乳酸含量为0.66%,酸度为77^0T。云芝酸乳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风味独特,且符合卫生标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云芝胞外多糖含量为主要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云芝摇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云芝胞外多糖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宜碳氮比为20,最适宜的pH为5.0;优化后的云芝发酵生物量为12.14 g/L,较优化前提高了42.49%;胞外多糖含量为3.34 g/L,较优化前提高了20.58%。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野生和人工栽培云芝多糖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云芝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以云芝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考察指标,测定了野生和人工栽培云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人工栽培云芝的多糖含量高于野生云芝的多糖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野生云芝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均要高于人工栽培云芝的清除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对采自湖南省长沙橘子洲头柳树腐木上的野生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进行组织分离和鉴定,并优化分离菌株的栽培条件.利用60%杜仲木屑、20%棉籽壳、17%麦麸、1%蔗糖、1%碳酸钙、1%石膏栽培云芝分离菌株,在螺旋状开袋方式下,生物学效率达84.62%,获得的云芝中多糖含量5.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2...  相似文献   

5.
钱强  陆震鸣  许泓瑜 《食用菌》2010,32(3):67-68
采用高压均质法破碎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云芝菌丝体,分析其对产品含量及得率的影响。以云芝胞内糖肽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云芝胞内糖肽最佳工艺为均质压力120MPa,料液比1:20,均质次数1次。与传统水提法比较,高压均质法能明显提高云芝胞内糖肽的得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胞内糖肽,与热水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压均质提取的云芝胞内糖肽得率是热水提取的2倍,为(20.2±0.6)%;采用高压均质法提取的组分5相对百分含量最高,为48.07%;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与热水提取相比,高压均质提取时云芝菌丝体破碎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糖肽为从云芝中发酵提取的糖肽类物质,是免疫增强药,含有多糖、肽、核苷和核碱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分子量大,结构和组成复杂,因此对云芝糖肽的化学成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年来对云芝糖肽结构研究的进展,分析各检测方法的利弊,对云芝糖肽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测定作初步总结,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对用超声波技术提取云芝发酵浸膏中总三萜化合物进行了工艺条件的优选,确定超声波最佳提取工艺。并运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以三萜含量为指标,与传统醇提法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3次、提取频率70Hkz。超声提取率为1.23%,常规提取率为0.56%。结果显示:利用超声波提取云芝发酵浸膏中总三萜化合物是有效的,最佳提取工艺简便可行,大幅度提高了提取率,并能显著减少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9.
从云芝培养液获得云芝胞外多糖提取物,并将其研制云芝胞外多糖充液胶囊产品;研究不同含水量的聚乙二醇400,不同的稀释剂PEG400和聚山梨酯80的适当比例和不同的封口乙醇的体积分数对明胶胶囊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充液胶囊中云芝胞外多糖在60 min内的溶出度。结果表明:聚山梨酯80和含水量为10%的PEG400比例为1:25的云芝胞外多糖充液产品,其稳定性最好,35 min内累积云芝多糖溶出度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芝菌丝连续12h的观察,发现云燕细胞核的分裂有两个高峰期:即8:00~12:00,14:00~18:00。云芝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主要出现在菌丝顶端,顶端生长是菌丝生长的主要方式。在观察中还发现云芝细胞核在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4条。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云芝代表病原菌进行筛选确定两种主要病原菌(细菌、青霉菌),通过引进多种不同的云芝菌株,对细菌、霉菌抗病能力进行筛选,建立云芝抗病能力筛选的模式:由于食用菌的细菌及霉菌性病害主要是通过病原菌分泌的毒素来抑制食用菌菌丝生长,造成食用菌产生各种病害;还有就是食用菌菌丝的生长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强弱之间的竞争来确定食用菌抑制病原菌的能力。因此,通过PDA平板培养实验,利用细菌、霉菌的发酵产物对不同云芝生长的抑制能力与对照菌株进行对比,得出不同云芝菌株的平均抗性,以及不同的云芝菌株生长速度,建立评分体系,经过综合评判,室内筛选出抗病能力强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枸杞子为茄科多年生灌木枸杞的成熟果实,是常见的滋补肝肾、养肝明目药。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是著名的药用菌,对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有显著疗效,主要成分为云芝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且菌丝体和子实体具有相同的药效。本文用梯度试验方法研究了云芝在含不同量枸杞子的PDY液体培养基中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为云芝菌丝体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①枸杞子:由菏泽地区中医医院提供,其水煎液制备。20g商品枸杞子加水100mL,煮沸15…  相似文献   

13.
对云芝多糖特征及其对运动耐力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云芝多糖的室温稳定性试验表明,云芝多糖具有良好的室温稳定性;抑菌性试验表明云芝多糖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表明,云芝多糖对运动耐力的提高有一定作用。证明了云芝多糖是一种安全的多糖来源,能够提升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孔怡  金莹  安秀荣 《食用菌》2014,(1):15-16
以泰山地区为重点,采取重点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07-2012年期间对泰山地区野生云芝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泰山地区常见云芝种类为杂色云芝。野生云芝广泛分布在海拔300~800 m,多生于阔叶树,最适生长月份为7-10月,平均气温20~30℃,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光照适宜。  相似文献   

15.
云芝保健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继红  郜尽 《食用菌》2000,22(3):39-40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又称革盖菌,是一种药用真菌。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糖、多肽类物质。云兰多糖能调整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是加强肿瘤病人体内潜在的抗癌能力,对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及未经治疗的原发性癌症均有良好的疗效。云芝提取物制成的云芝肝泰,对医治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有良好的疗效;提取的蛋白多糖肽,能抑制癌细胞增生,减轻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和放射性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减少白细胞的下降,缓解疼痛。但野生云芝菌资源有限,目前除了采用野生云芝和人工栽培的云芝外,还可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酶种类、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渗透压稳定剂、pH值及菌龄等因素对云芝原生质体制备以及不同再生培养基对云芝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菌龄3d的云芝菌丝体用3%溶壁酶,以pH5.5,0.4mol/L的KCl为稳定剂,30℃酶解5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用RMl再生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拟云芝可以高效、迅速地降解柳树木质素。通过对纯木屑的降解试验证明,在纯木屑培养基上,拟云芝能以1.7cm·d^-1的速度迅速生长,在柳树枝段培养基上能以1.21cm·d^-1的速度生长;对纯木屑的木质素降解率30d为50%、45d为67.1%,对柳树枝段90d降解率为38.6%。提出在运用拟云芝为降解菌时,柳树基质粉碎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从适合云芝人工代料栽培高产云芝菌株的筛选、菌袋的制作、出芝方法等方面研究总结出一套云芝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的7个野生云芝菌株为试验材料,基于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以确定样品的种属关系,以MEGA 11.0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同时辅以拮抗及栽培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个野生菌株与云芝的同源性为95%~100%;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7个菌株均与云芝聚为1支,且菌株NX4和NX6高度同源。筛选到6条重复性好且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条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5%;ISSR遗传聚类图谱显示在相似性为67%时,7个云芝菌株可聚为2类,其中NX4、NX6归于一类,其他5个菌株归于一类且NX3和NX18遗传差异较小。结合拮抗和栽培试验结果,基于子实体半径尺寸可将NX4和NX6归于一类。  相似文献   

20.
应用低能N+离子注入筛选所得高产抗病融合云芝菌株原生质体进行诱变,以获得一株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适用于栽培的诱变菌株。试验确定了低能N+离子注入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为9×1014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靶室真空度10-3Pa,以5 s脉冲式注入,间隔时间为15 s。离子注入后,筛选酯酶同工酶酶谱存在显著差异和拮抗实验呈阳性的突变菌株,分别以液体发酵生物量及固体栽培子实体转化率、对病菌平均抗性水平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实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云芝高产抗病菌株,其子实体产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0.3%,抗病水平提高了5%。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云芝诱变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