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养鹅大国,年出栏肉鹅5.06亿羽,占全世界鹅出栏总数的92.8%。鹅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一直以来,鹅的季节性繁殖向题困扰和制约了养鹅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一些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和尝试过种鹅的反季节繁殖。经过多年实践,广东、四川省成功通过光照和营养调控等措施,克服了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相似文献   

2.
种鹅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种鹅的繁殖性能,繁殖高产健壮的后代,为养鹅业提供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的雏鹅。所谓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用以繁殖后代的鹅。  相似文献   

3.
鹅具有不同于其它家禽的特征,繁殖期短且呈季节性,大多数品种母鹅具有强烈的就巢性,很大比例的公鹅具有繁殖障碍,低繁殖力一直是限制养鹅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者们在鹅的繁殖性能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提高鹅的繁殖力,促进齐鹅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对鹅的繁殖性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鹅属于季节性繁殖的家禽,产蛋期为每年10月到次年5月,而6-9月则为换羽停产的季节。为了弥补市场的空缺,研究人员对种鹅进行了分析,通过适当的繁殖技术,对光照、营养及温度等客观环境进行调控,进而实现种鹅在6-9月也可以产蛋繁殖。所以,要想提高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繁殖,就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南方高山地区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措施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鹅的繁殖性能较差。通常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年产蛋也仅有100个左右,大多数鹅种只有几十个,孵化供种量有限。二是鹅身披羽绒,具有耐寒怕热的天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因此自然条件下我国南方养鹅,每年6~9月少有鹅苗供种,鹅的繁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于鹅的季节性繁殖,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养鹅生产来看,饲养种鹅则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的繁殖力,这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和近年来各地养鹅的一些先进经验,现将提高种鹅繁殖力的十项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1选择优良种鹅我国有丰富鹅种资源,近年又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各地通过杂交选育也培育出一些优良品系。但不同鹅种间繁殖性能差异很大,选择鹅种是鹅场生产的关键步骤,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自身的繁殖性能和适应性。鹅对环境、  相似文献   

8.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鹅的繁殖具有典型的季节特征,导致不能全年均衡生产,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然而,通过反季节繁殖技术可以让鹅在非繁殖季节持续高效地进行生产,达到均衡生产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鹅反季节繁殖的机理、调控方法、配套措施,并结合当前生产实践中的现实案例,为鹅反季节生产真正实现科学化、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广东鹅的繁殖特性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规律特性,探讨解决其就巢问题的技术措施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对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特性(一)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季节及其繁殖性能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广东地方鹅种的繁殖明显地分为繁殖季节(产蛋配种期)和非繁殖季节(停产换羽期),每个季节的长短与起止时间视鹅种不同而异。在种鹅的利用年限内(一般为5-7年),繁殖期与非繁殖期相互交替,形成一个个生物产蛋年。一般在繁殖季节内,母鹅有4-5个产蛋周期(俗称“一造”或“一窝蛋”)。母鹅在每造产蛋之后一般表现为就…  相似文献   

10.
种鹅反季节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在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造成了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大大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