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种公鸡的选留分三次公鸡在6~8周龄和12~14周龄进行两次选留,将发育有缺陷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公鸡(如体重超重、失重,有腿病,体型小,羽毛杂乱等)淘汰,选留比例为1∶15;第三次在130~150日龄将发育良好,性反射好,泄殖腔大,肛门不太湿润有松弛性,乳状突充分外翻、大而鲜红,精液量多,精子活力强,体重达标的留种,选留比例为1∶20。2不能长期使用单一稀释液,精液稀释配比合理  相似文献   

2.
种蛋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蛋的质量与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在人工授精情况下提高种蛋受精率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种公鸡的选择。公鸡的选择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42日龄左右,选择健康无病、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鸡冠大、发育快的公鸡,选留时公母比例为1:15~20。第二次在150日龄左右进行,选出发育优良、反射快、精液多、质量好、无病无伤残的公鸡,公母比例为1:40~50。  相似文献   

3.
一种公鸡的选留种公鸡要经过三次筛选,首次选择在7~8周,从育雏开始就有计划选留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生长快的小公雏,按公母比例1∶10预留。第二次选留在17~20周,此日龄段是关键时期,要求公鸡的生长发育和体重要符合标准,选择冠较大红润、外貌性状符合本品种要求,体重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作种用,按公母比  相似文献   

4.
一 种公鸡的选留分三次 公鸡在6-8周龄和12-14周龄进行两次选留,将发育有缺陷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公鸡(如体重超重、失重,有腿病,体形小,羽毛杂乱等)淘汰,选留比例为1:15;第三次在130-150日龄将发育良好性反射好,  相似文献   

5.
一、种公鸡的选择优秀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该至少经过三次的挑选。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性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重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二周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  相似文献   

6.
1种公鸡的选择 优质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第一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二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特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质量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能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三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经过2w时间对种公鸡的训练,淘汰采不LH精液或精液品质差和生活力不好、有缺陷的公鸡,最后按一定的公母比例(1:30-1:50),并准备5%后备种公鸡留足后。把多余的公鸡进行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国内笼养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还极少。我场自1989年开始研究应用此技术,经实践不断总结提高,使其受精率从80%提高到90%以上。现将技术要领简述如下。在种公鸡的选择和培养1.1种公鸡的选择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鸡选择应分3次进行。第1次在6~8周龄,将有明显缺陷如腿病、瞻眼、歪头、杂色羽毛、体型较小、体重较轻、发育差的劣质鸡剔除淘汰,此时公鸡与母鸡的比例为1。10。第2次在20~22周龄转群装笼时,选留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发育良…  相似文献   

8.
1种公鸡的选择 优质的种公鸡在使用之前,应该至少经过3次挑选。第1次选择:40日龄左右,挑选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鸡冠发育快且鲜红的小公鸡。第2次选择:17~19周龄种公鸡上笼时,选择第二特征好、体格健壮、双腿结实、腹部柔软、体重中等、按摩背部和尾部时尾巴上翘、有性反射的公鸡。第3次选择:22周龄采精调教时,在正式使用前对种公鸡进行两周的训练,淘汰采不出精液或精液品质差的公鸡,  相似文献   

9.
1 育成期种鸭的选择   在22~24周龄之间对种鸭进行第二次选择,这次选择的重点是淘汰多余的公鸭,而母鸭主要是淘汰体质特别弱的个体,选留后,公母配种比例为1:5~6.   公鸭第二次选择的项目是公鸭的体重指标,要求健康状态良好、活泼灵活、体型好、羽毛丰满、双脚强壮有力.保证将质量最好的公鸭留种,淘汰多余的公鸭.……  相似文献   

10.
鸡人工授精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红 《中国家禽》2000,22(2):16-17
兰州鸡场是自繁自育的大型商品代蛋鸡场 ,年饲养种鸡8000多套。几年来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充分发挥种鸡笼养的优势,种鸡年均受精率保持在90 %以上 ,高者达93.9 %。现将人工授精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以与同行切磋交流。1种公鸡的选择公鸡淘汰与选留的唯一指标是精液品质。对精液品质 ,至少要经过三次选择。第一次在6~7周龄 ,主要从个体发育方面进行选择。选留个体发育良好 ,鸡冠肉髯色正、形大的鸡。选留比例为1∶10~15。第二次在16~18周龄上笼时进行 ,选留符合品种鸡标准 ,发育良好 ,毛色光亮 ,没有杂毛 ,性反射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一 种鸡的选择 1 种公鸡的选择和调教 对拟留种的公鸡要进行五次选留。一周龄时,选留健壮、头大、眼睛明亮有神、鸣声响亮的公雏。四周龄时,选留生长良好的、体况健康的、毛色符合本品种特征公鸡。  相似文献   

12.
一 采精 1 选择优良的种公鸡群种公鸡发育到20周龄时,挑选个体发育良好、符合标准体重、腹部柔软、按摩时有性反应的公鸡留作种用,在采精前1~2周投入单笼,按种公鸡的管理要求进行饲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4~15小时。1周后,按操作要求对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每天1~2次,连续3~5天即可。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目前在种鸡饲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种鸡人工授精率,对种鸡场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信誉,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影响种鸡人工授精率的因素很多。笔者就自己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对提高种鸡人工授精率的几点看法。1种公鸡方面1.1挑选好种公鸡种公鸡的选择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为三次。第一次在种鸡10周龄时进行,将发育有缺陷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种公鸡淘汰;第二次选择在种鸡18周龄时进行,选择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冠大而鲜红、按摩背部尾羽翘起的种公鸡,因为遗传学研究表明,鸡冠的发育程度与精液品质呈正相关;第三次选择在人工…  相似文献   

14.
祖代种鸡的选种通常分三次进行,即1日龄,6~7周龄和鸡群开始产蛋入舍时选择。11日龄选种时,大部分留下,只淘汰那些个体小、体型瘦弱和畸形的。26~7周龄时的选择是关键,此时种鸡的体重大小与其后代仔鸡的体重呈相当高的正相关,过了这个时间,这种相关就差多了,再按体重选择的意义就不太大了。故这次选种的重点是公鸡。这是因为如果公母鸡鸡群淘汰率相同的话,在下一代中得到的遗传增益基本相同,但淘汰母鸡不如淘汰公鸡合算。因此应给公鸡群明显加大选择压。选留的标准按体重的大小排队,也要重视鸡只胸部的饱满,肌肉的发育状况,腿…  相似文献   

15.
<正>1选留优良种鸭1.1雏鸭的选择应选择出壳早,腹部柔软、有弹性,脐带收缩良好,眼亮有神,健壮活泼,体重在55克左右的雏鸭在选择雏鸭时,最好能将公母鸭分开,并按1∶4的公母比例进苗鸭,以降低饲养成本。1.2后备种鸭的选留雏鸭60日龄时进行选留,选择的主要标准为:健康状况良好健  相似文献   

16.
种公鸡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连芝  刘岐 《中国家禽》2000,22(9):25-25
认真选留种公鸡无论对于散养鸡群(如肉种鸡)还是对于笼养鸡群(如蛋种鸡)都十分重要。但据笔者了解有不少种鸡场对种公鸡的挑选并不十分重视,只是在开始输精前把那些体重大、性反应好、射精量大的公鸡留作种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科学的讲,对于种公鸡的选留在雏鸡出壳后就应引起重视,此时应选择那些符合品种特征、体格健壮、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清脆、双腿有力、卵黄吸收好,绒毛整洁且生殖器突起明显、结构典型的小公鸡做为种用,坚决淘汰公鸡中的弱雏、残雏和畸形雏。笼养鸡群公母比例以1:10左右配套,散养鸡群以1:5左右配套。  相似文献   

17.
培育好种公鸡,是提高种蛋受率、孵化率和产雏率的前提。培育种公鸡应从雏鸡开始。公鸡比母鸡小而弱,采食量也较小。育雏期小公雏要给以较精细的照护。小公雏的饲养程序,通常有两种:一是公母全期分育,即从1日龄到26周龄都实行公母分开养育。二是公母前分后合饲育,当公鸡分养到3—4周龄、体重达到母鸡体重的140%时,才开始合群饲养,并要把公鸡体重一直稳定地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范围,直到24周龄。两者以前者优点多,应积极采用前者,培育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18.
一种公鸡的培育 1公鸡的选择 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体格健壮、适合配种或人工授精的公鸡进行单笼饲养,在18周龄时将腿、眼有残疾、精神不振的公鸡淘汰,在23周龄时将第二性状不明显、体重过大、过小的鸡淘汰。  相似文献   

19.
可应用3次筛选法。首次在45~50日龄,从育雏开始便有计划选留发育良好、鸡冠生长快的小公雏;第2次在120~150日龄,生长发育和体重要符合标准;第3次在150~160Et龄,采精训练时根据性反射和精液品质进行选择。留种公母比例可按1:40预留。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利用克里莫公番鸭与经二元杂交产生的母家鸭(卡叽-康贝尔鸭♂×绍鸭♀)再次杂交,可生产商品骡鸭。但由于克里莫番鸭与母家鸭在体型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必须借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运用。现将骡鸭人工授精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种鸭饲养管理技术1种公番鸭的培育做好饲养管理、选留和疾病防治等工作。(1)种公番鸭的选留对于种公番鸭的选留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为70~80日龄时,按公母比1∶9的比例选留,淘汰残、弱公鸭;第二次于170~180日龄时按公母比1∶13的比例进行选留,剔除雄性特征不明显、体型过肥或过瘦的公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