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在袋栽香菇生产上,优质壮龄的菌种、彻底灭菌的料袋、严格的无菌操作,还必须通过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才能确保菌袋成品率,把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少菇农接种后对菌袋疏于管理,麻痹大意,致使污染严重,前功尽弃.根据大量的生产调查,现将香菇袋栽发菌期管理污染的表现与原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3.
稻田套种平菇,是一项既能增产粮食,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立体栽培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适时制好菌种袋 为保证平菇栽培袋适时套放到稻田里,要及早制作培养好苗种袋。平菇的菌种,宜选用高温型、耐高湿、抗性强、发菌快的菌种,一般5月初购回原种,发菌需35~40天。培养料选用新鲜的棉子壳,不加磷肥,经前发酵处理,料含水量为65%,堆闷7天,装袋前拌入0.2%的多菌灵,每袋(规格37×17cm)装干料300~350g,扎紧袋口,高压灭菌3~4小时,菌袋出锅后冷却至30℃,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5%,排放在阴凉暗处保持温度28℃左右发菌,20~25天菌丝可发好,适时放入稻田。  相似文献   

4.
袋料栽培香菇的培养料在生产中多采用常规常压灭菌方法即灭菌温度达 98~ 10 0℃保持 18~ 2 4h ,有的还延长到 36h ,一个菇农如栽培 3~ 4棚 (3~4t料 )要连续操作一周或者更长时间 ,劳动强度大 ,稍有不慎 ,接种的菌袋成品率还达不到 90 % ,有的甚至在 80 %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菇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引进了浙江庆元的新法灭菌技术 ,经过 4年的反复试验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 ,供大家参考。1 新法灭菌方法1 1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 (干杂果木屑 84 % ,麦麸 15 % ,石膏 1% ,防霉剂适量 ,含水量 6…  相似文献   

5.
包金亮  李强 《食用菌》2006,28(1):34-34
我国香菇生产大多采用长筒袋(15cm×50~55cm),其转色采用脱袋或刺孔增氧等方式。香菇菌包采用17cm×33cm或20cm×32~35cm的规格生产的。菌包生产台湾称太空包,日本称菌床,菌包脱袋转色时失水较多,对后期出菇和管理不利;采用刺孔增氧转色时,转色效果较差,影响香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6.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7.
桑枝、棉秆栽培香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开 《食用菌》2002,24(6):19-19
栽培香菇 ,历来采用阔叶树木屑为主料 ,这样会使菌林矛盾突出 ,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近年来 ,我们利用本地丰富的桑园副产品——桑枝和棉区副产品——棉秆作主原料栽培香菇 ,生物转化率在 80 %~ 10 0 % ,为桑枝、棉秆的再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捷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菇棚的设置 大棚南北走向 ,东西跨度 6m,高 2 .2 m左右 ,长 3 0 m,每座棚占地面积 2 0 0 m2 ,可置菌棒 40 0 0棒。大棚外覆棚膜 ,再加盖遮阳网 ,直接在棚内接种、发菌 (省去接种室、培养室 ) ,利用城郊标准蔬菜钢架大棚栽培香菇 ,既经济操作又方便。菌棒出菇之前 ,…  相似文献   

8.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9.
1 范围适用于秀珍菇的室内袋栽。2 生产场地2 1 生产场地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 ,无有毒有害气体 ,周围 30 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2 2 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 5 0 10的要求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 74 9的要求。2 3 采用墙式堆叠或层架栽培。墙式层架堆叠菇房内每隔 1 5~ 2m立一根柱 ,每 3~ 4根一排 ,高度 2 3~ 2 5m (分 3~ 4层 ,每层高 0 5~ 0 8m) ,行距 1m ,四周通道宽 0 7m ,人行道宽 1 5m。3 栽培袋制作3 1 栽培季节 春栽 2~ 3月制菌袋 ;秋栽 9~ 10月制菌袋。3 2 培养基配方 a)棉籽壳 36 %、木屑 36 %、麦…  相似文献   

10.
贺祖海  周玉麟 《中国食用菌》1997,16(2):31-31,35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将工序繁琐的传统菌种生产法改革为一种无棉塞小袋装菌种生产法,具有高成品、低成本、省工序之特点。适合香菇、黑木耳、平菇等大部分菌种生产,尤其对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最可观。此法生产香菇、平菇、灵芝、茯苓等菌种成品率可达100%,黑木耳菌种成品率达98%左右。此法采用常用菌种袋,但免去棉塞、颈圈,每袋节约成本超过0.10元,又克服了大袋生产打眼贴胶布扎绳等工序费工时和成品率低的缺点,节省工时30%以上。现简要介绍其工艺技术如下。 1 配料 (常规,略)。 2 装袋菌种袋规格,生产香菇种一般用14×28cm,或15×30cm,或12×24cm;生产平菇可更大;生产黑木耳适宜12×24cm。乙烯袋较好,丙烯袋质脆,易破,成品率低。装料,以手工为例。14×28cm袋,装料500g、15×30cm袋装料600g,12×24cm袋装300~350g为宜。料填实压紧,占袋容积3/5,料袋空留长度以手掌一把握住为度。料装满压实后,上端用手握住,旋转拧紧即可。然后将料袋装入编织袋,要装整齐,排平,袋口一律向上。一人8小时可装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1999,(5)
(一)技术培训 ①香菇、平菇无架立体高产栽培专利技术:全新工艺,不用供氧机,详见98年2期封二彩色广告。函授平菇70元,香菇100元,各赠菌种1支。②袋栽平菇快速发菌技术:不用药,不用套环、绳,袋中不留洞,开放播种,20~30℃10天发好菌(25×50cm袋),函授50元。③快速灭菌技术:原料经97~100℃、120分钟闷一夜,彻底灭菌、熟化原料,函授100元。以上技术面授单项380元,食宿免费,每月20日开学。本站采用以上技术承包、联营和短期现场技术服务。④不湿  相似文献   

12.
优质菌种萌发快,吃料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我们利用玉米芯生产颗粒菌种,并应用于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1供试配方 平菇:玉米芯(花生大的颗粒,下同)78%,麦麸20%,食盐、石膏各1%。香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7%,麦麸20%,食盐、白糖、石膏各1%。金针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5%,麦麸15%,玉米粉5%,大豆粉2%,食盐、白糖、石膏各l%。 2装料灭菌 把粉碎好的玉米芯用3%的石灰水泡12小时(水面超过料面3cm以上)。捞出凉至表皮略见干燥,这时pH8~7,高温灭菌后下降到pH7~6。处理好的玉米芯加入各种辅料、拌匀装袋(14×30cm,18×40cm)灭菌。灭菌时不可垒大堆,否则上压下挤,蒸汽流通不畅,灭菌效果不佳。采用两次间歇性灭菌,即第一次温度达到100℃4小时后,停火4小时,再灭菌4小时。  相似文献   

13.
武黎阳 《食用菌》2002,24(1):15-15
夏秋季气温高杂菌繁殖快 ,栽培平菇最大困难是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坏料。笔者采取了一些抑杂和缩短发菌期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这些技术叙述如下以期和菇友们共同探讨。1 巧加石灰 我县栽培平菇一般用玉米芯 ,且经过发酵后使用 ,但一般的发酵料还难以在夏秋季栽培成功 ,因此我参考别人经验在料中加入 5 %的石灰经过发酵后可以在 7天内抑止杂菌大量发生。2 加大接种量 我县采用的出菇袋一般为 2 2~ 2 4 cm扁宽的塑料袋 ,夏秋季栽培改用成扁宽 2 0~ 2 2 cm,长5 0 cm袋。分 5层装菌种 ,每层 3块 ,每块比核桃大些装4层料 ,每袋用干料…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于1990年6月考察德国南部纽伦堡附近的魏登菇场,该菇场在当时是德国最大的平菇、香菇栽培场,占地约20公顷,其中约15公顷栽培平菇。其利用麦草生产平菇技术对国内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现简介如下: 1 麦草处理 麦草通过输送带送入一个约1000m~(2)、高4m的处理车间,撒水后,向料中喷入热蒸汽,处理100小时,待麦草冷却到35℃以下装袋。 2 装袋播种 料袋为厚0.1mm的聚乙烯袋,装料后袋的直径约55cm、高1.5m,料袋每隔15cm打一个直径2.5cm的洞,装料时先在袋中央立一直径7.5cm布满通气孔的硬塑料管,用专用设备装料,边装边播种,装袋完毕,将料袋放在长2m、宽70cm、高20cm的平板车上,每车装3袋,连车一起置菇棚内发菌。  相似文献   

15.
李庆利 《食用菌》2006,28(1):29-29
食用菌种植比较普遍,以平菇熟料袋栽为多,在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过程中,或多或少有部分料袋水分偏多,接种菌丝萌发后就被料内多余水分阻止生长,造成菌丝易染杂,严重的可使部分菌袋报废,此现状困绕了许多种植户。笔者种菇多年,对接种后菌袋水多偿试过多种方法,由于袋内水分多少不一,因袋而宜从中选用了三种方式来解决袋内多余的水份,提高菌袋的成品率。具体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麻双层中袋代料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麻双层中袋代料栽培技术是我所摸索总结的一套实用新技术。可以说是天麻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命。传统的天麻栽培技术是靠 30~ 6 5cm的小径材木头培养菌材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国家天保工程实施以来 ,天麻的段木生产受到根本上限制 ,代料栽培已提到议事日程 ,我们自 2 0 0 0年开始了小范围试验 ,经过 3年努力 ,无性栽培每窝产鲜天麻8kg ,有性繁殖也获得较高产量 ,现将该技术报道如下 :1 蜜环菌菌棒的培养1 1 培养时间 菌棒培养时间通常比栽培时间提前 4 5~ 6 0d ,在 8月下旬~ 9月中旬或早春 2月。1 2 培养基配方 ①木屑 82 5 % ,麸…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中原地区常用的4种不同规格的菌袋(塑料袋),在早秋季节,进行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菌袋规格不同,菌丝满袋时间也有差别;菌袋折径由小至大,由前期产量及总产量计算出的生物学效率均呈由高到低趋势,折径22 cm的菌袋,菌丝满袋时间最短,生物学效率最高;菌袋越大,发酵培养料或平菇菌丝越易感染杂菌;不同规格的菌袋,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1):65-65
我地长丰县,个体种菇户很多,除了双孢菇外,多数用塑料袋栽。栽培场地接种室长期得不到更换,使杂菌基数逐年增多,致使不少种菇户接种后菌袋受杂菌感染加重。杂菌感染袋,有些虽能发好菌,但出菇偏少,病害多。上述情况发生,究其原因跟接种时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有些种菇户把灭菌后的料袋放到室内或菇棚内简单的点燃一些灭菌药品即接种导至如此。笔者用简便方法可使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具体做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利用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蔬菜》2017,(12):64-66
为了充分利用香菇污染菌料,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了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在平菇栽培料中分别添加20%、40%、60%和80%的香菇污染菌料,以无香菇污染菌料的配方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的发菌情况、产量和收益,以筛选出适宜平菇生产的香菇污染菌料添加比例。结果表明: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20%和40%的处理发菌期与对照相同,而添加量为60%和80%的处理发菌期比对照多1 d;4个香菇污染菌料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80%的处理综合收益最高。因此,香菇污染菌料可以再次利用生产平菇,并且适宜的添加量可达80%。  相似文献   

20.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