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沈阳市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粮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意义重大.本文从粮食收获、储存和加工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探讨,为更好地建立有效粮食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有力... 相似文献
3.
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农业》2021,(6)
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减贫发展等多重目标的实现,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成为近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美国、欧盟、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的战略、立法、技术、社会、教育等宏观制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减少粮食损耗和反对食物浪费方面表现出战略目标明确、坚持法治引领、注重技术创新、推进社会共治、重视宣传教育等特点。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议如下:制定国家战略;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技术革新;加大研究及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培养人人自觉减少浪费的社会风尚等。 相似文献
4.
对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现状作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江苏粮食安全的数量界限,提出用科学的粮食发展观指导江苏省粮食生产,以食物生产观念涵覆粮食生产,合理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土地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和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实现藏粮于田、藏粮于科技等发展江苏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6.
福建粮食单产风险预警的马尔科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粮食单产风险的涵义,给出了测度粮食单产风险的方法,并用马尔科夫预测法建立了福建粮食单产风险的预警系统,得出了未来年份福建粮食单产风险的警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供需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粮食供需的基本形势和发展态势,得出中国粮食供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处于紧平衡的结论。从供给侧看,中国粮食供给总体充足,但在资源环境、要素和成本收益等约束下,增产压力大,需借助储备和进口来调剂需求。从需求侧看,粮食需求存在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且随着膳食消费结构、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等的转变,呈现出优质化、多样化趋势。由此,本文建议着力打破粮食生产面临的各类约束,稳定库存和坚持适度进口,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降低全产业链损耗,坚决杜绝餐饮浪费。 相似文献
8.
9.
10.
粮食危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而且还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从而巩固中国粮食安全,力保粮食主权,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我国约有70%的农民对于种什么,种多少心中无数. 相似文献
12.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警尤为重要.基于乳品指标体系提出乳品安全预警模型,建立乳品安全动态预警机制,并利用预警模型开发乳品安全预警系统,利用乳品安全预警系统实现早期预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揭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规律,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在500 m×500 m栅格单元内实现齐齐哈尔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预警测度及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长,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呈波动式增长,水域面积大幅度缩减,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由剧烈趋于平缓;(2)1990~2015年,研究区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警情级别由中警转化为轻警,逐渐向预警区间过渡,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建设性投入取得成效;(3)区域生态安全警情时空分异特征显著,市辖区安全水平较低,中部地区、主要流域及林区水平较高,25年间警情综合指数低值分布范围逐渐缩减,高值范围持续扩张,轻警面积逐渐取代中警居于优势地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监测治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来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形势是短期无虑,长期堪忧。提出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以粮食储备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为辅,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我站建立的蔬菜安全预警系统,是以本站多年积累的蔬菜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根据各月各种蔬菜在各项污染超标方面的状况,总结出相应规律,同时结合当年气候、农时、蔬菜品种等具体状况,对蔬菜的安全状况作出预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甘肃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新粮食安全观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出的新概念,其充分认识到粮食的社会属性,强调以社会属性为主线,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寻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本文引入了新粮食安全观概念并对其进行经济学解释;分析了甘肃粮食生产现状与比较优势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现状特征;同时,基于对甘肃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析,认为传统粮食安全观指导下的甘肃未来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只有树立新粮食安全观,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通过贸易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应从政府、市场和农民等多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粮食贸易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8.
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农地非农化只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研究了农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并实证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989至2000年农地非农化使我国的粮食总产出下降了1.42%。本研究还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如果2000至2030年农地非农化面积在1997至2002年年均农地非农化面积的基础上扩大10%-50%,农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产出损失最高为粮食需求星的6%左右。因此,应该适当释放农地,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Patricia Allen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1999,16(2):117-129
The American food system has produced both abundance and food insecurity, with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ealt with as separate issues. The new approach of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CFS) seeks to re-link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ith the goal of ensuring both an adequate and accessible food supply i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In its focus on consumption, CFS has prioritized the needs of low-income people; in its focus on production, it emphasizes local and regional food systems. These objectives are not necessarily compatible and may even be contradicto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pproach of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and raises some questions about how the movement can meet its goals of simultaneously meeting the food needs of low-income people and developing local food systems. It explores the conceptual and political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local,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to food security and examines alternative economic strategies such as urban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 It concludes that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efforts are important additions to, but not subsitutes for, a nonretractable governmental safety net that protects against food insecurity. 相似文献
20.
秦楚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117-118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农业危机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为现阶段我国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