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农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全国油料生产1995年1.8亿亩、1800万吨的计划指标,以“六五”、”七五”期间花生占整个油料面积和总产的平均比重计算,到1995年全国花生生产应达到4800万亩、720万吨。一、实现的可能性根据我国花生生产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和当前的生产潜力,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首先,纵观我国花生从“五五”到”七五”的发展速度,“六五”期间年均总产比“五五”期间增长了210.4万吨,平均单产提高了35.5公斤;而“七五”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盐城市是主要产棉地区。“七五”期间,分别在沿海、里下河和渠北三大农业生态区域,建立了一批重点植棉乡镇和以棉为主的农村经济小区,发挥了较好的规模效益和区域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1 建设基地及效益发挥情况国家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安排我省优质棉基地县共3个,即彭泽、九江、渝水区。由于在农业部和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大力配合下,各基地县的党政领导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事来抓。整个基地建设进展是顺利的,项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利用“七五”期间建立起的一套指标体系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对全国1220个科研院所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的科研开发综合实力进行了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人员、科研条件、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等方面20个具体指标,对1220个科研单位按分数高低排出名次。其中,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由“七五”的第七十八位进升到“八五”的第二位。本文依据这两次的评估数据,通过对本所的科技人才、科研能力、开发实力、成果水平及转化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在“七五”、“八五”两个时期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策,旨在为领导准确决策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刍议湖南茶叶跨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刍议湖南茶叶跨世纪发展战略袁通政(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长沙·410005)1前言湖南茶叶利用,始于汉盛于唐。在农村经济及农业创汇中占有一分重要的地位。“七五”期间茶园面积稳定在10万余公顷,年产茶7.0万t以上。产销量最多的1988年。全省茶园10...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单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正从分散型、数量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农民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重要时期。然而,如何加快实现这个过渡?盘锦市各级政府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立足本地,围绕“五色农业工程”,在农业强市、生态市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五色农业工程”的构筑与实施效果“八五”期间盘锦市提出的“五色农业工程”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地方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与农业科技紧密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系统工程.“五色农业工程”即绿色工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啤酒工业和饲养业的迅速发展我省和全国一样大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农村大麦市场脱销,啤酒厂和饲料生产单位须从远地调运大麦,由于运输和品种不对路等问题,也增加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农村品种低劣,造成大麦低产、质差,也影响农村经济收入,当前主要问题是缺乏优良品种。为了解决品种问题四川省科委决定“七五”期间对大麦育种研究进行招标,中标单位有四川农业大学(主持),西南农业大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才能建设,政权才能巩固。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使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比1949年11320万吨增加2.8倍;平均亩产达到256公斤以上,比1929年提高2.6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能不能在90年代巩固和发展80年代取得的成就,进一步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为了保证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抓好90年代的粮食生产。 一、七五”粮食生产回顾及影响当前。_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七五”闭间粮食生产增况“七五”前三年粮食生产处于徘徊状态,1986—1988佯J粮仓总产没有突破19的年的产量水平,徘徊于用ISI—4以粘万吨;后两年获得较好收成,特别是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43500万吨_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总起来看。尽管一;月七五”_期间平均每年增产n17万吨,、年均增长Zi抡%,但仍未完成计划指标。“七五”平均年产量为40899万吨,只完成计划的98-6%,增长率比“六五”低0.6  相似文献   

9.
一、“八五”时期成就的回顾 湖北茶叶自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特别是“八五”时期以来,生产发展很快,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名优茶大幅度增加,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1.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1995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173万亩,比“七五”末期的1990年增加58万亩,增长50.4%,其中投产茶园达105万亩,比1990年增加27.5万亩,增长35.5%;茶叶产量3.9万吨,比1990年增加9600吨,增长24%,茶叶产量在全国的位次,由“七五”末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 2.产值上升,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全省茶叶总产值突破5亿大关,达到5.5亿元(按现行价),比“七五”末的1.88亿元,增加3.42亿元,翻了近两番;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514元,比“七五”末增加200多元,每年为国家提供财政税收5000多万元。 3.茶叶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名优茶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省名优茶产量达到9000吨,比1990年的1600吨增加7400吨,增长近4倍,名优茶在茶叶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6.5%上升到22%,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全省恢复和创制各种名优茶近百只。名优茶的发展,促进了茶类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全省茶  相似文献   

10.
一、“七五”期间茶叶产销回顾“七五”期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茶叶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茶园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茶叶产量1987年突破50万吨大关,1988年达到54.5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茶叶出口量大幅度增加,1989年首次超过20万吨,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11.
有“大豆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大豆单产也一直徘徊在100公斤左右,生产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效益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探索我省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新途径,对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带动广大农民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豆在我省效益型农业中的地位 (一)我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之首,是大豆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七五”期间,全省大豆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年均种植面积达到3410.3万亩,比“一五”时期平均增加1200万亩,增长54.3%;亩产104.5公斤,增加35公斤,增长50.4%;年均总产357.5万吨,增长132.9%。使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在全国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棉区耕作制度改革的发展和产出的增加,目前多数棉田肥力下降,土壤营养状况日趋失调。参加优质棉基地县肥料科技服务的各单位,在“七五”期间,研究、总结了指导棉花科学施肥的关键基础理论;建立了  相似文献   

13.
进入80年代,我省油菜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七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使油菜成为油料生产的支柱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也是养地培肥,开发冬季农业的主导作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八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油菜生产,对于提高人民食油水平,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道芳 《茶叶科学技术》1998,(3):F003-F003,F004
闽北是我省重点茶区之一,“七五”、“八五”期间我市茶叶生产发展迅速,全市茶园每年以4——5万亩速度递增,产量以豆.5—2万担速度增加,茶叶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大支柱产业。“九五”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下降。如何使茶叶生产进一步巩固、提高,走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新高,要把我市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工作,纳入“九五”全市某区突出的重点来抓,在省农业厅经作处的大力扶持下,大力开展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实施工程。现将低改的效益与措施简述如下:一、M&$1$N省厅95年开始在我市松溪、顺昌…  相似文献   

15.
棉花生产实行“三个转向”,由产量为主转向品质为主;由内销转向出口;由单一利用转向综合利用。这是进一步发挥棉花生产优势,挖掘棉花生产潜力,提高棉花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本文试就湖北省棉花生产“三个转向”的现状和“七五”期间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七五”期间,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有利的生态条件,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茶叶的经济实力和茶农的经济效益。在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帮助支持下,于1988年首先在县九峰山茶场和孝顺农场等国营农场建立了名茶生产基地。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这几年我县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0月7—8日,国家机械委员会工程农机局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茶叶机械技术发展座谈会。到会的有全国茶叶主产区安徽、浙江、四川、云南、江西等省23个科研、生产、教育,推广应用单位的32名代表和专家。会议听取了安徽省农机研究所起草的《“六五”期间我国茶叶机械科技进步进展和“七五”发展设想》及《茶叶机械“七五”后三年主要科研、新产品项目表(讨论稿)》。以此为中心。代表们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的武陵山区,适于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但到1985年止,慈利人平粮食比全国人平水平低80多公斤。为在“七五”期间实现粮食自给,並解决饲料问题,增  相似文献   

19.
河北棉花生产形势问题与对策探讨于凤玲,秦新敏,田俊兰河北省农业厅棉花办公室石家在0500111形势河北棉花生产曾一度发展较快,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80年代末开始出现滑坡,“八五”期间的面积、单产、总产、收购分别比“七五”期间下降12%、33.6...  相似文献   

20.
“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茶叶项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涛 《茶叶》1995,21(4):6-8
本文对我国“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茶叶研究项目的19个课题进行了分类分析,并就“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的农业项目情况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