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区雨水资源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现状,从水质污染、酸雨、“工程性缺水”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渠道开源、修建集雨设施、治污为本、合理开发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为方法、技术、途径来解决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困乏;最后,就目前贵州喀斯特地区用水的状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水资源现状及赋存特点,从资源、经济、技术等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指出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喀斯特地区的资源特殊性看贵州林业与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受制于耕地面积,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但林业却具有相对的发展优势.同时,喀斯特地区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使贵州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大省.在贵州旅游经济和林业经济发展中,二者相辅相成,这对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流域水资源问题及可持续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喀斯特流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以贵州省为例,分析了喀斯特流域当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在结合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提出了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从而为指导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阳泉地区的"老窑水"目前已在部分区域出露,对区域地表水和喀斯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充分了解"老窑水"成因及对阳泉地区的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现状,按照分类制定、综合施策的原则,系统探究了"源头控、末端治"有效结合的治理方案,可为当地"老窑水"治理提供参考,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老窑水"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是南方喀斯特地区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以岩溶地下水为主;地下水资源亦是贵州省农村居民在旱期的重要水源,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有利于推进贵州省农村用水安全,更有利于推动农村居民小康社会的建设。以贵州省岩溶山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介绍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并引出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需要关注的问题,给予工程技术人员一定的参考,进而提高山区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的成功率和利用率,以减小地下水开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喀斯特地区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贵州的地理、生态和经济现状.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农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花江喀斯特峡谷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水资源现状及赋存特点,从资源、经济、技术等不同层面综合评价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指出了示范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处理模式的分析,从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处理设施及管网维护三个方面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和政策支持提供理论参考,以期促进贵州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广泛发育,其地下水动态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而岩溶山区盆地作为较为普遍的岩溶组合地貌,在大气、地表、地下三水动态联系中有本身的特殊性。该类水文地质单元多分布在黔北、渝南、湘西北地区,且分布广泛,地下富水便于开发,可用以解决盆地周边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因此研究该类地质单元的水资源评价方法,对于指导岩溶水开发、解决城乡用水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四衙坝水源地为例,讨论其特有的地下水径流特点、水源补给、排泄特征等问题。并建立数值方程模拟评价岩溶山区盆地水资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安徽淮北平原井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淮北平原宜井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近80%。从该区井灌水量平衡分析入手,指出在一般干旱年份(P=75%)淮北平原井灌区的灌溉率(可灌面积/耕地面积)仅为54%左右,即使考虑短期超采,缺水率仍达23%;由于存在两类不均匀系数,井灌的实际可开采程度只有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的70%左右,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对井灌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对于一次灌溉而言井灌区的地下水实际可开采量大于灌溉需水量,完全能满足灌溉开采的需求;同时,推荐了该区合理的机井数量、布井方式及井点密度,并就井灌工程建设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得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区内的社会发展,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建平县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得出该县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17亿m3,此结论可作为编制建平县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取用水总量控制规划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相关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与传统地下水资源管理认识不全面、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有关,研究结合吉林省平原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功能评价,从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及地质环境功能三方面统筹考虑地下水资源状况,并进行地下水可持续性区划,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2016―2020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新疆石河子-昌吉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方法】基于2016―2020年研究区44眼监测井的逐月地下水埋深,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绘制了多年地下水埋深累计变幅分区图和高低水位期地下水流场对比图,综合直线趋势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区内潜水动态类型为灌溉入渗-开采型和水文-开采型,承压水动态类型为开采型。石河子市地下水位呈快速上升趋势(埋深变幅多为-3~-2 m);玛纳斯县南部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多为-4~-3 m),北部水位快速下降(多>5 m);呼图壁县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多>5 m);昌吉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相对缓慢,以缓慢下降为主(多为2~3 m)。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南部水位回升主要取决于低水位期,北部地下水漏斗区局部水位回升则相反;呼图壁县水位持续下降受高、低水位期共同影响;昌吉市水位动态稳定,与河流补给作用有一定关联。【结论】耕地面积、地下水开采量和地表水源供水量是潜水水位变化的主控因素,承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耕地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合理设计开采方案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和避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承德市四道河典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在明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运用仿泰斯公式和映射叠加原理计算出合理的开采井布局,数值法与解析法相结合得到最优开采方案,确定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结果显示,在研究区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