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口蹄疫诊断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改进和发展,本文从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开发使用情况等方面对新型病原学和血清学口蹄疫诊断技术进行综述,为今后该病诊断检测技术的应用选择提供参考.病原学核酸检测技术包括直接扩增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Directly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综述了目前的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了传统的病毒分离技术,实验室的血清学检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着重对目前在全世界应用广泛的ELISA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口蹄疫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casc,FMD)是由小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舌面、唇、鼻镜、蹄叉、乳头等部位发生水疱,破溃形成烂斑,病畜蹄痛卧地,重者蹄壳边缘溃裂或脱壳.口蹄疫的大规模流行,会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并波及到市场上肉、奶的供应以及皮、毛、肉、奶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因此,该病被国际兽疫局( OIE)列为 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现将 FMD的诊断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早期检测 ,然而有很多疾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 ,仅靠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因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学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RT-PCR以及乳胶凝集试验 ( L AT)。 RT-PCR有待进一步完善 ,而用于野外检测的现场诊断方法已取得可喜进展。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试验和 EL ISA,中和试验已经被 EL ISA方法取代 ,并且通过检测非结构蛋白的抗体可以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更加快速、敏感、可靠以及用于检测潜伏感染的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危害人体健康。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而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是要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作者对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包括ELISA诊断技术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口蹄疫诊断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能感染牛、猪、羊为主的70多种偶蹄动物。猪是口蹄疫易感动物,且感染后表现较严重,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感染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猪口蹄疫临床特征和几种主要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朋友诊断和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诊断口蹄疫的方法可分为临床诊断、生物学实验、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及环介导等五类技术,每类技术中又包括数个具体技术.论文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动物疾病之一,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害人体健康。而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是要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本文对口蹄疫新型诊断技术包括基因芯片技术、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猪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而得名,对易感的偶蹄动物具有严重的潜在经济危害。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感染本病的报道,临诊上以发热,在黏膜或皮肤上,特别是在口腔黏膜、蹄又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由于FMD与猪水疱...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偶蹄兽、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此病,并可形成全球大流行。国际兽疫局(OIE)已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FMDV包含7个血清型,即O、A、C、Asia-Ⅰ、SAT(Ⅰ、Ⅱ、Ⅲ)。根据病毒RNA碱基排列顺序的同源性,可分为2个群,O、A、C、Asia-Ⅰ为第一群,SAT(Ⅰ、Ⅱ、Ⅲ)为第二群,群内各型同源性达60%-70%,但两群间同源性仅为25%-40%。各型之间彼此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力。因此,为防制和消灭FMD,必须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血清型。在临床上,FMD与其他水泡性疾病,包括猪水泡病(SVD)、水泡性疹和水泡性口炎不易区别,而且不同型的FMDV鉴定,对于制定FMD的防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任何可疑的FMD病例均须作实验室诊断。近年来,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FMD的诊断技术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FMD的诊断技术应用及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新城疫诊断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蚀斑技术克隆纯化口蹄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应用BHK21细胞通过蚀斑试验克隆和再次克隆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AKT03毒株并对克隆前和第1次、第2次克隆的口蹄疫病毒毒株的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乳鼠半数致死量(LD50)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通过蚀斑试验成功克隆了牛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AKT03毒株,第1次克隆的毒株和第2次克隆的毒株TCID50和LD50效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健康仔猪13头,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2头,健康攻毒组5头,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级各3头。健康攻毒组经皮下注射猪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组均经皮下接种猪口蹄疫牛皮肤细胞弱毒苗(FMD-BC),观察1个月后,前者扑杀,后者再攻FMDV,1个月后扑杀。结果:健康攻毒组5头仔猪均出现口蹄疫(FM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现学变化,其淋巴结、脾脏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出血,淋巴小结减少和缩小,淋巴细胞稀少,浆细胞呈坏死性变化,酯酶阳性(ANAE~ )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减少;免疫组未见任何FMD病理学变化,主要见全身各部位淋巴结及脾脏不同程度地增大,尤以肩前、髂下和脾门淋巴结更为显著,其淋巴小结显著增多、增大,淋巴细胞活化,大、中淋巴细胞增多,以过渡型和未成熟型浆细胞为主,ANAE~ 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增多;免疫攻毒组的变化与免疫组相似。  相似文献   

14.
魏氏梭菌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可感染多种动物,以导致犊牛肠毒血症、绵羊羔痢疾、仔猪坏死性肠炎以及兔肠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该菌通常感染2月龄~10月龄且膘情较好的牛、羊,在其消化道产生大量原毒素,经胰蛋白酶激活变为毒素,从而进入血液,引发的疾病发生非常突然,与家畜"猝死症"有密切联系.病理变化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为突出特征,反刍动物以瓣胃、肠管最为明显.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浓缩氢氧化铝灭活苗、类毒素疫苗来控制此病.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魏氏梭菌分型,病原、毒素及抗毒素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宿主细胞首先是病毒与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酸化的内吞泡运输进入细胞内,然后衣壳迅速解体,释放出基因组RNA,细胞受体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对口蹄疫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机制、复制过程、致病机理和疫病预防及治疗等,细胞受体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论文就近年来FMDV整合素受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由PCV-2引起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文章就近几年国内外对该病毒检测技术,包括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聚合酶链式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位核酸杂交试验等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畜禽病毒之一,疑为一种潜在人兽共患病病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就其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多重PCR、多重套式PCR、定量竞争性PCR、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原位杂交技术(ISH)等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马属动物之间通过呼吸道或生殖器官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马业及赛马比赛的重要疾病之一,应用各种诊断技术对该病做出准确的诊断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前提.EVA的诊断技术包括检测病毒,检测血清抗体,涉及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病毒的分离及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每种诊断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应根据目的及工作条件等综合情况予以选择,论文就各种诊断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和比较,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