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钙、磷是机体组织中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们大部分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血液中的钙、磷有重要生理作用,血钙与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所必需,磷是许多酶系的成分,对脂肪和糖的吸收代谢有密切关系。在维持正常的酸碱度中,磷酸盐则是重要的缓冲物质。  相似文献   

2.
植酸盐是籽粒和块茎中的普通成分,五十多年前人们就已认识到它能影响钙、磷和镁的利用率,近年来又发现它能影响若干种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植酸(六磷酸肌醇)易与钙、镁、钾及微量元素锌、铁和锰等形成络合物和混合盐。它还能与蛋白质络合(Nclson,1967)。植酸盐在植物中的主要作用可能是贮存磷。植酸盐形成于籽实成熟过程中,而在种籽浸泡或发芽时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3.
猪对生物可利用磷的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需要大量磷用于满足机体代谢需求。磷主要贮存于骨骼中(80%),形成机体的支持骨架,且作为矿物质的贮存库,必要时可被动用;其余的磷(20%)主要贮存于软组织中,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细胞生化反应。例如,磷是三磷酸腺苷(ATP)的组成成分,捕获、贮存营养物质分解代谢产生的能量,并释放满足细胞代谢需要;磷也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为细胞繁殖和生长所必需;磷脂是细胞膜的关键组成成分;磷还是细胞内的主要缓冲离子,参与体内渗透压的调节。磷供给不足时,降低体组织的生长效率和速度,使骨骼的矿物盐沉积不足和动用,骨骼变  相似文献   

4.
磷对动物骨骼和体细胞的形成,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及形成蛋白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矿物元素。磷在哺乳动物体内约80%存在于骨骼中,余者以有机化物的形式分布于体液和软组织中。在家禽体内发现有80%的磷已与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相结合,约有10%与血液、粘液中蛋白质、糖类化合,余首分布于其他组织中。磷是动物体内必不可缺的矿物元素,一旦缺乏就会罹患种种缺乏症和疾病。如阻碍钙的沉积、引发牙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或软化、异嗜、瘫痪和不孕等,还会影响家禽机体的抵抗力,如机体抗热、防病毒和细菌传播的疾病的能力减弱等。磷也…  相似文献   

5.
正磷是畜禽生长过程中必须的无机盐类,和钙一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磷约占动物体重的1%,其中80%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磷也是构成DNA和RNA的必须元素,与动物的遗传繁殖、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磷是三磷酸腺苷的重要组分,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肌肉收缩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存在于体液中的磷酸盐能够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磷酸盐能调节维生素D的  相似文献   

6.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是维持动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必需的重要矿物质,同时也是饲料中最昂贵的组分之一,磷在动物体内与钙构成骨骼和牙齿,还以磷酸根的形式参与机体代谢活动,如磷酸化、DNA和RNA合成及糖代谢等。如何将饲料中有害的植酸磷转化为可利用的磷,提高饲料的营养特性成为众多学者探求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饲用植酸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秀琼  毛建军 《饲料工业》2005,26(12):10-13
磷是猪禽日粮中仅次于能量、蛋白质及钙的重要营养物质.是动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参与体内许多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反应,也是骨骼和鸡蛋的重要组成成分(陈强等,1996)。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或植酸盐的有机磷形式存在(刘晓辉等,1998),特别是米糠、菜籽粕和棉籽粕植酸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生命活动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一般把占体重0.01%以上的矿物质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钠等;而将占体重0.01%以下的矿物质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碘、锰、锌、硒、钴等。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机体组织和器官构成的主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等),能够维持体液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平衡(如钠、钾等离子),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敏感性(如钙、镁、钠等),同时还是酶的辅基成分和酶的激活剂。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对肉鸡矿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性饲料是家禽饲料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性饲料中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缺少植酸酶,以植酸形式存在的植酸磷很少被单胃动物所利用。一方面,饲料生产中需要添加价值昂贵的商品磷源,另一方面,由于动物(特别是单胃动物)不能或很少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磷,大量未被动物吸收利用的植酸磷随粪便排出体外,既造成了磷资源的浪费,同时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畜禽粪便中磷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些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Nelson(1968a)首次报道了添加植酸酶可提高仔鸡对磷的利用率,但当时由于植酸酶的提取成本高、产量少、植酸酶的研究与应用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些年来,非植酸磷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陈冰  潘庆  郑卫川  毕英佐 《饲料工业》2007,28(18):25-27
<正>钙、磷是鱼体生长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是骨骼、牙齿、鳞的组成成分,对维持鱼体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构成辅酶及有机磷化合物、促进血液凝固、肌肉收缩、神经功能传递及维持细胞完整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饲料中的钙和磷还可以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而,鱼类对钙、磷营养需要的研究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国外对鲤[1]、虹鳟[2]、真鲷[3]、河鲶[4,5]等对钙、磷需求量已分别进行了研究,认为钙、磷属极重要的饲料矿物质,适宜钙磷比对鱼类的健康、生长以及饵料的利用率产生重要影响。经研究发现,真鲷的钙磷比为1:2[3],而鳗鲡则为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