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微生物的鉴定和分类逐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鉴定和分类中的应用,包括DNA(G+C)mol%值、核酸杂交技术、核酸序列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技术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菌素为临床上常用的化学治疗药,在防治各种传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抗菌素的作用机理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抗菌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方法,使其由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而后者又可为前者提供良好的研究工具,例如反转录酶的发现,就是利用了放线菌素 D 这个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是病毒检测和定性的一部分。PCR 技术可以检测传统病毒学方法检测不到的病毒,为病毒学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分子方法不仅能检测到抗生素抗性基因,而且还能进行病毒株基因分型,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通过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监控可检测到病毒抑制和病毒量,大大提高病毒的治疗水平。随着多重 PCR、实时定量荧光 PCR 出现和自动化效率的提高,分子检测方法价格将不断降低,分子方法发挥的作用将进步增加。这篇文章将重点叙述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临床病毒学检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一些例子阐明这些方法如何改变实验室诊断,达到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蚕学通讯》2001,21(3):54-55
1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丝蛋白分子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进一步阐明 ,将为增产蚕丝、改进丝质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2 .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基因工程研究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可使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精确定位 ,分子标记可提高桑蚕常规育种的选择效率 ,反向遗传学的发展将会促进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桑蚕品种改良。3.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应用已有很大进展 ,专养雄蚕将成为 2 1世纪提高桑蚕产丝能力和改善丝工艺性状的重大突破口。4.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在蚕业上的应用蜕皮激素、保幼激素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  相似文献   

6.
mRNA差异显示技术、PCR技术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  周庆安  刘文刚 《饲料工业》2005,26(12):39-41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分子生物学纳入本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营养科学探索必需营养缺陷的分子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工具。本文旨在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PCR技术等两种最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克隆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分子标记、动物分子遗传学、抗病育种等。这些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肉蛋奶)的基因(QTL)定位。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及基因图谱;产量和质量主基因分析;基因(QTL)定位;单位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测序;转基因动物。②畜禽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肉蛋奶超高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畜禽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预测,分子遗传鳖记辅助选择。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禽类最重要疾病的之一,给家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基因突变、重组和免疫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生遗传变异,给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结构蛋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论文就分子生物学领域对IBV结构蛋白的结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以揭示IBV的致病机理和分子变异机制,为有效防控IB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梅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从分子标记、转录组学、功能基因挖掘等方面综述杨梅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同时,对杨梅分子生物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应重视野生杨梅种质资源的收集与研究,开发新型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及指纹图谱的构建、功能基因的挖掘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RNA-seq对杨梅分子生物学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扩散是动物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影响个体的存活、繁殖、生长以及种群数量动态、分布和遗传结构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为研究小型啮齿动物扩散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综述微卫星标记、DNA指纹技术、线粒体D-loop序列在部分地下啮齿类动物扩散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同时对利用微卫星技术对我国独有的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开展扩散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小型生物群被赋予高种群密度、广泛的多样性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等特性,它们在宿主营养、生理和免疫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研究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并展望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胃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从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当前,世界各国都将分子生物学视为本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营养科学探索必需营养缺陷的分子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工具。笔者旨在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PCR技术两种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原理、特点及其在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介绍并分析RAPD、SSR、AFLP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柑橘属植物分类与进化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了过去十余年中分子技术在柑橘属研究所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柑橘属植物的原生种类及数目、原生种类间进化关系、柑橘属种间进化和分类关系的情况,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性反转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哺乳动物性反转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是目前遗传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一些自然性反转动物及其人工方法诱导的性反转小鼠的研究,研究者们陆续发现并证实了一些性反转相关基因,如SRY、SOX9、DAX-1、SF-1、DMRT、WNT-4、Wt-1、AMH(MIS)等,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性反转的分子机制。文章从分子水平综述了哺乳动物的性反转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培养方法转向分子生物学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解决了不可培养微生物研究的难题,使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是整个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关键.主要总结了前人提取土壤、植物、粪便、瘤胃和肠道微生物DNA的试验方法,介绍了微生物总DNA的纯化方法,为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肠道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之一,目前在进化遗传学、动物生产性能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论文简要阐述了猪线粒体DNA的基本组成和特征、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概况,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对猪线粒体DNA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命的发生与发展,其理论和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紧紧围绕畜牧、兽医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研究性教学为手段,对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系列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用蜜蜂为素材进行遗传学、进化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已越来越多 ,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在此我们简述一些近年来在蜜蜂分子生物学领域开展的研究。一、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技术之一 ,主要包括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以及Western印迹法 ,它们的杂交受体分别是DNA片段、RNA片段和蛋白质。DNA的分子杂交是双链DNA的变性和带有互补序列的同源单链间的配对过程。通过分子杂交技术可以克隆一些新基因并研究同源基因之间遗传进化上的差异。较典型的事例是 :蜜蜂胞…  相似文献   

19.
分子病理学是将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化学结合起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机理的一门病理学分支。20世纪80年代以来,聚合酶链反应、比较基因组杂交、荧光原位杂交、高通量DNA测序和各种生物芯片等一大批生物学技术的相继问世,以及基因组计划的成功进行,为开发组织标本中丰富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病理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一些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有PCR技术、直接DNA测序、毛细管阵列杂交、荧光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杂交、流式细胞术、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DNA和cDNA芯片等。…  相似文献   

20.
SLA与免疫抗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SLA)与免疫应答和一些疾病抗性密切相关,对其免疫遗传机制的深入探讨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从遗传选育角度提高猪对病原的抗性,开展抗病育种具有治本的功效。本文就SLA与免疫应答、寄生虫、黑色素瘤的关联分析以及体外重构SLA分子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为进一步探讨SLA与抗病遗传育种等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