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与未来十年预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本世纪前八年我国大豆供求状况的分析发现,国产大豆供给量总体上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2000—2007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1%;而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同期大豆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1%,占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12.8%;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动态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大豆供需进行预测分析得出结论:未来十年我国大豆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20年我国大豆供需缺口将高达1 383万t;完善国家大豆种植补贴政策、健全豆农收入支持体系、全面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和强化技术推广体系等重大举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豆单产光合潜力和"农业生态区划"(AEZ)潜力基础上,运用ARIMA(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了2020年前我国大豆单产。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单产最大潜力为3 400 kg·hm~(-2),而2017、2018、2019和2020年单产将分别为1 899,1 926,1 954和1 982 kg·hm~(-2),分别是最大潜力的55.85%、56.65%、57.47%和58.29%。这意味着:未来提高我国大豆单产尚有较大空间,应保持高产耕地生产力与改良中低产田土并重。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大豆生产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检索拟南芥AtMP(ARF5)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获得了GmMP基因序列。对GmMP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mMP基因CDS序列全长2 802 bp,编码933个氨基酸。GmMP编码的蛋白为疏水性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GmMP含有B3和AUXIN RESPONSE FACTOR结构域,同时该基因是ARF家族的成员。GmMP预测的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激素、胁迫、光应答、生物钟调控和转录因子结合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P在豆科植物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mMP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在茎尖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生长素的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4.
5.
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含量较低、单产水平不高、品种混杂、产品品质较差、外资进军并控制大豆加工业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新时期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目标,重新振兴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检索拟南芥At ABCG40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获得了Gm ABCG40基因序列。通过对Gm ABCG4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m ABCG40基因CDS序列全长4 284 bp,编码1 427个氨基酸。Gm ABCG40编码的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具有多个N-糖基化位点、激酶磷酸化位点、N-豆蔻酰化位点、2个ATP/GTP结合位点基序A和1个速激肽家族信号。结构域分析表明Gm ABCG40含有2个核苷酸结合域与2个跨膜结构域,形成NBD1-TMD1-NBD2-TMD2结构,属于ABCG亚家族的成员。Gm ABCG40预测的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激素、胁迫、光应答、胚乳表达和转录因子结合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 ABCG40与菜豆、红豆、木豆、百脉根等豆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m DABCG40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在根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根中ABA的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已知的拟南芥TCP基因和大豆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并获得了大豆TCP家族基因序列,基因定位信息。共鉴定大豆TCP基因54个,分布在大豆除14号染色体外的其他19条染色体上。对54个基因进行进化和聚类分析及功能结构域的分析,发现全部具有高度保守的TCP结构域。根据结构域差异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将大豆TCP转录因子家族分成2个TCP亚家族。以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已有的其他物种的TCP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大豆TCP基因占总数的3.5%,与拟南芥同源基因比较,序列长度存在相似性。对启动子元件分析显示,TCP基因含有大量与在子叶、根、茎处大量表达有关的元件及对分生组织有作用的元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利用NCBI和Phytozome数据库进行GmIDD基因的同源基因检索,获取该基因在大豆不同染色体中5个拷贝的序列信息。通过对功能结构域的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5个拷贝均含有2个C2H2型(72~92 aa、114~142 aa)、2个C2HC型(149~169 aa、176~195 aa)锌指结构域。GmIDD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227 bp,编码40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5个拷贝中除了Glyma.14g10940和Glyma.17G228000外,其它IDD蛋白间进化距离较远,表明不同大豆IDD基因在功能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长短日照处理下GmIDD表达量的分析结果显示GmIDD基因受短日照诱导表达,因此推测GmIDD可能参与大豆开花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2)
为了研究本实验室前期质谱分析筛选出的SGF14h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并为研究SGF14h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数据库和在线程序,对大豆SGF14h蛋白序列及核酸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SGF14h基因结构分析显示:该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全长1 788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780bp,编码259个氨基酸。SGF14h蛋白属性分析显示:序列中富含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0个和苏氨酸磷酸化位点3个);此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无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定位于线粒体。SGF14h蛋白结构分析显示:二级结构有153个α螺旋,无β折叠和β转角;为亲水性蛋白质;属于14-3-3蛋白家族成员。SGF14h蛋白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玉米GF14蛋白亲缘性最近。矮秆大豆中,SGF14h可能在GA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株高。因此对SGF14h的研究具有生物学意义,此结果可为进一步验证大豆SGF14h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国外一套鉴别寄主对2009~2012年黑龙省大豆产区的疫霉菌毒性变异及毒力结构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含有目前已知的全部致病基因,能克服所有已知的主效抗性基因.供试的300个疫霉菌株可分为28种毒力结构,毒力类型1a,7;6,7;7;1a,1c,6,7;1a,3c,4,6,7;1a,1d,3c,5,7;1b,1k,4,6,7是黑龙江大豆疫霉的主要组成类型,分别占测定菌株数的17% 、21%、9%、7%、4%、5%、6%,前3种毒力类型在黑龙江省东部、中部和北部大豆主产区内均有分布.黑龙江大豆产区中的大豆疫霉毒力结构比较复杂,种类最多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地区达到了15种.rps1k基因是重要的抗病基因,目前已经存在对它具有毒性的病原菌,并且所占比例为10.3%,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区存在着疫霉菌的强毒性菌株.因此,亟需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和培育新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14.
长期施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包括无肥(CK),单施氮肥(N),氮肥+有机肥(N+OM),氮、磷、钾配合施用(NPK),氮、磷、钾+有机肥(NPK+OM),研究了连续27年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增加大豆株高和荚数,并且能增加植株的生长速度,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大豆根瘤干重和根瘤数,而有机肥对根瘤的作用不显著。与单施化肥和无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大豆的根冠比较小,说明有机肥能够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长期施肥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表现为:NPK+OM>NPK>N+OM>N>CK,大豆产量也表现出相似趋势,说明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改善大豆的产量性状,同时氮肥配施有机肥的大豆产量低于氮、磷、钾平衡施肥的处理,说明在东北黑土区有机肥不能代替磷钾肥施用。 相似文献
15.
铁岭市大豆食心虫发生量预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铁岭市大豆食心虫中等偏重发生情况原因的计算分析,预计2007年铁岭市大豆食心虫总体上为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虫源基数高的县(市)将偏重发生。预计成虫发生盛期略早于常年,约在8月5日~15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讷河市大豆食心虫发生预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有周期性,与食心虫的越冬基数,上年九月份降雨量,当年的七月温湿度有关,经几年调查,虫食率呈上升势头。1999年部分地块的食心虫达到防治指标,如九月份适于越冬虫态越冬,2000年七月份条件适宜,将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叶产销形势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我国茶叶生产 2002年我国茶叶生产继续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都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加以发展。因此,2002年全国茶叶面积得到增加,产量上升。其中,名优绿茶和乌龙茶发展较快;红茶经过连续几年下降,在国内需求增加后,趋于稳定;恶劣的气候造成茉莉花产量下降,花茶加工量减少;受国家重新确定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的影响,边销茶加工量也有所下降。由于名优茶和乌龙茶产量增加,茶叶生产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