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不同温度(21、26和31℃)处理对肉鸡生长性能、生理指标、采食量和饮水量及相关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水料比(W/F)能否作为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试验选取144只22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适应期7 d,温度21℃,相对湿度60%。29日龄时,试验温度分别调整到21、26和31℃,相对湿度60%。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1)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F/G)极显著升高(P0.01),其中21和26℃组肉鸡F/G无显著差异(P0.05);肉鸡平均日饮水量(ADWC)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全期W/F、水重比(W/G)极显著升高(P0.01)。2)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21℃,31℃组肉鸡血清瘦素(LEP)含量显著升高(P0.05),抗利尿激素(ADH)含量显著降低(P0.05);26℃组与21、31℃组肉鸡血清LEP、AD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鸡血清胆囊收缩素(CCK)、醛固酮(AL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第1天、前3 d、前7 d及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ADG、AD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第1天、前3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前7 d、全期14 d肉鸡W/F与肉鸡F/G呈显著正相关(P0.05)。4)肉鸡每日W/F与环境温度、肉鸡体核温度、呼吸频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本试验条件下,肉鸡W/F反映出不同温度下肉鸡的冷热程度,可作为偏热环境下肉鸡热舒适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急性热暴露对肉鸡血清氧化还原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温度急性热暴露对肉鸡血清氧化还原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34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组,置于不同的环控舱中进行急性热应激处理,环境温度分别为23、26、29、32、35℃,相对湿度60%,维持设定温度6 h,采集血液用于血清氧化还原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高温(29℃以上)可引起肉鸡血清中H_2O_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小分子抗氧化物质GSH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而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P0.05),氧自由基O_2~-与-OH的清除率则随环境温度升高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6 h急性热暴露可使活性氧在体内蓄积,引起肉鸡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同时肉鸡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升高,表明肉鸡对急性热应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然而当环境温度过高时(35℃以上),机体抗氧化能力开始下降,仍会导致肉鸡发生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10~30℃)持续14 d对肉鸡生产性能、糖代谢和禽类解偶联蛋白(av UCP)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288只,随机分到6个人工环境控制舱中,每个舱饲养6笼,每笼8只鸡作为1个重复。预试期7 d,温度22℃,相对湿度60%。28日龄时将各环境控制舱温度分别逐渐(1 h内)调到10、14、18、22、26和30℃,相对湿度60%,温湿度均保持恒定直至试验结束。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30℃组的体重(BW)显著低于14~26℃组(P<0.05);22~30℃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10~30℃组平均日增重(ADG)随温度升高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22℃时最高;料重比(F/G)随温度升高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2℃时最低;平均日饮水量(ADWC)在10℃组最低。2)试验第14天,26℃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18℃组(P<0.05);肝糖原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2℃组肌糖原水平显著低于10、26和30℃组(P<0.05)。3)试验第14天,18、22℃组av UCP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从生产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考虑,28~42日龄AA肉鸡的适宜养殖温度为22~26℃。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恒温与昼夜循环温度对肉鸡氮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92只22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4个处理(21、26、31、21/31℃),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4只),试验共14d。试验第1、7、14天对肉鸡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收集试验第1和第7天新鲜粪便,结合凯氏定氮法,分析恒温与昼夜循环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和氮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31℃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21、26℃组(P0.05),料重比(F/G)显著高于21、26℃组(P0.05);试验1~7d、1~14d,26℃组肉鸡ADG、ADFI显著低于21℃组(P0.05),F/G和21℃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持续31℃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ADFI显著升高(P0.05),ADG和F/G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7d,与持续21℃组相比,31℃组显著降低STP(P0.05)、显著升高SUN(P0.05);与持续26℃组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显著降低STP(P0.05)。试验14d,与持续21和26℃组相比,31℃组显著降低STP(P0.05)。3)与21、26℃组相比,31℃组肉仔鸡氮利用率(NU)显著降低(P0.05)、单位体增重氮排出量(NEDG)和单位采食量氮排出量(NEFI)显著增加(P0.05);试验7d,与持续26℃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NU显著降低(P0.05);试验14d,与21相比,26℃组NU显著降低(P0.05),NEFI显著增加(P0.05),与持续26℃相比,21/31℃昼夜循环组肉鸡NU显著降低(P0.05),NEDG、NEFI显著增加(P0.05)。持续偏热处理(26、31℃)与21℃组相比,影响肉鸡氮代谢,并降低肉鸡生产性能;21/31℃昼夜变温与26℃相比,降低肉鸡氮利用率,增加氮排出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温度对黄羽肉鸡后期生产性能、消化功能和热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将840只29日龄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含3个重复,每重复70只。试验采用密闭鸡舍,4组均装置空调控制实际室温分别为20、25、28、30℃。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21.6~22.9℃下黄羽肉鸡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最佳;同30℃组比,20℃和25℃组显著提高了日增重并显著降低了耗料增重比和死亡率(P0.05);20℃和25℃组较30℃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较28℃和30℃组提高了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5);同比20℃组,30℃组血清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肝脏和胸肌中热应激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同比30℃组,20℃和25℃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肝脏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羽肉鸡生长后期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相对湿度(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体热调节及下丘脑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180只转入环境控制舱,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预试期7 d,温度20℃,RH 60%。正试期15 d,28日龄开始试验,将3组的RH分别调整到35%、60%和85%,温度仍为20℃;3 d为1周期,共分5个周期,从第2周期开始每周期的第1天将3组的温度均在10:00开始升高3℃并在0.5 h内达到稳定;5个周期的温度分别为20、23、26、29和32℃。结果表明:1)85%RH组肉鸡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60%RH和35%RH组(P0.01),60%RH组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85%RH组肉鸡的体核温度显著高于60%RH组(P0.05);35%RH组肉鸡小腿和脚蹼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60%RH和85%RH组(P0.01),35%RH和60%RH组肉鸡鸡冠、耳垂和眼睑的皮肤温度极显著高于85%RH组(P0.01)。2)85%RH组肉鸡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35%RH和60%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高于60%RH组(P0.05)。RH对递增性偏热环境下肉鸡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85%RH组肉鸡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高于35%RH组(P0.05);35%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高于60%RH组(P0.05);60%RH和85%RH组肉鸡的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高于35%RH组(P0.01)。4)35%RH组肉鸡下丘脑HSP70含量显著低于60%RH和85%RH组(P0.05)。综上所述,在为期15 d的20~32℃递增性偏热环境下,高湿(85%)和低湿(35%)调节28~42日龄肉鸡体热平衡的途径和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模拟夏季规模化蛋鸡舍内温度变化,研究不同日循环高温对蛋鸡抗氧化能力及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以期引起生产及研究人员对夏季高温的重视。选取28周龄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适温组(21℃,自由采食)、低循环温度组(27~30℃,自由采食)、高循环温度组(29~35℃,自由采食)及采食配对组(21℃,饲喂量同高循环温度组)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养于4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试验持续4周。从试验第25天开始,使用微型温度记录仪测定连续3天蛋鸡的体核温度。试验第29天,每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翅静脉采血,而后屠宰,分离脾和肝,计算脾脏指数,测定蛋鸡血清和肝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G(IgG)、M(IgM)、溶菌酶。结果表明,与适温组相比,低循环温度组蛋鸡体核温度(TC)无显著差异,除血清T-AOC降低外,肝和血清中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血清IgA、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高循环温度组蛋鸡TC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T-AOC显著下降(P0.05),血清GSH-Px活性有降低趋势(0.05P0.1),血清IgA、IgM含量以及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采食配对组相比,高循环温度组蛋鸡TC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肝中MDA含量同样显著升高(P0.05),T-AOC显著下降(P0.05),血清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仅IgA含量显著降低(P0.05),IgM、IgG含量以及脾脏指数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夏季蛋鸡舍温度在27~30℃波动时,蛋鸡血液和肝中抗氧化能力变化不明显,但血液中IgA和IgM含量显著降低;在29~35℃波动时,蛋鸡的体核温度显著升高,血液和肝中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脾脏指数及血液中IgA和IgM含量显著降低。高温对蛋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可能与升高体温有关,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可能与降低采食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750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1~28日龄为10 mg/kg抗敌素,29~56日龄为5 mg/kg黄霉素;抗生素组)、茶籽多糖(0.04%;多糖组)、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博落回组)、茶籽多糖(0.04%)+博落回生物碱(1~28日龄为10 mg/kg,29~56日龄为20 mg/kg;多糖+博落回组)。试验期56 d,分为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 1~28日龄时,各组黄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9~56日龄和1~56日龄时,博落回组的AD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的ADG和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 28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黄羽肉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 0.01)。56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血清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 0. 01),血清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博落回组黄羽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多糖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及多糖组的腿肌率均显著提高(P0.05);博落回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多糖组(P0.05)。肌肉于4℃保存2、4、6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的肌肉丙二醛(M 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多糖组、博落回组和多糖+博落回组4℃保存2 d后的肌肉M 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保存6 d后的肌肉M DA含量显著降低(P 0. 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博落回生物碱的作用效果优于茶籽多糖,且二者均能延长鸡肉在4℃时的保存时间;这说明博落回生物碱和茶籽多糖均能替代抗生素在肉鸡中的使用,且二者联用与单独添加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温环境对不同阶段肉鸡生长性能、体温及行为的影响,探索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试验1:选择360只2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肉鸡分别饲养于6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平均温度分别为26.5、25.0、23.5、22.0、20.5和19.0℃。试验2:选择240只35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各组肉鸡分别饲养于5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舱内平均温度分别为22.5、20.5、18.5、16.5、14.5℃。2个试验均持续1周,分别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体表和体核温度以及行为学指标。结果表明:1)在21~28日龄阶段,低温环境对肉鸡的料重比(F/G)、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及采食、站立和抱团行为次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F/G显著低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鸡冠温度、眼睑温度、脚蹼温度和小腿温度显著高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平均温度26.5℃组肉鸡的采食、站立和抱团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22.0、20.5、19.0℃组(P0.05)。2)在35~42日龄阶段,低温环境对肉鸡的F/G、不同部位的体表温度及站立、抱团行为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F/G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6.5和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鸡冠温度、眼睑温度、耳垂温度、脚蹼温度和小腿温度显著高于平均温度16.5和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抱团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8.5、16.5、14.5℃组(P0.05),平均温度22.5℃组肉鸡的站立行为次数显著低于平均温度14.5℃组。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25.0~22.0℃是21~28日龄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19.5~17.5℃是35~42日龄肉鸡适宜生长的下限温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讨舍内不同湿度对肉鸡体热调节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禽舍内湿度的合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持。将270只1日龄健康AA肉公雏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3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常湿度组(60%RH)、低湿组(30%RH)和高湿组(90%RH)。试验在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气候舱内进行,试验期为42d。在肉鸡21和42日龄时,分别测定直肠温度、呼吸频率、血液指标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肉鸡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低湿组和高湿组呼吸频率有升高的趋势(P0.1)。在42日龄时,低湿组肉鸡直肠温度显著降低(P0.05)。2)在肉鸡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液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P0.05),低湿组血小板数目显著高于高湿组(P0.05)。在肉鸡42日龄时,低湿组和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液白细胞数(P0.05)。3)在肉鸡21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和高湿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湿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湿度组和低湿组(P0.05);在42日龄时,低湿组和高湿组肉鸡血清总蛋白、尿酸、尿素氮含量高于正常湿度组,而肉鸡血清白蛋白、溶菌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低于正常湿度组。4)在21日龄时,低湿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低于高湿组(P0.05)。在42日龄时,与正常湿度组相比,低湿组显著降低血清IgA含量(P0.05),高湿组显著降低血清IgM含量(P0.05)。由此可见,长期高湿和低湿影响肉鸡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改变血液白细胞数量、总胆固醇含量和尿素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降低免疫功能,不利于肉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
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公鸡150羽,随机分成15个处理,每个处理10羽,每羽鸡作为1个重复。试验动物放在环控舱中(温度21℃,相对湿度60%),每次试验处理前从中随机挑选10羽,放置在另一个由本实验室研发的纵向通风试验环控舱中。每次处理分6 h适应期(自由采食与饮水)和6 h试验期(禁食禁水),适应期温湿度与试验前一致。试验期将环控舱的温湿度调至试验要求(相对湿度保持不变),风速由纵向通风实现。试验采用3×5因子设计,试验温度分3个水平:26、29和32℃;风速分为5个水平:0、0.5、1.0、1.5和2.0 m/s。各试验处理条件在第1小时内实现,第2~6小时分别采集数据。结果表明:1)风速和偏热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肉仔鸡体核温度(Tc)、呼吸频率(Fr)、皮肤温度(Ts)以及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酮含量(P0.05)。与0风速相比,在26℃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P0.05),2.0 m/s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Fr(P0.05),1.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耳叶皮温(Tes)(P0.05),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鸡冠皮温(Tcs)和小腿皮温(Tss)(P0.05);29℃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Tes、Tcs和Tss(P0.05);32℃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和Fr(P0.05),0.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es、Tcs和Tss(P0.05);较高偏热和无风(32℃+0风速)或较高偏热和低风(32℃+0.5 m/s风速)下肉仔鸡Tc、Ts、Fr较高,血清T3含量较低,应激程度较大。2)偏热处理下,低风速(0.5 m/s)会加重肉仔鸡热负荷,风速对肉仔鸡免疫指标影响较小,最适风速为1.5 m/s。总之,偏热处理下风速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热应激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35日龄的雄性黄羽肉鸡192只,随机分为常温组和持续热应激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常温组环境温度为26℃,持续热应激组则给予34℃的持续热应激,相度湿度为55%左右,试验共14 d。结果显示:与常温组相比,持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黄羽肉鸡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没有显著影响肉品质指标(P0.05)。热应激第3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热应激第7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AS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体核温度显著高于常温组(P 0.05);热应激第14天,持续热应激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谷丙转氨酶(ALT)、AST、AKP、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综上所述,持续热应激会降低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提高反映肝功能损伤相关酶的活性,但未显著影响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肌苷酸(IMP)对种蛋品质、1~21日龄子代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0周龄健康爱拔益加(Arbor Acres)肉鸡4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0.2%肌苷酸)、Ⅱ组(基础饲粮+0.5%肌苷酸)和Ⅲ组(基础饲粮+1.0%肌苷酸)。出壳后的子代肉鸡随机选取480只,根据其母鸡饲粮中肌苷酸添加情况相应分为对照组、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32周龄末母鸡的种蛋品质指标、1~21日龄子代肉鸡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血清蛋白质代谢及酶活性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的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Ⅲ组21日龄子代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母鸡饲粮添加肌苷酸增强了子代肉鸡体内的脂质代谢,提高了子代肉鸡血清生长与免疫相关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含量;综合种蛋品质、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母鸡饲粮添加0.5%~1.0%肌苷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邢帅兵  陈帅  刁慧  虞洁 《养猪》2023,(1):41-46
本试验以断奶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通过研究高温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和肠道形态的影响,并以其为热敏感指标对断奶仔猪的上限温度临界值进行探究。将32头平均体重为(7.25±0.08 kg)的21日龄“杜×长×大”(DLY)去势公猪,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其分为4组,即26℃组、29℃组、32℃组、3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各组圈舍温度分别控制在26±1℃、29±1℃、32±1℃、35±1℃,统一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26℃组相比,29℃组、32℃组、35℃组猪的ADFI、ADG显著下降(P<0.05),仅35℃组猪的F/G显著升高(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ADFI、ADG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0.02℃、30.63℃;35℃组猪显著降低了肝、脾、肺与胸腺的脏器指数(P<0.05),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到断奶仔猪脾、胸腺的脏器指数发生显著改变时的临界温度分别为35.12℃、34.83℃;29℃组、32℃组和35℃组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29℃组、32℃组和...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环境高温与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28~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氮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576只爱拔益加肉鸡,采用2因子3水平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养方式,设有23℃恒温自由采食组(23℃ad libtum group,23℃AL组)、23℃恒温配对组(23℃pair-fed group,23℃PF组,其饲粮按照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采食量供给)、28/32℃日变高温自由采食组(28/32℃ad libtum group,28/32℃AL组,28℃—32℃—28℃日变循环高温);因子2为饲粮CP水平,设21.19%、18.18%、14.90%3个水平,通过补充人工合成必需氨基酸(EAA),使各组饲粮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满足肉鸡营养需要,且保持一致。试验分为9组,每个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结果表明:1)相同饲粮CP水平下,28/32℃AL组体重(BW)、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低于23℃AL组(P<0.01),但与23℃PF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23℃AL组相比,28/32℃AL组氮利用率显著降低(P<0.01),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显著增加(P<0.05)。2)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从21.19%降低到14.90%,肉鸡的单位体增重氮排放量、单位采食量氮排放量均显著减少(P<0.01),氮利用率、BW、ADG、ADFI均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知,在日变循环高温条件下,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显著降低,氮排放量显著增加;补充人工合成EAA,饲粮CP水平降低到14.90%可以减少氮排放量而不影响肉鸡的BW、ADG、ADFI。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模拟夏季蛋鸡舍内的循环高温,研究不同温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壳品质及钙磷代谢的影响。选取28周龄高产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21℃适温组(自由采食)、27~30℃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29~35℃循环高温组(自由采食)和21℃采食配对组(按前1 d 29~35℃循环高温组的采食量饲喂),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分别饲养于4个人工环境控制舱内,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21℃适温组相比,27~30℃循环高温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钙、磷的吸收量显著降低(P0.05),除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外,鸡蛋品质其他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而29~35℃循环高温组除平均日采食量、体增重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外,产蛋率同样显著降低(P0.05),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破蛋率显著升高(P0.05),蛋鸡钙、磷的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钙、磷吸收量同样显著降低(P0.05),鸡蛋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均显著降低(P0.05)。与21℃采食配对组相比,29~35℃循环高温组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提高(P0.05),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钙、磷的代谢率和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鸡蛋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夏季鸡舍内温度在27~30℃波动即可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平均蛋重和蛋壳品质;而29~35℃不仅显著降低蛋鸡的体增重、产蛋率、平均蛋重以及蛋壳品质,还显著影响鸡蛋的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高温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的影响可能与降低采食量有关;高温可能直接影响蛋壳的形成,也可能由于降低钙、磷吸收量影响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PRO)和纤维寡糖(COS)对热应激肉鸡营养物质消化、肠黏膜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和氮排放的影响.将900羽21日龄罗斯(Ross) 308肉鸡分为5个组:热中性(TN)组、热应激(HS)组、益生菌(HS+0.15% PRO)组、纤维寡糖(HS+0.15% COS)组、合生素(HS+SYN,SYN=0.15% PRO+0.15% COS)组.热中性组鸡舍温度22℃;其余各组鸡舍为循环热应激,温度08:00-18:00为33℃,18:00-次日08:00为22℃.饲养试验期为21d.结果如下:1)与热中性组相比,热应激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显著降低10.65% (P<0.05)和8.04% (P<0.05),单独添加益生素或者纤维寡糖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热应激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热应激组氮摄入量和氮沉积量显著降低(P<0.05),氮排泄量和排泄率及排泄物氨态氮和尿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热应激组排泄物脲酶活性和鸡舍氨气浓度显著提高(P<0.05);热应激组肠黏膜基础氨基酸运载体(rBAT)、y+L氨基酸运载体-2(y+LA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和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4(CAT4)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热应激组相比,益生菌组和纤维寡糖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氮排泄量和氮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量显著升高(P<0.05);益生菌组排泄物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寡糖组鸡舍氨气浓度、排泄物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与热应激组相比,合生素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氮排泄量、氮排泄率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量显著升高(P<0.05),鸡舍氨气浓度、排泄物氨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黏膜rBAT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使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和氮排放升高,益生菌和纤维寡糖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热应激引起的上述不良影响,两者组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540羽1日龄健康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分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50 mg/kg杆菌肽锌;丁酸梭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42日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增强(P0.05),其中GSH-Px活性比抗生素组提高60.00%(P0.05);抗生素组7和21日龄肉鸡血清T-SOD活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21日龄,丁酸梭菌组和抗生素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8.70%(P0.05)和26.46%(P0.05)。7、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60%(P0.05)、37.77%(P0.05)和27.03%(P0.05)。7和42日龄,抗生素组肉鸡血清Ig 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21和42日龄,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7.92%(P0.05)和47.62%(P0.05)。4)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肉鸡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在21和42日龄时,TP含量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31.33%(P0.05)和52.27%(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21和42日龄肉鸡血氨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代谢,进而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且添加丁酸梭菌能减少肉鸡氨排放。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中加入迷迭香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作用。试验将120只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4、5组肉鸡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100、200、300、400、500mg/kg的迷迭香提取物,试验为期6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2、3、4、5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1、2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 <0.05),4、5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1、2、3、4、5组的CD3+、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GSH-Px、血清T-AOC显著升高(P <0.05),肝MDA、血清MDA显著降低(P <0.05)。与1组相比,2、3、4组的肝GSH-Px、肝T-AOC、血清GSH-Px显著上升(P <0.05),肝丙二醛(MDA)、血清MDA、血清T-AOC显著下降(P <0.05),5组肝GSH-Px、血清GSH-Px...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对麻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健康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630只1日龄的麻黄肉鸡(母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20 mg/kg阿维拉霉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EO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t植物精油+250 g/t酸化剂。试验期分为4个生长阶段:1~21日龄、22~42日龄、43~63日龄和64~84日龄,共计84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1~84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1~21日龄,EOA组肉鸡末重相较于其他2组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增重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0.05);22~42日龄,EOA组料重比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3~63日龄,EOA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降低(P 0.05)。2)21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2日龄时,EOA组肉鸡法氏囊指数相较于抗生素组显著升高(P0.05)。3)21和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升高(P0.05);且42日龄时,EOA组肉鸡空肠隐窝深度和V/C值均显著优于抗生素组(P0.05)。4)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胸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24 h黄度值显著升高(P0.05);84日龄时,EOA组肉鸡胸肌蒸煮损失与其他2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6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腿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8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EOA组肉鸡腿肌剪切力、24 h亮度值和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腿肌45 min红度值和pH显著升高(P0.05),腿肌45 min亮度值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植物精油和酸化剂组合可以提高麻黄肉鸡生长性能,改善免疫器官指数、空肠形态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