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牛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广西牛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道粘膜的溃疡性炎症变化。山羊、牛等也能感染本病。蓝舌病病原属于呼肠孤病毒环状病毒属。本病最早发现于南非,现已扩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已...  相似文献   

5.
6.
7.
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法,对采自云南省楚雄州4个县(市)的417份牛、406份羊血清进行了蓝舌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19%和46.31%;对血清学检测呈阳性反应的17头牛和34只羊进行了临诊调查,结果未发现有关的病史、症状与病变,均呈隐性带毒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蓝舌病(bluetongue,BT)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流行和分布情况,2020年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云南省边境地区12个县市随机采集135个养殖场、活畜交易市场和散养户的3800份牛血清样品进行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2个边境县市均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平均样品阳性率为77.9%,场户阳性率为93.3%;样品阳性率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陇川县最高(92.0%),孟连县最低(4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境外牛血清样品阳性率(84.8%)显著高于本地牛(67.9%),P<0.05;不同饲养方式下的样品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舍饲最高(81.4%),半放牧半舍饲(62.5%)最低,P<0.05;黄牛样品阳性率(80.0%)明显高于水牛(61.4%),P<0.05。结果推断,BT在云南边境地区可能广泛存在且流行严重,需要持续开展血清学调查、监测,重点加强对境外牛的控制。本研究为我国西南边境地区BT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羊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广西6个地区的山羊群的6273份山羊血清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6个地区均有蓝舌病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2.64%-40.67%,平均为31.70%;衣原体病除梧州地区外其余五个地区均有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0.49%-2.82%,平均为1.10%,说明该区山羊群该两种疫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2):110-112
为了解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流行情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对湖北省郧西、兴山等7个市(县、区)山羊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采用C-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山羊血清样品506份,蓝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25.69%,表明蓝舌病在湖北省的感染已普遍存在,且蓝舌病阳性率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蓝舌病病毒(BTV)在山西省的感染及分布情况,采用竞争ELISA方法,对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的5—6月份采自山西省11个市的1 090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了BTV抗体检测,分析BTV阳性分布与地理、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BTV抗体阳性样品127份,总阳性率为11.65%。其中,羊阳性血清96份,阳性率为19.28%(96/498);牛阳性血清31份,阳性率为5.24%(31/592)。结果表明,山西省部分地区牛羊群中存在BTV感染,且阳性率与纬度、降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从青海省玉树、共和、格尔木、果洛、大通、祁连、德令哈、同德8个地区采集牛羊血清样品413份,应用琼脂免疫扩散法对蓝舌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在被检的209份羊血清中,共检出阳性血清样品4份,平均阳性率为1.91%;而在被检的204份牛血清中则未检测到阳性样品。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临泽县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临泽县7个乡镇的奶牛和肉羊养殖情况以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本县养殖方式主要是圈养或圈养及放养,养殖户对布病危害和相关法规政策认识不足,防护消毒措施不重视。在采集的1280份奶牛血样和23115份羊血样中,牛阳性率达0.23%,羊阳性率达0.52%。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布病防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在牛、羊、猪中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不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流行现状,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11年,在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选择5个县(市)对牛、羊棘球蚴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5县牛、羊棘球蚴平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27.09%、33.89%和0.5、1.3,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阳性率为10.91%.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江苏省牛羊养殖结构和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从而为该病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借鉴,采用预设表格登记方法,了解全省牛羊养殖、调入和免疫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每县随机抽取24个牛羊场,每场24份血清样品,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组合检测,了解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江苏省牛规模养殖占比83.06%,羊规模养殖占比52.47%,规模化程度较高;外地调入数量较少,但来源地较广;部分牛羊实施了布鲁氏菌病免疫;牛群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2.93%(95%CI:1.01%~4.84%),个体阳性率为0.28%(95%CI:0.21%~0.35%);羊群中未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结果表明:江苏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水平较低,利于净化;对其防控,须阻断活畜从一类地区调入,禁止布鲁氏菌病免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85—2001年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2007—2012年连续开展定期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牛布病感染率为0.30%,羊感染率为0.06%。牛感染率比2000年“稳定控制区”达标检测时的平均感染率高出0.15个百分点,羊感染率高出0.02个百分点,我市牛羊布病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6—2018年,每年从全省16个地市、2个直管县的种用场、商品代场和散养户,随机抽取不同数量的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复检。结果显示,2016—2018年,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群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58%、0.66%和0.50%,个体表观流行率分别为0.05%、0.09%和0.14%,群体真实流行率分别为0(95%CI:0~3.2%),0(95%CI:0.1%~1.9%)和0(95%CI:0.2%~1.2%),阳性样品主要来自商品代场。结果表明,安徽省连续3年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出现区域性流行的风险较小,但需持续加强监测,加强引种检疫监管,重点推进商品代场的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猪伪狂犬病是猪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猪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种猪不育,公猪睾丸炎、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母猪屡配不孕、妊娠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高热、运动失调、抽搐、昏迷、麻痹而死;成年猪常隐性感染,成为保毒宿主和传染源,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该病在怒江州的分布和流行情况,给今后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有关兽医防疫的批示精神和要求,近年来对怒江州种猪及部份农户散养猪进行了伪狂犬病调查。1材料和方法1.1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州4个县的种猪场(供精站)、农户散养种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