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铺地,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形成了优良传统,在现代新造园中又有所创新。作为学习的小结,本文试图结合广州新园林铺地实践,对园林铺地作较系统的论述,把通常造园中大量涌现,且涉及整个园林空间景效的铺地课题,提到应有的地位,用以美全我国又在蓬勃发展的园林建设的此项环节。一、铺地在造园中的作用与地位铺地是供人们通行和驻足的场地。铺地的过程,是人们利用各种材料,以各种构筑方式,对地面进行加工改造的过  相似文献   

2.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基本原则。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等作用,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效果,设计者需要在园路设计中对各种植物景观进行搭配,最终实现多个园林空间的有效划分。作者依据多年设计工作经验,对园路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从园路在园林中的密度与尺寸、园路设计的整体性布局、园路路口的规划要点、园路设计的需求性原则四个方面,较详细地论述了园林绿地规划中的园路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漫谈园路     
园路,即园林绿地的道路,是组织空间、引导游览、担负交通,供人欣赏、散步、健身的一种艺术铺装。并以其平面曲折、竖向起伏、丰富铺面、生动造型构成园林景色。一、园路分类主路是游人集散的通道,简捷、明确,是通达全园各个景区和主要景点的路,适应游人快速地进入欲达之景区,形成园路系统的主环,可通行游览车、管理用车、应急用车等,一般宽度4m~6m,如不能形成主环,也应布置泊车、调转场地或布置次路,以弥补主路的不足。次路也叫二级环路,是主路的辅助道路,它深入到景区内部供人徜徉、欣赏、游憩、寻觅和思索,其宽度与规划…  相似文献   

5.
园路,即园中道路,它是构成园林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包括道路、广场、休憩场地等一切硬质铺装,园路铺装在园林景观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从平面来看,一个好的道路铺装可以加强其装饰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建材工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园林铺装中又陆续出现了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以及彩色水泥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这些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园路更富有时代感,为园林增添了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园路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住宅小区也注重园路建设,特别是园路的铺装。基于此,结合某小区园路铺装,分析了园路铺装的施工工艺及各种材料在园路铺装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园路铺装地质量控制要点,以便施工方能更好地提高园路铺装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路,即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和网络。在园路和铺装设计当中应该同时满足观赏、娱乐、休闲的功能。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路与园路正在互相交融,许多公路和城市道路都要求具有更好的景观,向着园路靠拢,而园林中的路,也要适应新的交通状况,吸取公路或城市道路的经验,形成独特而多样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一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就是城市的骨架与血液循环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交通,而园林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游览。此外,园路还有组景,即组织和剪接空间构成景色、划分景区等作用。其本身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一个成功的园路设计应该是个艺术品,是路也是景。  相似文献   

9.
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风俗孕育了这里悠久的花事生活习俗与传统。广府文人作为花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将花事活动融入园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影响了园林营建。运用图像学图文互证方法,对清代广府文人画作中描绘的花事活动内容与园林空间、园居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图像中主要包含了种花、赏花、插花、采花、绘花5种活动,这些活动结合了中国传统文人情趣和广府地方生活风俗,表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园林中的花事活动也与广府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构筑形态和植物种植方式互相影响,反映出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色与园居活动、文化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树池应用历史悠久,其作为园林小品的一种,在美化观赏、引导视线、组织交通、围合分割空间、构成空间序列、发挥防护功能以及提供休息场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依据树池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介绍了树池的作用及分类,以树池与建筑、水体、园路、小品等园林景观要素的关系为基础,总结了树池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海公园背景材料和现状条件的分析,提出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针对公园实用功能和园林建筑、植物、水体、地形、园路、空间等园林要素合理组织,划分出七大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园路的设计与布局风格、布局系统、铺装形式与装饰等方面,对太原市新建和新改建的园林中的园路进行了调查,通过对龙潭公园、晋祠宾馆等实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太原市园林中园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希望借此引发更多关于园林园路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园路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引导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相似文献   

14.
园林水体景观是指在园林中用水组成的各种形态而形成的景观。水体作为园林造景的六大要素(地形、山石、植物、园路、建筑、园水)之一,在古今中外、各种风格的园林中,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山石是园林的骨架,植物是造园的体、园路是脉络,则水就是园林的血液,是园林的灵魂,园因水得景,园得水而活。1、水体景观的类型1.1静态水景静水存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主要是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例如,在一池平如镜的水面上,倒映出塘边的植物、山石、建筑、游人及蓝天白云等,形成极其动人的似真似假的鲜明清晰的画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对园林场地热环境基于水体、植被、山石、构筑物与建筑物等园林构成要素的研究,进而整理从场地使用者角度和环境本身出发的两种热环境评价路径,并探讨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的多种方法。将具有低成本、高时效、高精度特性的轻小型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技术介入园林场地热环境评价领域,围绕林冠上层物理空间与林冠下层社会空间,开拓其在数据获取与设计协调的运用。探讨该技术在热环境评价领域运用的优弊与发展前景,以期指导风景园林设计实践,为空间热环境定量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杨建欣 《广东园林》2009,31(1):42-45
园林铺装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文章结合成都市东湖公园的情况,从园林铺地的表现要素、功能和生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园林铺地设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商帮发展的角度介绍行商园林的历史背景,引出由广州十三行行商潘仕成购置兴创并精心经营的著名行商园林——海山仙馆。其为岭南古典园林的高峰之作,既有古意,又有新创,具有水际安塔、碑林胜景、长廊高架、舟车游览的景观特点。海山仙馆在中外交往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外交、外贸活动的举办场地和在粤洋人被允许外出消遣的场所,且园主人还在此汇编、出版和收藏中西著作经典。故彰显海山仙馆精神灵魂、探索其艺术精华、复兴其文化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园林总图设计中,园路的铺装设计十分重要,针对园路的铺装形式和材料的类别,探讨园林铺装的设计要点。只有正确地选择铺装形式与材料,同时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的原理,才能使园林总图设计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促进园林铺装设计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园林道路生态景观创作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移山 《绿色科技》2011,(12):70-72
指出了在生态景观表现中通过施工材料的选用,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组合,配合园路装饰和绿化,采取综合技术整体设计可反映园路的生态特征。结合园路工程设计与施工,探讨了园林绿地道路设计中生态景观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明安绿苑翠庭屋顶花园的设计巧妙利用了住宅建筑物的屋顶、平台、女儿墙和墙面等来开辟绿化场地.通过运用多种园林造景技法,精心布局,合理添置小品、花架、廊亭、铺地等造园要素,以营造出一个居民亲近自然、沐浴阳光、休闲娱乐、释放工作压力、排解生活烦恼、休身养性的优美场所,同时创造出一个艺术感染力强、舒适高雅、独具特色的屋顶花园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