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根明 《广西蚕业》2002,39(3):32-33
家蚕微粒子病因具胚胎传染的特性 ,而成为我们重点防治对象。近几年来微粒子病在我省从无到有 ,从有到多 ,直接危害生产 ,给蚕桑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严重威胁蚕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人在近 2 0年的蚕种生产工作中 ,多次遭遇微粒子病的危害 ,有几次生产的蚕种因“微”毒超标而全部淘汰 ,损失之惨 ,教训之深 ,还记忆犹新。本文就作者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作了回顾和总结。以便读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裨益。1 对微粒子病的认识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已久、分布很广的传染性蚕病。我们在 80年代初 ,刚参加工作时 ,对微粒子病只是理论上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家蚕微粒子病流行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杂交蚕种生产中的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通过对蚕种生产量与微粒子病的发生量 (淘汰量、有病合格量和有病总量 )、上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发生量与下一季蚕种生产中微粒子病发生量的相关系数分析 ,以及春季与秋季制种、蚕种场与原蚕区制种的微粒子病发生率的比较 (t测验 )表明 :当防治微粒子病的人为因素的作用被减弱时 ,蚕种生产量、上一季制种中微粒子病的发生、秋季制种和原蚕区等客观因素将成为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的主要因子。原蚕区制种中微粒子病的防治技术体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微粒子病由微粒子原虫感染而发生,微粒子原虫能在蚕的幼虫,蛹、蛾、卵各期体内寄生繁殖,形成孢子.蚕种生产中我们利用显微镜检查微粒子孢子,测知各批饲养的蚕儿是否感染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4.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微粒子病的流行,是通过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条途径,使蚕儿感染发病。因此它的病源是带毒蚕种和带毒的养蚕环境、桑叶以及带毒的野外昆虫。我省对三级原种繁育,实行全部对号袋母蛾,全部显微镜检验,发现有毒蛾张,则整张蚕种淘汰。所以种茧育用种,带毒的可能性极小,原蚕区饲养原蚕,在蚕期中大都发育正常,防病预知检查亦未发现有微粒子孢子,直到母蛾镜检时才发现“微毒”,这充分证明原蚕种无毒,主要是在壮蚕期,特别到5龄期防病消毒工作不彻底,受食下微粒子孢子感染的,蚕期没有症状表现,种茧调查成绩和制种量亦影响不大。 80年代以来,我省蚕桑生产发展很快,蚕种供不应求,促使大规模发展原蚕区生产蚕种,现在已有80%左右的普通种是农村原蚕区种茧生产的。由于蚕种场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原蚕区发展的要求,对微粒子病的危害放松警惕,使已被控制的微粒子病又死灰复燃。一般原蚕区春季饲养原蚕,夏秋期饲养丝茧蚕,丝茧蚕用的普通种都是抽样检验母蛾,虽然用的都是合格普通种,但在合  相似文献   

6.
苏政荣  何安蓉 《蚕学通讯》2003,23(2):59-60,62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协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蚕业工作者采取了多种防微措施,以求减少家蚕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粒子病是与良种繁育关系最密切的传染性蚕病,曾在法国、意大利等国流行,欧洲蚕业因此而一蹶不振。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我国本已得到控制的家蚕微粒子病又有重新抬头的现象,这对目前严竣的蚕桑生产形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已成为稳定蚕桑生产的当务之急,应坚决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省蚕种场对微粒子病的防治肖志飞(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处)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古老而且分布很广的传染性蚕病,它是蚕业生产的大敌,世界各养蚕国均把它列为检疫对象。我国在解放前,微粒子病发生比较严重。建国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重视蚕业科学研究,对蚕...  相似文献   

9.
广东桑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因其通过胚种传染而被各养蚕国家列为蚕种制造的唯一检疫对象。我省珠江三角洲蚕茧产区曾有3年小流行,7年大流行的经历,蚕种及养蚕生产深受其害。1984年以来,随着我省蚕茧主产区向粤西、粤北等新蚕区转移,微粒子病亦逐渐在广大新蚕区传播流行,部分蚕种场的蚕种生产和局部地区的丝茧育蚕遭受严重损失。作者对近年来广东各蚕区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做了调查分析。并在宏观防治对策方面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红林  钟建武 《蚕业科学》1995,21(2):128-129
家蚕微粒子病蚕座内传染的研究王红林,钟建武,黄可威(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威胁极大。研究微粒子病的传染发病规律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作者就微粒子病蚕座内传染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张士刚 《广西蚕业》2004,41(3):49-49
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蚕病,蚕儿发生此病后,轻损失50%—70%,重粒茧无收,对蚕业生产危害很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2.
家蚕微粒子病预知检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坤荣 《中国蚕业》2002,23(2):78-79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治疗微粒子病的药剂,浙江省各蚕种场采用全龄漂白粉精洗桑叶虽收到了良好的防微效果,但是费工费时,加大了制种成本.通过对环境和原蚕进行微粒子孢子预知检查,可以及时地了解环境和原蚕中微粒子孢子的有无及分布状况,为制定防微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家蚕微粒子病是世界蚕病检疫的对象,多年来严重威胁着蚕种场和蚕业生产的发展,给蚕业生产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随着国家“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中西部蚕桑面临着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由于蚕桑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微粒子病的危害带来可乘之机,为防患于未然,现从家蚕微粒子病的传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蚕病。根据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种传染方式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研究,探索广西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执行现行检疫技术标准,在蚕种生产中基本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危害。调查发现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对应蚕生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发生率高,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证明养蚕环境中微孢子虫污染严重造成的家蚕食下传染是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蚕种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也有影响。气温影响最为重要,降雨、日照起到辅助效果;建立两种基于蚕种微粒子病发生与环境微孢子虫分布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家蚕微粒子病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为蚕种生产防控家蚕微粒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孢子病原(Nosemabombycis)通过蚕儿食下传染而引发的传染性蚕病.该病具有胚种传染性,致病力强,对蚕业生产威胁很大,长期以来,一直为各级政府和蚕业管理部门所重视,1986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动物检疫所把蚕微粒子病列为《动物检疫》项目.但近10年来,该病在我国各蚕区又有发生,并呈发展、蔓延之势,至今仍未找到有效控制的办法.本文试从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历史对其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些探讨,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6.
苏建 《四川蚕业》2014,(2):31-33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对蚕种生产的危害较大,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主要对象。原蚕区是我省一代杂交种繁育的第一车间。根据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并结合蚕种生产实践,简述了原蚕区综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仕叶 《蚕学通讯》2007,27(1):17-18,20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微粒子原虫寄生家蚕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蚕病,经过微粒子孢子在蚕、蛹、蛾体内寄生,并能经蚕卵遗传给下一代.该病在全国各蚕区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种茧育和丝茧育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庞朝平 《广西蚕业》1994,31(2):56-57
桑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给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微粒子病扩散的最快方式即是通过带“毒”的蚕种传染到蚕区.所以生产无微粒子病源的蚕种是蚕种场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管理,不认真贯彻自治区“桑蚕良种繁育检验制度”,微粒子病随时都会突然发生,影响蚕种场的声誉、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蚕业生产中,桑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不可放松的工作,它关系到蚕种场的存亡,还关系到全区的蚕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历史上就有因微粒子病暴发、蔓延而使蚕业毁于一旦的惨重教训!我们要引以为诫!因此,全区各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必须把“防微”  相似文献   

20.
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性蚕病。近年来,该蚕病蔓延扩散,严重影响我省蚕业生产。已知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有二:一为胚种传染,二为食下传染。对胚种传染,蚕业界早已广泛重视,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检验制度。对食下传染罕见报道,以致形成季季都检种、烧种,然而仍然控制不了此病,甚至引起此病暴发。因此,对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