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对其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措施及猪只染病后的综合防制措施,以为防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体温检测的猪疾病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体温检测的猪疾病判断方法,包括猪的正常体温范围、体温的测量方法,从猪的体温变化了解猪的病情,根据猪体温变化及早落实防疫措施,以为兴宁市养猪户提供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咬尾症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80+283
猪的咬尾症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分析了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梦辉 《吉林农业》2011,(12):217+216-217,216
猪病影响着猪的成活率、猪肉质量以及猪出栏率和出栏周期,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养殖利润,是养殖户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猪病诊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猪的疾病原因,并重点论述了猪的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猪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弓形虫病等,对其症状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6.
猪的综合保健是预防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提高猪群健康、加强自身免疫力、确保养猪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前提。据此,笔者根据养猪生产实际制定了不同阶段猪的综合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猪传染病。本文从它的发病原因、防治措施、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猪高热病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对广大农户和养殖户有很强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51-151
在总结郎溪县城关屠宰场猪黄膘肉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猪膘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猪黄膘肉的处理措施和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加强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能够保证猪的存活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各种常见猪疾病,包括呼吸道疾病、丹毒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等,同时,提出了猪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包括呼吸道疾病防控措施、丹毒疾病防控措施、淋巴系统防控措施等,通过论述以上方法,为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孟凡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29-329,331
分析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轮状病毒感染、类圆线虫病和胃溃疡造成猪呕吐的症状、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以为猪呕吐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种猪的选择     
介绍了中小型猪场种猪的引种方法,主要包括种猪的引进、种猪运输、自繁后备猪的选择、种母猪的选择、种公猪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阶段猪病特点和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猪病发生特点,论述了常见多发疫病的临床特征及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记述我国养猪业的起源、发展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我国古今8种重要的养猪文献莫籍。  相似文献   

14.
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整理在宰前检疫、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特点,用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屠宰检验过程收集到出现典型的皮肤病理变化特征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表明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张秀萍  何彪  黄跃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05-20107
[目的]探讨用于屠宰场生猪猪瘟、猪丹毒的检验方法。[方法]收集疑似猪丹毒、猪瘟病例,宰前检疫,并观察宰后检验过程中皮肤、体内各器官系统出现的病理变化,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查佐证屠宰检验结果,对检出猪丹毒、猪瘟生猪按规定处理。[结果]从疑似猪丹毒病料中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且分离株可使小鼠感染死亡;对疑似猪瘟病例3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达73.3%。[结论]熟练地掌握猪丹毒、猪瘟病理变化鉴别要点,结合实验室快速检测可以提高不合格生猪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African Swine Fever: A Major Threat to the Chinese Swine Industry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大河乌猪与大河猪(乌金猪)肉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同步选留大河猪(乌金猪)(腌公猪20头)、大河乌猪(腌公猪40头)进行育肥试验,大河猪达85±5kg、大河乌猪达90±5kg时各试验群体随机选出10头共20头进行屠宰,主要测定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熟肉率、失水率、滴水损失、等级肉比例、粗脂肪、干物质、氨基酸、脂肪酸、肌肉组织学特性、A-FAB基因和RYRI基因等肉质指标.其它胴体品质及产肉性能指标则按<胴体分割记录表>项目内容测定记录.结果表明,大河乌猪较大河猪胴体品质和产肉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生产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有效地保持了大河猪在肉质性状上的优势,并在滴水损失、失水率、大理石纹等评分都优于大河猪,而大河猪具有极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大河猪肌内脂肪超过6%,大河乌猪略有下降,仍保持较高水平.此外,两品种在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上差异不显著,也说明大河乌猪的选育过程中保持了大河猪在脂肪和蛋白质组成与结构上的优良性.两品种检测结果,所有个体RYRI基因均为CC型纯合个体,表明大河猪及大河乌猪种群属于应激抵抗群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激活方法对胞质内显微受精(ICSI)猪卵母细胞原核形成及其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以体外成熟44~48 h的猪卵母细胞为试材,通过用ICSI法对其进行受精,然后用不同激活方法激活,研究了不同激活方法对ICSI卵母细胞原核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化学激活处理组的猪卵母细胞的原核形成率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激活处理组,Ion(5 min)+6-DMAP(4 h)组的原核形成率为38.08%,Ion(5 min)+NCSU23(3 h)+6-DMAP(4 h)组的原核形成率为47.78%。各处理组的分裂率差异不显著,但2个激活处理组的分裂率较高。不经激活处理组的囊胚率为3.82%,Ion(5 min)+6-DMAP(4 h)组的囊胚率为15.49%,Ion(5 min)+NCSU23(3 h)+6-DMAP(4 h)组的囊胚率为10.70%。[结论]2种激活方法的原核形成率和囊胚率差异不显著,都可用于ICSI猪卵母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