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湖南省部分茶场茶园承包管理中经营规模和投资规模效益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管理水平下,国营茶场以劳平经营0.3 ̄0.4hm^2和每公项投入4000元以上时效益最佳,乡村茶场则以投入水平高时效益较佳。  相似文献   

2.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境内有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疏于保护和管理等因素,致使古茶树因病虫害、过度开发利用或随意采摘等人为损毁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古茶树已提前衰老和死亡。本文从古茶树(园)的耕作、培肥、茶树树体管理、环境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使古茶树管护责任人能以借鉴和应用,也能在同行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农业与技术》2012,(2):96+178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提高.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其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中又以福建福安的坦洋工夫茶最为著名.而茶叶品质的优劣,主要与茶树的种植及茶园的管理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基于此点,本文首先对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结合食用菌覆土栽培的技术要求,开展了“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和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具有增加茶园产出与收入;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培肥茶园土壤;节省劳力减少支出等优点.为改变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单一、总体效益低,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形成饮茶习惯,并且讲究饮茶质量和环境,饮茶的境界逐步升华,茶文化也得到发扬,同时茶叶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钟情于饮茶,甚至把品茶当成艺术来享受推广。茶叶是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项目之一,茶叶质量的好坏,与茶树的栽培以及茶园管理技术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就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茶树栽培以及茶园管理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树有机栽培及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有机茶生产技术控制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并分析有机栽培措施对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动物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葛晋纲  刘海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59-13662
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茶树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中的发展动态,并对今后茶园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做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气雾栽培营养液对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塔式气雾栽培方式,研究了4种营养液配方处理对3个茶树品种(中黄1号、景白2号和黄金芽)成活率、全株鲜重、株高、主根长度、根数、茎干长度和着叶数的影响。[结果]气雾栽培营养液配方处理的茶树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其中T3处理的成活率最高,其全株鲜重、株高、主根长度、根数、茎干长度和着叶数等性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茶树扦插育苗技术的改良和新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严小海 《新农村》2006,(8):12-12
茶树缺少水分会导致枝叶生长受阻,芽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节问变短,大量出现对夹叶,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水分过多,同样会引起茶树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茶树根系变黑溃烂而死亡。因此,茶同要根据土壤的不同蓄水能力进行合理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抗菌肥:生物多抗菌肥是根据“以菌治菌”的原理研制开发出的具有肥药多效的第三代微生物肥料,产品中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衍生的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有效功能成分,集提供作物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和抑制土壤有害菌繁殖等功能为一体,对茶树的土传病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香竹箐栽培古茶树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方法】采用尖端菌丝纯化法分离内生真菌,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采用五点对峙培养法筛选对供试病原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对具有较强活性的菌株进行分类地位归属。【结果】从香竹箐栽培古茶树枝叶中共分离纯化出308株内生真菌,归属于61个形态型。病原真菌拮抗试验结果显示:有18株内生真菌对4种以上供试菌的抑制率大于50%,分别隶属于2门3纲10目13科14属。有13株对至少1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大于75%,有9株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其中,菌株Ct-BC40、Ct-BC72和Ct-LP113对5种供试菌的抑制率达80%以上,属强拮抗菌株。【结论】香竹箐栽培古茶树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抑菌活性菌株,占分离菌株总数的96%以上,且抗菌活性、种属分布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树树势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树树冠培养,以往是采用定型修剪法。定型修剪每年进行1次,共需进行3次,这要花去3年时间,而且每次都剪去大量枝叶,给茶树带来严重机械创伤,削弱了树势,影响树体生长,甚至造成茶苗死亡。目前,斯里兰卡和东非一些产茶国都已广泛采用“弯枝法”来培养茶树丰产型树冠,我国南方茶区  相似文献   

14.
红枣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树原产于我国,有6个变种,近700个品种,是一种耐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树种。1红枣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枣树喜温,休眠期抵抗低温能力强,对湿润和干燥的气候都能适应,是一种生命力较强的树种之一。枣树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酸性土和碱性土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5.
土壤pH值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微生物含量及茶树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土壤pH值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选地:选择PH值4.8—7.1微酸性土壤,除低洼易涝地外,其它地势均可。  相似文献   

17.
栽培技术 1.选择适栽园地 新建茶园的选址应远离工厂、矿山、医院等,空气、水源、土壤未受污染,背风向阳、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缓坡,土壤PH值4.5—6.5.游离碳酸钙≤0.5%,土壤厚度50厘米以上砂壤土。建园前应全面深翻,并在种植沟内施优质土杂肥每亩(667m^2)600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雷山县茶园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雷山县位于东经107°55′~108°20′、北纬26°02′~26°34′,水、热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冬、春多阴雨;年平均温度15.4℃,年总积温5100~5475℃,无霜期约250天,年降水量1250~1500mm,相对湿度80%,适合茶树生长。因此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云南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取普洱茶树的起源地云南作为研究区,综合考虑普洱茶树的自然立地条件与大规模种植的便利条件,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栽培型普洱茶树大规模种植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进而划分适宜性等级、分析统计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普洱茶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建立的适宜性评价模型能定量、直观地获取适宜地区的土地数量与空间信息,可操作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2)云南省内,共有面积约为6400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68%的土地比较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型普洱茶树,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化种植潜力;3)自然立地条件是决定普洱茶品质及其价值的至关重要因素,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栽培型地方茶树气孔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找出影响其气孔发育相关基因,为贵州栽培型地方茶树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BS),以253份贵州栽培型地方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5个气孔表型性状有关的SNP位点共关联45个,在下游50 kb的45个SNPS位点范围内共检测到20个基因。其中6个基因与气孔长度(SL)有关,1个基因与气孔宽度(SW)有关,7个基因与气孔面积(SA)有关,2个基因与气孔密度(SD)有关,4个基因与气孔周长(SP)有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具有复杂遗传背景和丰富生态类型的栽培型茶树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便筛选出适应性强、能够促进贵州茶产业品种结构调整的优良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