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殖技术》2006,(9):61-61
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6月份以来,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针对南方部分省份猪病疫情形势和特点,8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做好当前猪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方部分省份猪病疫情形势和特点,8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做好当前猪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份以来。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始发,现今已涉及全国25个以上省份的部分猪场爆发了一种以“三高”为特征(高发病率、持续高热、高死亡率)的猪病,危害十分严重,损失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各部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引起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项目之一。青海省属养猪业落后省份,生猪养殖以农户散养为主,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猪病发生现状及特点 猪传染病种类增多.新病不断出现.危害甚大农业部198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普查统计.我国动物传染病有202种之多。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新病达17种,其中包括猪细小病毒(PPV)、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猪痢疾和猪衣原体病。90年代以来又发现新传染病10种,包括猪传染性接触性胸膜肺炎(APP)、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猪蓝耳病(PRRS)、猪圆环病毒感染(PCV-2)、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增生性肠炎等。  相似文献   

6.
每期关注     
要闻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当前猪病防控工作从农业部了解到,6月份以来,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针对南方部分省份猪病疫情形势和特点,8月29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做好当前猪病防控工作。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制。二、依法防控,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高热病是近年来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发热、皮肤发红、出现呼吸道症状和繁殖障碍等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综合征。2006年6月份以来,该病在我国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唐莉 《兽医导刊》2011,(Z1):67-69
近年来,先后在我国部分省份和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或"猪高热病",并先后向南方省份和北方与东北一些省、市、自治区,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病死及淘汰猪数量约达数千万头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流行特点、发  相似文献   

9.
猪的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今年7、8月间在四川省部分县市发生的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osis),是由携带MRP(溶菌酶释放蛋白)、EF等(细胞外因子)多种毒力因子的R-2型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已被大家公认为:“猪链球菌病”,而猪的链球病所包函的内容更为广泛,除由R-2型所致的猪链球菌病外,还有由C群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pui subsp zooepidemicus);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猪贫血、黄疸、发热和全身性皮肤发红(故部分地区又称为“红皮病”)为主要特征。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有的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相继在猪、牛、羊等家畜中查到附红体,  相似文献   

11.
《兽医导刊》2011,(8):13
从2006年5月开始,先后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部分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高热病",并迅速波及到南方其他省份和北方部分地区,造成了大量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  相似文献   

12.
王华听  段凤灵 《养猪》2010,(1):83-8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本病是典型的“动态应激性疾病”,临床上常以继发感染形式发生。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运输、天气突变等)以及各种疾病(如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等)均会继发本病,  相似文献   

13.
信阳市首次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尤其是今年5月份以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我省部分地区猪群中流行。而自今年7月中旬开始在信阳市一些集约化养猪场呈现暴发流行,发病和死亡极其严重,发病率、死亡率低者为10%和35%,有些猪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30%和7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此次暴发猪病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此次发病从7月中旬开始,已波及信阳市部分县区数家大中型猪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流行猪病(高热症)的原因分析与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5月底开始,江西省部分地区发生从散养户、小中型猪场逐渐向较大规模猪场传播的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三高一低)为特征的疫病;继而在湖南、福建、浙江、江苏和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发生此病,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受害猪群包括生长猪、肥育猪、育成猪、保育猪和部分母猪。大部分患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淘率高达509/6~100%,母猪死淘率达到15%~30%。一些猪场因此病而倒闭。该疫病较大面积的流行,给市场低迷一年多来的养猪业又一沉重打击,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疫病较为迅速的流行?是什么因素导致如此高的死亡率?如何解释疫病流行的特点?怎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疫病?在困惑和无奈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勇敢面对并积极地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至10月份,先后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了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综合症”或“猪高热综合症”,并先后波及到南方其他省和北方一些省,市,造成大批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就该病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指一种由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所引起的哺乳仔猪和育肥猪的临床或亚临床型传染病。猪圆环病毒是一种高度异质的单股环状DNA病毒,具有严格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主要感染猪的皮肤和粘膜组织,引起相应部位上皮组织的增生性病变,猪圆环病毒还能加重猪呼吸和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猪细小病毒(PPV)等感染。现已确认猪圆环病毒病(PCVD)发生于全世界,对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等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08,(3):44
由[美]B.E.斯特劳等主编的《猪病学(第八版)》(DISEASES OF SWINE 8TH EDITION)是世界著名权威猪病专著的最新版本(1999),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中译本,全书分体格检查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其它疾病、兽医实践五部分计76章,精装1241页,是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必备读物。  相似文献   

18.
关注     
<正> 从农业部了解到,近几个月以来,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份部分地区发生以猪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针对南方部分省份猪病疫情形势和特点,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做好当前猪病防控工作。一、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制。各地应针对当前猪病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要在认真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切实抓好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防控工作。二、依法防控,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  相似文献   

19.
李传新 《北方牧业》2007,(12):14-14
自去年五月份我国部分省份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后经专家诊断该病系由变异性的猪蓝耳病病毒引发,又被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猪无名高热犹如凶神恶煞般地始终在威胁着我国的养猪业。据统计,仅今年1~5月份我国就因猪无名高热病造成1.8万头猪死亡。当前,又至猪无名高热病的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农业部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力度,保障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为配合农业部的这一批示精神,我们决定自本期开始在“现代养猪”栏目中开辟“猪无名高热大家谈”专栏,通过此栏目,我们将向广大的读者介绍一些全国各地防控猪无名高热病的经验和做法,敬请广大的读者关注。在此,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广大的农科院所的曾医专家、规模养殖场的技术工作人员以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踊跃投稿,共同把这一栏目办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06,(5):10-10
由[美]B.E.斯特劳等主编的《猪病学(第八版)》(DISEASES OF SWINE 8TH EDITION)是世界著名权威猪病专著的最新版本(1999),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中译本.全书分体格检查和诊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其它疾病、兽医实践五部分计76章,精装1241页,是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必备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