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定量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蔬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正效益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呈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最大值6 156 196万元。在小麦、玉米和蔬菜3种农田作物中,小麦在各服务功能价值中占的比重最大,并呈下降趋势,而玉米和蔬菜各项服务功能价值都呈上升态势。在各服务功能价值中,每年固碳价值最高,占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58%~67%,土壤保持价值最低。该研究为后期调节农田结构提供了依据,能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科学评估珲春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为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国家 生态安全政策制定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在多期国土资源统计资料、森林资源档案以及气象数据的基础上, 基于 InVEST 模型研究珲春天保工程实施后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水源涵 养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2000 年珲春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研究区的林地面积增加 16 793.25 hm2 ;天保工程 一期(2000—2010 年)的水源涵养量减少 5.67×108 m3 ,二期(2010—2015 年)的水源涵养量减少 1.02×108 m3, 2015—2020 年水源涵养量增加 4.97×108 m3 ;水质净化功能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 N 的输出均值在 20 年间由每年 0.1806 kg/hm2 减少至 0.1703 kg/hm2 ,P 的输出均值由每年 0.0206 kg/hm2 减少至 0.0200 kg/hm2 ;森林蓄积、降水量、 第一产业产值是对水源涵养功能最具影响力的指标。【结论】珲春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水源涵养服务功能, 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和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贤词  史建康  关学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16+2742-2716,2742
采用相关数据资料收集、野外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以及课题组多次科考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海南南渡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2005 ~ 2011年间南渡江流域中下游水源涵养总量减少了5.26亿m3,减少了约25%.  相似文献   

4.
南方丘陵山地带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南方丘陵山地带为研究对象,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降水贮存量和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南方丘陵山地带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十年间,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呈上升趋势,其总量上升了1.61×108 m3,上升的经济价值为1.08×108元。森林生态系统是主要贡献者,三个年份贡献率分别为69.2%、69.5%和69.9%。不同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总量排序为森林农田灌丛草地湿地,水源涵养能力排序为湿地森林草地灌丛农田。水源涵养功能主要集中在较高、中和较低等级,三者总面积比例三个年份分别为97.2%、97.0%和96.9%;各等级间不同程度地相互转换,但以向中和较高等级转移为主,整体呈由低往高转移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江山市公益林地为研究对象,依据公益林固定样地和小班等实测数据,对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能力和价值进行定量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江山市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效拦蓄量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杉木林>松木林>毛竹林;在相同深度土层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量差异不太明显;土壤层贡献了超99%的林地涵养水源量;涵养水源能力强弱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毛竹林>杉木林>针叶混交林>松木林>灌木林。全市公益林年涵养水源总量为18 778.69万t,年涵养水源价值量为19.79亿元,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约2 813 t·hm-2,单位面积价值量约2.97万元·hm-2。江山市公益林涵养水源能力较强的区域为东部,北部的涵养水源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经济区绿色植物固碳释氧物质量,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其价值量,探讨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998-2007年关天水经济区年固定CO2的价值量为226.35亿元/a.10a间2005年固定CO2的价值量最高,为301.73亿元/a,2002年最低,为159.06元/a.释放O2价值量取两种测评方法的平均值,年平均价值量为240.45亿元/a,比固定CO2的年均值多14.1亿元/a.2)从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98年和2007年平均固碳释氧价值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耕地向林地、草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增加了1614.29、1960.67元·hm-2·a-1,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减少了1081.37、1706.60元·hm-2·a-1.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部各县的单位面积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普遍高于北部各县,总体上分布沿南部向北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中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下称中部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In VEST模型,定量评价1998、2005和2013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及空间变化特征,评价中部山区建设前后的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量稳中趋降。1998、2005、2013年中部山区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56.93亿、59.68亿、56.25亿m~3。从流域看,昌化江流域贡献了最高的水源涵养量,其次为万泉河流域。(2)通过多年的保护建设,中部山区调节洪水作用增强。1998、2005、2013年中部山区总产水量分别为97.3亿、97.6亿、93.5亿m~3。纵观3个年度中部山区的产水量,在2013年丰水年产水量较低,在1998、2005年平水年产水量较高,较好地起到了调节洪水的作用。从各流域情况看,昌化江流域贡献了最高的产水量,其次为万泉河流域。从时空分布来看,产水量由东向西逐步降低。(3)海南中部山区自2005年开始进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来,天然林面积逐渐增加,生态系统防洪调水的功能大为加强。  相似文献   

8.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确定的评估标准及社会公共数据,以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对新疆天山山区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项服务功能11个指标,分别进行了实物量、价值量的监测与核算。结果表明:天山天然灌木林年均涵养水量为7.82亿m3/a,年保育土壤的总量为271.87亿t/a,年固碳释氧的总量为13.94亿t/a,年积累营养物质的总量为21.93万t/a。天山灌木林年涵养水源功能的总价值为87.05亿元/a,其中保育土壤功能的总价值量为18.10亿元/a,固碳释氧的总价值量为27.50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量为2 810万元/a,物种资源保护价值为37.84亿元/a,天山天然灌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约为170.79亿元/a。  相似文献   

9.
唐佳  方江平  李萍  郭健斌  卢杰  袁庆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06-15407,15423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境内,是迄今为止国家批复投资最大的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采用影子工程法,并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总价值为84.85亿元,而涵养水源功能仅仅是生态服务功能的一小部分,可见工布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价值非常大,也就是说,工布自然保护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估,为宁夏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以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综合运用替代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和机会成本等方法,对宁夏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贮养、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等生态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和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分别为425 611.069 1和459 976.917 9万元/年。2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主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及其价值量排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1998年涵养水源的价值略大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制氧贮养、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景观游憩与生态文化价值。2003和1998年不同植被类型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差异不大,依次为桦木>栎类>油松>杨树>椴树类>云杉>华山松>落叶松>软阔类>硬阔类>经济林,惟一不同的是2003年林种结构中多了柏木,而柏木单位面积所产生的价值是所有林种中最大的;2003年森林资源清查时平均单位面积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1998年降低7.54%。【结论】在6种服务功能中,保护生物多样性能提供最大的价值,柏木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大于其他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1.
密云水库三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林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以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材料为基础,按不同林种类型和立地条件的组合因子,应用数据库数据处理方法,将三级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生态经济型、经济生态型三个区.并对每个区依实际情况分为:好、中、差、改良4个类型.对不同类型提出了合理利用、维护、改良及改造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降雨、林下植被及枯落物持水、土壤蓄水以及不同林地土壤的抗侵蚀性等四个方面对黔东南5种森林类型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黔东南5种主要森林类型截留率介于9.98%~28.46%,以马尾松纯林和针阔混交林截留效果最好。林下灌木层的持水能力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落叶阔叶林>杉木纯林>常绿阔叶林。草本层持水能力表现为马尾松纯林>常绿阔叶林>杉木纯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大小分别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杉木纯林。5种森林类型中落叶阔叶林表层土壤容重最小、仅为0.84 g/cm3,对土壤改善最为明显,表层土静态总蓄水量也相对较大。针阔混交林在各个层次的土壤稳渗速度均为最大,因此动态蓄水方面强于其他森林类型,表层土方面马尾松林次之、其后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纯林,而落叶阔叶林的表层土壤稳渗速度最小,其土壤抗侵蚀性优于黔东南其它森林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沈阳农业高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思路,提出现代水利、生态水利等理念,认为进一步完善农业高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才能提升沈阳农业高新区———生态型山地城区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4.
石质山地不同树种幼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林冠层截留量、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层水文性质和土壤入渗性能几方面研究了石灰岩和片麻岩山地上不同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不同母岩石质山地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石灰岩山地适宜树种为刺槐、栾树、君迁子、臭椿、香椿;片麻岩山地适宜树种为刺槐、五角枫、臭椿、车梁木、山槐。  相似文献   

15.
小麦地保护性耕作措施和压实对水分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研究小麦地的传统、免耕和深松3种耕作措施和0,25%,50%和75%4种覆盖度以及拖拉机轮胎压实与非压实对土壤水分保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耕作措施、覆盖度和压实3种因素中,压实对土壤水分保护效果的影响最大,可以使具有25%~75%残茬覆盖的保护性耕作地的平均径流强度增大3倍之多。传统耕作加覆盖的保水效果好于免耕加覆盖和深松加覆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水资源环境的日趋恶化,节水已成为我国解决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几种节水技术,并分析利弊,反映柴达木盆地农业节水新观点、新思路,为农业节水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关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涵养林贮水功能的实际调查和测定,并对它的综合贮水能力和实际贮水能力作了分析,对实际贮水中的扣除负功能法和理水指数法作了比较,最后对松华坝水源保护涵养林实际贮水效益进行初步评价。这些结果表明,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涵养林贮水能力的计量监测,为昆明市能长期稳定地供水,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述了水土保持治理图编留原则、图面表示内容及表示方法的基础上,以淳化县泥河沟流域为例,利用彩色红外航片和野外调查补充,通过收集资料,选用地理基础底图、水土保持措施的分类与分段、位置及界线的确定,以及图例设计、清绘量算等过程,编制了此图。同时,指出了该流域今后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林生态系统截流蓄水的功能及其核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农林生态系统调节水资源数量作用,一是现实功能,即截流降水、减少径流、迟滞洪峰的截流作用;二是潜在库容,即涵蓄水源减轻流失、调节丰歉的蓄水能力.截流蓄水功能在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下表现形式并不一致,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为全面地核算该功能,首先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功能和选取尽量简单的核算指标,再根据不同的参数将各子系统分别核算,同时评估人为活动的生态后果.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林生态系统的截流作用并不突出,而蓄水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水利监察的行为包括消极行为和积极行为,是人们与水土保持有联系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