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琼  李成标 《广西农业科学》2013,(10):1751-1756
[目的]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湖北省2004~2011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农业科技创新潜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TOPSIS法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004~2011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波动不大,农业发展稳定.影响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内部支出和国内申请专利授权数.[建议]从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提高农业科技产出能力入手,积极高效地发挥主要因素,合理刺激一般因素,以提升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6,(11):11-11
为进一步建立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生产力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送到村、送到户,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运用科技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分析了湖北省当前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出了制约当前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新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助力推进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湖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回顾湖北省农业科技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历史经验,分析了农业科技在湖北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最后得出了五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六、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工作主体和对象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工作主体是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和企业等单位作为技术指导单位派出的技术指导员.工作对象是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及广大农户.通过技术指导员的进村人户,将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信息及时快捷地送到农村,送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8月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所,该所于1997年7月更名为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2001年2月,与农业测试中心合并,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2009年12月,更名为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并加挂"科技信息中心"。2013年11月,加挂的"科技信息中心"更名为"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2014年7月,湖北省编办批复成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并加挂"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规划设计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科教兴农信息应先行,对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4种主要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该省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思路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12,(11):30-33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淡水产品生产基地;湖北也是农业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但湖北却不是农业强省,如何让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让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6年开始,湖北省已经着手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推动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紧密结合。2009年,《湖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经湖北  相似文献   

9.
吴素春  项喜章  刘虹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142-2145
产学研合作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湖北省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的4种典型模式,即组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成立农业科技园、校地农业科技合作和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等,以期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业资源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把握农业科技需求,是实现农业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和关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体系和关键农业技术进行排序,并结合专家主观评价打分,找出湖北省农业科技的薄弱之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2009年已成为历史。2009年,本刊为了更快、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朋友,依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邀请农业技术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农业技术培训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农业技术培训不仅把农技推广服务送到了农村,送到了农户田间,也送到了农民家中。无疑加快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步伐,加速现代农业进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8日,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武昌组织召开了湖北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喻大昭研究员主持起草的《无公害食品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送审稿)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14.
2月16-17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度目标考核汇报会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在省农科院召开.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刘晓洪同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2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武汉市新洲区召开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总结2019年以来全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成效与经验,安排部署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有关工作,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洪,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巡视员张文,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欧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践行全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以湖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对象,与全省相关农业企业合作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进村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建立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为控制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提升湖北农业的品牌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科技强农政策的梳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改善都依赖于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政策的支持。从农业科技政策、农村科技政策和富民科技政策3个方面对湖北省地方立法的科技强农政策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针对现有的科技强农政策制定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2008年3月1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成果转 化动员会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召开.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潜力在科技,希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夺取农业丰收,实现“九五”农业发展目标,迫切需要科技作出新的贡献。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的论断和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关于“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然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把科技推广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多种形式,把科技送到  相似文献   

20.
《农业质量标准》2012,(2):I0004-I000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是2009年12月由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与科技信息中心更名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