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借鉴其它树种选优经验,制定了"黄土高原中部沙棘种质资源调查及选优方案".把选优同种质资源清查工作结合进行.对该区沙棘分布较为集中,且具代表性的靖边县、黄龙县、陇县的沙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分类及选优,提出了适于陕西省沙棘类型划分的方法,并划分出25个沙棘类型,为沙棘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共选出适于当地繁殖栽培的优良单株30个.其中有29个丰产优良单株,1个大果型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2.
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沙棘是一种有着丰富种质资源的植物.它天然分布在欧亚大陆不同地理、气候类型区,形成了独特的生理、生态特征。科学调查、分析和保护各国的沙棘种质资源.对于我们合理利用沙棘各种、亚种或类型的遗传优势.培育出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本文对世界沙棘资源分布特征、主要国家对沙棘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忻.对今后的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陕西省吴起县的沙棘资源优势,开发利用沙棘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发沙棘资源为该县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带来的收益,为该县科学开发利用沙棘资源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我国沙棘良种资源,提高沙棘种植建园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及沙棘企业收益,引进俄罗斯优质大果沙棘,观察其在辽宁半干旱区的物候特征及生长表现显得十分重要。试验通过观测成活率、生长状况等相关因子,分析其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从中选择表现较好的资源深化研究,将为今后沙棘杂交育种提供丰富的种源材料。  相似文献   

5.
山西沙棘资源及生境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自然概况,沙棘种质资源、生境习性、资源分布和产地气象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对山西沙棘主产地土壤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山西沙棘资源丰富,各地气候土壤存在一定差异,可为山西沙棘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沙棘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棘所含营养成分及其优异的医疗保健作用,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和沙棘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的前景。中国是一个沙棘资源大国,沙棘资源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发展沙棘特种产业,生产出沙棘特种产品,不但是我国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是中国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食品市场独占鳌头的拳头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问内,中国在这些领域中将占据着世界其他国家难于取代的地位。发展沙棘产业是解决我国“三北”老、少、边、贫地区“三农”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发展这些地区经济的先导产业,是“三北”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大力发展我国沙棘产业的同时,要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而合理利用沙棘资源的最佳途径是对它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这次会议是自2003年后召开的又一次全国沙棘研讨会,来自全国从事沙棘种植、科研和生产的12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彰显出我国沙棘研发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沙棘事业的蓬勃发展。1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的主要成就1985年,时任水电部部长、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沙棘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辽西地区现有沙棘资源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大面积沙棘人工林的死亡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将现有沙棘资源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不同林种,按不同林种进行分类经营的技术措施。同时,针对沙棘大面积死亡的经验和教训,对不同林种的更新改造及沙棘种植园和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及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纪念我国沙棘开发20周年圆桌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纪念原国家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发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批示发表20周年,2005年8月27日,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组织,全国沙棘界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的110余人,在北京建银大厦召开了座谈会议.会议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卢顺光副主任主持,邰源临主任做大会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水保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沙棘果被确认为Vc之王、21世纪神果。丰宁是沙棘的适宜区,10多年来,依托密云、潘家口水库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等项目,大力加强沙棘生态资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因气候变异、持续干旱,沙棘造林成活率低,大面积沙棘林干枯死亡,沙棘果难以采摘,沙棘的加工、销售与产业化,均是影响沙棘生态资源建设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体会,就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