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反刍动物秸秆饲料的补饲技术是秸秆饲料化工程技术中营养管理技术的重要内容,是挖掘反刍动物自身营养潜力、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重要调控技术之一。1补饲的原则1使秸秆中廉价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的采食量最大,也就是秸秆基础日粮的采食量最大。2添加非蛋白氮源(尿素或氨),使秸秆基础日粮的可发酵氮含量达到可消化干物质的3%。3补饲相当于日粮干物质10%~20%的青绿饲料,  相似文献   

2.
杜红 《饲料研究》2022,(2):154-157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采用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生物处理法可提高低质量纤维作物残留物的饲料价值,是调制农作物秸秆的最优选择.利用不同生物菌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可破坏木质纤维素复合物,释放游离纤维素,提高饲用价值.文章综述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发酵机理、发酵方式,营养物质、有效降解率、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秸秆生物饲料,就是农作物秸秆等饲料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菌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放入密封的容器(如水泥窖、土窖等)中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特殊的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经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的秸秆饲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其它营养物质及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对改善反刍动物瘤胃的内环境、刺激某些有益菌的繁殖、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秸秆发酵饲料饲喂肉鹅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大明  张勇  刘江  王芬 《饲料工业》2005,26(11):22-23
试验利用沈农牌秸秆发酵剂处理玉米秸秆,研究发酵对玉米秸秆干物质消化率及日粮中添加秸秆发酵饲料对肉仔鹅生长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发酵使玉米秸秆风干样品消化率提高15.77个百分点,绝干样品消化率提高15.26个百分点。与对照相比,在鹅基础日粮中添加20%秸秆饲料,全期肉鹅增重变化不明显,饲养成本每只鹅降低1.12元。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非粮饲料资源,因粗纤维含量较高不宜直接饲喂动物。生物发酵技术可以降低玉米秸秆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及饲用价值,因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玉米秸秆饲料化生产中。生物发酵玉米秸秆对调节动物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综述了玉米秸秆生物发酵前后的营养特性、生物发酵玉米秸秆的方法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饲料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的结构和品质特点,并在该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方法对秸秆饲料的影响及优缺,点.根据秸秆饲料密度低的缺点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秸秆挤压成型技术和目前常用的颗粒化处理方法,并综述了颗粒化混合全日粮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日粮粗精比不同对反刍动物存在着正、负组合效应。试验研究了相同营养条件下肉牛日粮中苜蓿、玉米青贮(黄贮)饲料、玉米秸秆及精料补充料等6种不同日粮类型对人工瘤胃发酵参数等的影响,为养牛生产中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  相似文献   

8.
张掖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之一,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9.2万hm2,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92.3万t(风干重),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发展以草食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秸秆进行生物发酵后饲喂家畜,对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张掖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化工作,不断加大秸秆生物发酵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为反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粗饲料资源,但大部分农作物秸杆因其直接饲喂时难以被消化,故饲用价值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对其进行降解处理来提高其饲用价值,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秸秆饲料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白腐真菌对秸秆进行微生物处理上取得一些成果。本文综述了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油菜秸秆生物发酵喂猪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草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畜牧生产的效益.为使我省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我们于2004年8月用海星秸秆生物发酵活干菌和发酵技术,对油菜秸秆草粉进行发酵处理和喂猪实验,效果良好.秸秆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将对改善我省秸秆粗饲料的品质,扩大饲草饲料资源,推进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