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对从奶牛粪中筛选获得的具有降解氨氮能力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奶牛粪中存在氨氮降解菌,主要是短小芽孢杆菌和高地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属菌株,试验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方法筛选克雷伯菌属菌株,利用标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内的氨氮含量,并计算氨氮降解率,确定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结合形态学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对培养时间、温度和pH值的筛选,研究适宜培养条件;通过与其他高效氨氮降解克雷伯菌gt-1、gt-2、gt-3、ps-1、ps-2、sw-1、sw-2、sd-1、sd-2、sd-3进行比较,验证分离菌株的氨氮降解能力,通过动物试验和污水降解试验研究分离菌株的安全性和在污水内的氨氮降解能力,并检测了菌株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试验成功筛选出1株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M169-3,具有高效氨氮降解能力。在初始氨氮含量为25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A内,M169-3的最高氨氮降解率为58.41%,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适应性强;在初始氨氮含量为120 mg/L的氨氮基础培养基B内,M169-3的氨氮降解率为96.64%,与其他高效克雷伯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氮含量为387.35 mg/L...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从山羊瘤胃中分离、筛选和鉴定单宁降解菌。从隆林山羊瘤胃采集内容物,采用单宁浓度耐受培养基进行初筛,再采用单宁酶活力鉴定培养基分离、筛选单宁降解菌,筛选出的细菌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初步鉴定,将菌株在单宁浓度为0.5%、1%、1.5%的单宁酶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到4株降解单宁的细菌,根据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分别为产碱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克斯特菌(Kerstersia)、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vermicol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单宁酶诱导培养基培养后,Kerstersia的胞内单宁酶活力高于其他3株菌,而其他3株菌的酶活力较为接近;Kerstersia、Providencia vermicola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1%单宁浓度诱导的单宁酶活力均高于经0.5%和1.5%单宁浓度诱导(P0.05)。本试验成功从山羊瘤胃中筛选、分离、鉴定出4株单宁降解菌,且它们均表现出较高的单宁酶活力。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从秸秆垛底层土壤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的目的,为发酵秸秆提供菌株,从陕西杨凌农村秸秆垛中采取底层土样并进行分离。分离出11株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方法从中分离初步鉴定了3株疑似菌株。经对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对3株疑似菌进行液态发酵试验,以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标准,筛选出一株发酵效果最好的菌株b-1进行了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b-1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同源性≥99%。 相似文献
5.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腐殖质土壤中筛选得到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本试验进行了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研究。首先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A-Na)培养基初步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再经过酶活复筛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B17。经过形态学和16S rDNA测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17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时间3 d、发酵温度35℃、初始pH为6.0,该条件下测得CMC酶活达85.48 U/mL、FPA酶活达59.85 U/mL。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为6.0,且具在30~60℃、pH为4.0~7.0范围均具有较高酶活。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得菌株B17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应用于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从发酵三天的肉鸡粪便中富集、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酵母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生物化学法,鉴定菌株为皱落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命名为Candida rugosa YSA.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测定不同温度、pH、碳氮比(C/N)以及初始氨氮浓度对菌株生长和氨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3.0~7.0,氨氮降解最佳碳源为乙酸钠,C/N为20.菌株在氨氮负荷为100~1 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好的氨氮降解能力,在富含高浓度氨氮养殖业粪污及其他行业污水治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通过筛选高活性纤维素酶产生菌,为微生物纤维素酶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绵羊粪便中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用DNS法测定酶活力,根据酶活力复筛后,分离得到一株能够产生高活力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目的菌B5。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对B5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应用B5菌株对四种纤维性饲料进行消化降解实验,探究菌株B5降解饲料粗纤维的特性。形态学观察确定B5菌落符合放线菌的特征;分子学鉴定其16S rDNA序列全长1 585 bp,在进化关系上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聚成一簇,同源性高达99%。鉴定B5菌株属于链霉菌属成员。B5菌株对饲料粗纤维降解效率与酶活力显著相关,对饲料粗纤维降解效率与饲料中纤维素含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优良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羊粪堆肥发酵菌剂菌种资源,本研究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从新鲜羊粪中分离出26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测定其纤维素酶活力与秸秆降解率,筛选出7株优良纤维素降解菌株,并对7株菌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利用线性拟合和多元回归解析菌株产酶活力与秸秆降解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株菌的全酶活性为1.03~2.83 U·mL-1、外切酶为3.42~5.78 U·mL-1、内切酶为1.24~3.25 U·mL-1和β-葡萄糖苷酶为1.09~2.259 U·mL-1。经鉴定分别为山原申氏菌(Shinella yambaruensis)、鸡眼草申氏菌(Shinella kummerowiae)、土地鞘氨醇盒菌(Sphingopyxis terrae subsp)、植物内生成对杆菌(Dyadobacter endophyticus)、潮湿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uda)、水原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suwonensis)等...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10):35-40
为筛选产漆酶的木质素降解菌,采用愈创木酚平板法和RB亮蓝平板法进行菌株筛选,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对漆酶活性和木质素降解能力进行研究。将漆酶基因cot A克隆到表达载体p ET-32a(+)上获得重组质粒p ET-32a(+)-Cot A并转化到BL21中进行表达,通过酶活测定将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白蚁肠道中成功筛选出1株产漆酶的木质素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漆酶的最适酶活温度为60℃,最适酶活p H为3.5~4.0;0.2 mmol/L Cu2+可诱导菌株漆酶的产生,缩短了产酶时间并提高了酶活性。菌株木质素降解率在液体发酵培养24 h后达到了17.1%。漆酶基因大小为1 542 bp,表达的重组蛋白为85 ku,属于有活性的可溶性蛋白。在IPTG浓度为1mmol/L、Cu2+浓度为0.3mmol/L、诱导时间为9 h的条件下,漆酶蛋白活性可达到113.10 U/L。研究表明,本试验成功筛选出1株降解木质素能力较强的枯草芽胞杆菌,获得可分泌较高活性漆酶的重组菌,为木质素酶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研制及纤维素酶工程菌构建提供试验材料。采用刚果红平板从牛羊粪便及腐败的玉米秸秆和木屑中分离产纤维素酶菌株,以DNS法测定酶活,根据酶活复筛产纤维素酶分离菌株;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应用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菌株基因组DNA,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作出复筛菌株种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16株纤维素酶产量较高的细菌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短杆状、具中央芽孢,经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和相似性搜索,鉴定为10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6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2.
以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从病死猪肺脏和种猪的鼻腔分离到7种细菌,初步证明了所分离的猪场存在呼吸道病混合感染,并对7种分离培养物进行了有效敏感药物的筛选,用以指导临床防治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日益受重视,但存在检测简单等问题。本研究从猪精液中分离出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等。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肠道细菌在蜱的生理学和传播病原上的作用,本研究进行了长角血蜱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按照细菌传统分离方法并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获得7个分离株,这些菌株分别属于显核菌属(Caryophanon sp.)、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5个菌属。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平板稀释涂抹法从甘肃农业大学草坪实训基地土壤分离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按照菌落形态特征将其归类为5种真菌并编号为GSAF1、2、3、4和5,通过黑麦草离体组织和皿内幼苗接种土传真菌分离物,明确了3种土传病原真菌GSAF1,4和5,根据其形态特征将它们分别鉴定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和镰孢属(Fusarium sp.)。共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2株细菌分离物,编号为ZSR20-ZSR32,采用皿内拮抗法筛选到3株拮抗细菌,分别为ZSR26,30和32菌株,其中菌株ZSR30的抑菌能力略高于菌株ZSR32,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高于30%,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达36.2%;ZSR32菌株对3种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ZSR26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抑菌作用较低,抑菌率均小于20%。结合形态学和16SrDNA分子鉴定方法,初步将ZSR26,30和32均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常规饲养、正常妊娠的小白鼠胚胎后期胃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细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生化试验鉴定,初步确定小鼠胚胎后期胃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菌群有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变形杆菌属(Proteus)和双岐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细菌,其中G^+细菌占据了绝对优势,小鼠胚胎胃肠道中细菌的平均数量达到1.2×10^2CFU/g-3.2×10^2CFU/g。本研究为哺乳动物胚胎时期存在于胃肠道中细菌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山东济南市 5个奶牛场的 1 65份临床型和 1 4 7份隐性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 48份 ,细菌检出率为 83 33 % ;用该药 2d内采集的奶样 1 1 7份 ,细菌检出率 60 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 72 2 9%。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 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 40株 ,共 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4%为高度敏感 (63/ 75) ,1 6 %为中度敏感 (1 2 / 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 ,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 ,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