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一词所包涵的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南宋初年时茶由中国传入日本,并结合日本的风俗习惯形成了独特的日本茶道文化,详细分析了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背景差异、发展前途差异及精神差异,有利于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进一步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马华 《福建茶叶》2016,(4):347-348
"茶"一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神农氏开始,茶渐渐进入人们视野,中国古代上至君王臣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茶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儒释道文化的渐入以及文人墨客的称颂使中国"茶韵"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南宋初年,茶叶首次传入日本,南宋末年茶道再次登入日本土地,并且与日本当地文化结合,形成了其特有的茶道,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着重于中国茶韵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研究,对中日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5):344-345
日本茶道逐渐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茶道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追求,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艺术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是日本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日本茶道是茶文化的反映。日本茶道文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结合较为紧密,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较为深刻,值得人们加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文化的定义和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内涵、禅学内涵和礼仪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茶道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最早发现了茶叶的优良功效,并最早在饮茶过程中产生了茶文化。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领邦,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茶文化也在较早的时候就传入了日本。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日本逐渐形成了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茶道文化。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地找到两国茶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中日文化的深层次交流互鉴,也有助于中华传统茶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实现继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日本茶道和中国茶文化展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哲学、宗教、美学、道德等元素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而后指出日本茶道是一门强调修身养性、精神净化、境界提升的文化艺术形态,并从"和静清寂"、"茶禅一味"、"一期一会"三个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图雅 《福建茶叶》2016,(8):377-378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随着茶文化的繁荣和普及,中国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密切。从亚洲茶文化的发展来看,日本茶道受到中国茶道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与中国茶道相似,都蕴含了宗教、伦理、道德以及绘画等综合文化内容,不管是中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都具有促进社会和谐,远离浮躁,促进茶文化长久发展的功能。本文针对日本文化中的茶道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郭崇 《福建茶叶》2016,(3):345-346
日本茶道是日本的茶爱好者所尊崇的茶道礼仪的简称。日本茶道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独特的审美特征,型、气、美、味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四大文化元素。本文将对日本的茶道文化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和敬清寂的理念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深刻的展现出茶道的文化审美。  相似文献   

8.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且其中所体现的精神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日本的茶道可以简称为茶汤道礼,开展茶道活动,无论是对于人们的物质追求还是人们的精神追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茶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就从日本茶道出发,以此为围绕点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茶道文化最早源于中国,但日本从中国唐朝时期就从中国引进茶源并自己培养。逐步有了自己对茶道的理解,创出了符合自己国情和民族精神的茶道,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如今日本茶道名扬于世界,不仅是因为日本的茶道专业、工序认真考究,让人感觉到品味的高贵,而且日本的茶道文化也让全世界感受到了日本的民族精神。本文从对日本茶道的内容入手,通过了解日本茶道文化的内涵和深刻意义,从而与日本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做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日本茶道最初就是由僧侣传播的,随着日本茶道的发展,"禅"的思想在日本茶道中的体现更加明显,并逐渐成为日本茶道的思想精髓,为后人所敬仰和传承。日本茶道文化与日本禅宗的结合,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从三个部分开始解读,希望能够为日本茶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1.
沈雯 《福建茶叶》2016,(10):323-324
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其取自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并融合了本土特色,最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阐述。日本的茶道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其体现出独特的等级观念以及禅文化,因此被世人所赞扬。除此之外,茶道文化还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本文主要对上述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以便广大读者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从茶道中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文化源中国茶文化,自唐代传入日本后,中国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断与日本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发展成为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体系,对日本人日常生活、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本文选取日本茶道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日本茶道起源与发展,进而围绕"和敬清寂"四个字分析日本茶道精神内涵,最终分析其在日本茶景观的体现与表达,旨在从内容与形式方面清晰、透彻地了解日本茶道文化与审美特征,从侧面道出其与中国茶道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日本的茶道也是起源于中国。日本茶道文化是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特色十分鲜明。作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日本茶道文化已经有超过五百年的历史,还表现了美学、文学、设计等方面的事物,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是研究日本茶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茶道又作为日本本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以其严谨的态度,宜人的环境,淡雅的氛围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日本茶道的盛行对于日本的本土文化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对于民族整体的气质也有着很大的改善作用,本文拟从日本茶道出发,浅谈日本茶道在日本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地位,和日本茶道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充分了解日本茶道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分析在茶道影响作用下的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日本茶道,是一种源于我国茶文化但又具有独特美学价值和审美特征的饮茶艺术。在日本文化中,茶道就是"茶汤道礼"的简称,其形成基础为"禅茶一味"的佛教思想,但是在日本本土的发展中,又结合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哀物"的特征以及对礼仪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的以"和敬清寂"为核心内涵的日本茶道。  相似文献   

16.
黄丹 《福建茶叶》2016,(9):337-338
日本从唐朝时期,就开始痴迷茶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消退对茶文化的喜爱,并且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茶文化在日本逐渐染上了大和民族的印记,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日本茶道文化。而从日本茶道文化中,我们可以研究出日本的民族精神。本文从日本茶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开始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日本茶道的相关内容,了解日本茶道对于日本民族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一前年初春二月,曾往日本京都盘桓一段时日,特地寻访禅宗临济学派重要代表寺院大德观。院外静寂冷清,几无游人。随石砌甬道慢慢行去,远远见那座著名红色栈门正在修葺,谢绝参观。1589年日本茶圣千利休建起此栈门,并在上面置放自己的雕像。据言此举大大触犯了当权者丰臣秀吉。大将军终究不能容之,最后令千利休剖腹自尽。传说大师在写下祖佛共杀后,在聚乐第茵屋町举刀自裁时,屋外天雷滚滚,冰雹交加,天上的金刚神佛似乎也在为之咆  相似文献   

18.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历经漫长发展,其保留了中国茶道文化的优秀思想,同时也融入了诸多现代发展元素。日本茶道文化对日语语言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二者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日本特色文化体系的形成。本文立足日本茶道文化,就其与日语语言文学的融合加以探讨,以期从另一视角探讨日语语言文学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始发于中国,而最先赋予茶道这个名词内涵的却是日本。日本的茶道文化从饮茶开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茶道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从生物进化论的本质角度上分析,物种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只有逼迫自己不断去进化才能免于被淘汰的厄运。同样,对于日本茶道文化而言,茶道文化的内涵只有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气息并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才可以随着时代发展而长久存在下去。否则,它极有可能会像民间的一门小众艺术,最终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从这个角度上考虑,关于日本茶道文化的救赎内涵的研究便显得十分有必要。因此,本文在回顾了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历史的同时,从救赎意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有关于日本茶道文化的救赎内涵以及其救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日本茶道     
茶道、即沏茶、品茶之道,是日本一种独特的沏茶、品茶礼仪和艺术,包含着哲学、道德、艺术的综合因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创始于15世纪。16世纪,千利休(Sen Rikyu 1522—1591)提出“吃一碗之茶”之说,确定了日本茶道。千利休完成了茶道的改革,规定了茶道的仪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