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代乳料营养水平对0~4月龄育肥奶公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36-342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代乳料对0~4月龄育肥奶公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40头健康无病、体质量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并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即代乳料Ⅰ组(22%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Ⅱ组(20%CP,16.00 MJ/kg DE),代乳料Ⅲ组(22%CP,15.00 MJ/kg DE),代乳料Ⅳ组(20%CP,15.00 MJ/kg DE)。试验期120d。试验结果表明:代乳料蛋白质水平对奶公犊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的影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蛋白质水平为22%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眼肌面积和宰前活重2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4.58%和1.19%(P0.05)。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净肉重达到70.09kg,提高了3.74%(P0.01),净肉率提高了3.25%(P0.01),胴体产肉率提高了2.29%(P0.05),并提高了牛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P0.05),而对牛肉的剪切力、肉色和蒸煮损失无影响。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随蛋白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与20%蛋白水平代乳料相比,22%蛋白水平代乳料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96%,降低了2.65%(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随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与15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能量水平代乳料组的MUFA和PUFA含量分别提高了3.46%(P0.05)和5.50%(P0.05)。在本试验中,Ⅰ组的净肉率和眼肌面积最高,牛肉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提高代乳料的能量和蛋白水平,可以提高奶公犊的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建议0~4月龄育肥奶公犊用代乳料的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为DE 16.00 MJ/kg,CP 22%。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豌豆粉替代日粮中玉米和豆粕对3月龄奶公犊日增重、饲料报酬的影响。选择85日龄左右的断奶荷斯坦奶公犊30头,根据日龄、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15头,对照组组饲喂不含豌豆的全价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2.70%膨化豌豆粉的全价日粮。预试期15 d,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粮中添加12.70%膨化豌豆粉替代对照组中的玉米和豆粕,试验结束时两组牛体重差异不显著,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对照组较试验组平均日增重高0.21 kg;添加膨化豌豆粉的试验组饲料报酬高于对照组,每千克增重降低饲料消耗量0.1 kg,降低饲料成本0.42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组奶公犊进行饲养管理试验,分析养殖成本,探讨促进奶公犊生长发育和成活利用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合理的饲养管理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试验Ⅰ组60日龄平均生长发育性能为:体重(76.0±11.8)kg,日增重(0.67±0.05)kg,胸围(94.0±3.0)cm,体高(83.6±2.6)cm:试验Ⅱ组60日龄平均生长发育性能为:体重(87.4±5.7)kg,日增重(0.84±0.07)kg,胸围(102.8±5.8)cm,体高(87.9±1.9)cm.犊牛的培育费用为(仅以精料和生奶计算):试验Ⅰ组大约为390.00元/头,试验Ⅱ组大约为580.00元/头.通过对2组的分析,试验Ⅰ组犊牛每头成本比试验Ⅱ组平均减少了190.00元.试验Ⅰ组犊牛的生长发育良好,饲养方案及日粮并没有影晌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结构对荷斯坦奶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无病、体重(42±5)kg和日龄[(14±3)d]相近的奶公犊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并饲喂不同结构饲粮。试验Ⅰ组:代乳品+颗粒料+羊草;试验Ⅱ组:代乳品+羊草;试验Ⅲ组:代乳品+颗粒料;试验Ⅳ组:代乳品。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试验Ⅰ、Ⅲ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Ⅱ、Ⅳ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料重比分别比试验Ⅰ、Ⅱ、Ⅲ组降低了31.10%、45.03%、41.70%。2)试验结束时,试验Ⅲ组体高、胸围显著高于试验Ⅱ、Ⅳ组(P<0.05),试验Ⅲ组体高、胸围和臀高增长率显著高于试验Ⅱ、Ⅳ组(P<0.05)。3)各组间屠宰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Ⅲ组肝脏重、肺脏重、肾脏重显著高于试验Ⅱ、Ⅳ组(P<0.05),试验Ⅰ组肾脏重/空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5)试验结束时,试验Ⅰ、Ⅲ组血清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Ⅳ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Ⅲ、Ⅳ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Ⅲ、Ⅳ组(P<0.05),试验Ⅲ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代乳品+颗粒料的饲粮结构可以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达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蛋白能量比日粮对荷斯坦奶公犊育肥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种不同蛋白能量比配合日粮对荷斯坦奶公犊进行育肥,结果表明:高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在整个育肥期平均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与低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而中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同高、低2个蛋白能量比日粮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3个试验组中,高蛋白能量比日粮组的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最高,中蛋白能量比日粮组次之,低蛋白能量比日粮组最低。不同日粮对血液生化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试验测定值均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在采食试验日粮后,除低蛋白能量比日粮组的血清总脂比采食前有所降低外,各试验组的其它指标,如血清总蛋白、葡萄糖以及血清尿素氮的浓度都升高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6):1036-1043
选用40头健康、体质量及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进行为期120d的生长育肥试验。不同处理组代乳料的营养水平为:Ⅰ组(22.00%CP,16.00 MJ/kg DE),Ⅱ组(20.00%CP,16.00 MJ/kg DE),Ⅲ组(22.00%CP,15.00 MJ/kg DE),Ⅳ组(20.00%CP,15.00 MJ/kg DE)。结果表明,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比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提高了11.63%(P0.01),6.67%(P0.01)和5.49%(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犊牛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影响显著,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29%(P0.05)和5.62%(P0.01)。代乳料的消化能(DE)水平显著影响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DE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与15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犊牛的DMI降低了2.90%(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奶公犊60d和120d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犊牛60d和120d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49%(P0.05)和4.57%(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67%(P0.05)和3.80%(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120d血清中BUN、TP和T3的含量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21.61%(P0.05),4.36%(P0.05)和5.79%(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Ⅰ组犊牛的日增重、试验末体质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最高,建议0~4月龄奶公犊日粮适宜的DE为16.00 MJ/kg,CP为22.00%。 相似文献
7.
8.
30头新生荷斯坦奶公犊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按常规饲喂鲜牛奶,60日龄断奶;各试验组分别于10、20、30、40和5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20日龄断奶组、30日龄断奶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日龄断奶组、50日龄断奶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各试验组犊牛与对照组在体长和体斜长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小牛肉风味独特,价格昂贵。生产效益好。所谓小牛肉是指犊牛出生后6~8个月内,在特殊饲养条件下育肥至300-350kg时屠宰。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博;张元庆;程景;靳光;王栋才;徐芳;张丹丹 《中国畜牧杂志》2020,(11):135-139
为研究不同结构的饲粮对奶公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40头体重(42±5)kg、(14±3)日龄的健康奶公犊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饲喂不同结构饲粮,即代乳品+颗粒料+羊草、代乳品+羊草、代乳品+颗粒料、代乳品.预试期1周,试验期8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取5头犊牛屠宰,取背最长肌分析营养成分和理化指标.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