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民培训成为县级农广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文章主要在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探究高效的农民培训项目的组织工作方式,以期为相关农广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英 《湖南农机》2016,(5):129-130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培养掌握现代化手段的新型农民和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农广校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培养出新型现代化农民.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广校的历史任务,然后论述了农民培训的重要意义,最后从三个方面对于如何提高农民培训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更加紧迫而繁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为全面提高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现就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4.
李伟 《四川农机》2016,(4):19-20
简阳市农广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办学31年来,中专毕业3 016人,合作高等教育毕业362人,开展农民培训30多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 2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9 570人,劳动部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125人,移民培训200人,农业职业技能鉴定528人,基  相似文献   

5.
为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升农民整体水平,培育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 5月14日,由扬州市农广校组织的2020年部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能力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二楼职教中心会议室开班,参与培训的扬州市江都市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60余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6.
桐城市农机校在做好农机培训的同时,探索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新办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丹阳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丹阳市农委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依托丹阳市农广校和农机推广站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采取"育、孵、扶、派"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市农村人才培训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丹阳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丹阳市农委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依托丹阳市农广校和农机推广站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采取"育、孵、扶、派"的方式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市农村人才培训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对永州市职业农民开展问卷调查,统计了永州市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情况、产业经营状况、素质及技能培训的情况以及成为新职业农民意愿以及培训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永州市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并对新职业农民培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新农村的伟大建设实践中,需要农民精神面貌、技能水平的新发展和新提高,这就需要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党和国家一直将对农民培训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并在长期的农村工作实践中予以了高度重视。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农民培训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产生了各种农民培训方面的问题,导致农民培训的目标难于有效而全面地实现。对农民培训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出农民培训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因,从农民培训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希望从平衡社会要求、满足农民需要方面对农民培训进行再次认知,形成农民培训新时期的创新,为农村和农业的根本改观做好技术、思想和教育上的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努力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训“三大机制”创新实现培训“双向选择”,指导承训机构结合疫情影响,突出问题导向,以品牌营销、电子商务等为重点设置针对性培训专题,明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供拟参训学员自由选择培训机构、课程和师资。“双向培育”实现常态化,优先把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范围,重点引导高素质农民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和智力保障。地方政府必须把新农民培训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保证新农民培训服务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对新购机农民进行培训的重要性,结合对新购机农民需求的调查,提出了搞好新购机农民培训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购机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从新购机农民和农机培训机构两个方面分析原因,针对新购机农民培训工作的难点,提出改进县级农机培训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从业者队伍,需要培养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农广校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阵地,其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其培养的人才质量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归纳和概括出最适合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学方法,为农广校教师及其他同类型学校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更好的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供需失衡是新冠肺炎爆发初期疫情严重国家所面临的普遍难题,给农业生产者收入和城市消费者福利造成重大损失。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农产品供需失衡:生产端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损失惨重,消费端农产品供应偏紧、居民福利受损的基本特征。运用不确定性经济学理论,系统分析我国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形成的内在机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农产品流通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导致农产品流通成本猛然增加,使得农产品交易与物流被迫中断,是疫情下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我国政府在新的重大疫情爆发之时,应及时推行公共卫生事件健康保险,鼓励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增加农产品流通临时补贴、定向发布疫情风险等级信息,开展从业人员防疫能力培训,以降低疫情爆发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运转和农业产业链的安全稳定,避免类似的供需失衡问题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期,农业部和直属部门给全国各省、市、区农业厅(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和《2013年下半年动物H7N9禽流感监测方案》、《2013年草原保护治理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2013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4个文件。强调中央、省、市、县四级农广校要把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政府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加快新型农民队伍的技术培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就2013年禽流感监测工作和草原治理补贴项目、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本刊集中全文刊载,供基层农业机构、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参阅。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辽西地区农民的科技水平和职业素质,根据辽宁各地农广校的教学实践经验,从资金筹集渠道、教师素质培养、办学模式、办学特色4个方面,提出加快辽西地区农广校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敦化市地处长白山东北部,由于受农民素质、半山区地理特点以及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机化发展进程较缓。加大"两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1现状(1)到位的培训为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科技之冬春"大培训活动的有力契机,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以乡镇集中培训为重点,以村屯培训为辅助,进行全面培训,将先进技术及时普及到各个角落,让农民对新技术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和使用。同时,利用电视台、报刊及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新技术,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氛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民培训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机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机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我们要牢固树立以推进农民技能教育为已任的思想,加强培训工作,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农村技术人员为目标,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推动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进程。一定要针对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勇于开拓,大胆改革,积极进取,为农机化培训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