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治广西岩溶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监测,分析该区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消长情况,总结小流域治理成效。结果表明,治理后的江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462.77 hm~2,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25.66 t/(km~2·a),江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崇信县于2014—2016年在散花沟、枣林沟和西沟3个小流域连续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 901 hm~2,治理后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2%,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基本形成,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项目实施中,崇信县创新性地探索出了符合地域特色、县情实际、群众意愿、政策导向的水土流失治理新思路、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夯实了农村经济基础,实现了"搞水保、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目标,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了水土保持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分项目,总面积4304km~2.该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年平均侵蚀模数5616t/km~2,最高超过10000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土地资源,恶化了生态环境,危害着农业生产,而且大量的泥沙下泄,使下游河道淤塞,河床抬高,造成洪害,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根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建国以来,项目区的人民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兴建了一批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到1990年底,马莲河流域已建成淤地坝64座.骨干工程9座,淤地1800hm~2,其中,项目区已建成淤地坝33座,拦泥约6510万t,淤地930hm~2.  相似文献   

4.
<正> 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我省贡水流域6个县(市),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强有力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5年来的艰苦努力,第二期第一阶段重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最近,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贡水流域6个县(市)全部顺利通过省组织的复验.贡水流域第二期第一阶段重点治理工作从1993年开始,至1997年结束,范围包括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瑞金、石城6个县(市),总面积16913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813.78km~2,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5年来,在国家的重点扶持下,6县(市)广大于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大打治理水土流失的人民战争,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36.3km~2,占原有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5%.在实施重点治理的123条小流域中,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6.08万hm~2,占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22.4%.其中兴建水平梯田732.1hm~2,建设水土保持林5.71万hm~2,开发经济果木林1.76万hm~2,种草6877.8hm~2,封禁治理7.8万hm~2,修筑塘堰、谷坊、拦砂坝等水保设施4363座(处),累计投入劳动工日3912.41万个,完成土石方5703.78万m~3;累计投入资金42037.0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2060万元,地方匹配2869.22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投肥折款)37  相似文献   

5.
甘川沟流域是湫水河流域的一级支沟,总面积4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5km~2,占总面积的84.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13 700t/km~2,属极强度侵蚀区。五年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1 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44.6hm~2,营造水土保持林草1582hm~2,封禁自然修复面积482hm~2,新修淤地坝16座,河坝200 m。经过重点治理,粮食单产由1890 kg/hm~2增加到2420 kg/hm~2,提高28%;人均粮食550kg,较治理前提高100kg;农林牧副各业总产值由515万元/年增加到741万元/年,提高43.9%;人均纯收入由762元增加到1094元,较治理前提高332元。农、林、牧用地比例由61:15:24调整为36:51:13,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57.71万m~3,拦蓄径流156.9万m~3。  相似文献   

6.
喀左县位于辽宁省西部,总土地面积2 238 km~2,喀左县立地条件较差,植被稀少,土壤贫瘠,土地抗侵蚀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全县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05 921.1 hm~2,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7.3%,严重的水土流失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以来,喀左县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在治理上由试点小流域发展到大规模综合治理,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000~5 000 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成治理面积718.69 km2,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6.3%。截至2008年底,林地面积达到64 360 hm2,草地面积达到41 830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4.4%,梯田面积达到22 978 hm2。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人均产粮482 kg,人均纯收入2 510元。介绍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具体做法和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临汾市尧都区石层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属重点工程,2016年4月2日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5月17日完工。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共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 km~2,其中,新修水平梯田2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20.09 hm~2,封禁治理377.91 hm~2,整修简易道路1.52 km。通过该项目实施,每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1.91万t,拦蓄地表径流8.35万m3,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了84.53%,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了54.85%,使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岷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5年、2000年遥感土壤侵蚀调查(RS)资料为基础,结合2005年实地调查资料,研究岷江流域土壤侵蚀的演变规律,应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同时探讨岷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分区与对策。结果表明:(1)岷江流域土壤侵蚀现状表现为:侵蚀总面积19 907.7 km2,占幅员面积的43.77%;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占侵蚀面积的88.24%;侵蚀等级以中度侵蚀为主,占侵蚀面积的44.07%。与1995年相比,土壤侵蚀面积减少369.6 km2,减少比例为0.81%。计算表明岷江流域2000年土壤侵蚀量为8.94×107t,平均侵蚀模数1 966 t/(km2.a)。(2)应用Markov模型对2005-2025年岷江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的预测结果显示:岷江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将呈逐年减少趋势。到2025年,土壤侵蚀面积将比2000年减少1 452.87 km2;未来20年内土壤侵蚀量每5 a以3.17×107t的速度减少。(3)岷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应在以全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在科学规划基础上,选择优先治理区和重点治理区,以不同类型的治理工程为主要途径,推动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太平沟小流域荒山荒坡面积较大、耕地多、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66.67 hm~2,其中:坡耕地治理面积66.67 hm~2,沟壑治理面积33.33 hm~2、荒山及荒坡治理面积66.67 hm~2。通过治理,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增加了7.7%。项目区内的多年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年增加蓄水量为4.74万m~3,年保土量为0.33万m~3。遏制了沟壑的发育,减少了耕地侵蚀,减少了水土流失。有效缓解了下游河道和四合水库的淤积,对于提高四合水库的防洪能力,保护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通过对原有坡耕地修建水平梯田,栽植果树,每年直接增加农民纯收入约260万元。  相似文献   

11.
郝台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大凌河流域凌河源项目。该流域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底工程建设完工。经过5 a的综合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1 450 hm~2,共修筑谷坊53座,修作业路9.80 km。共动用土石方51.8万m~3,投入人工14.7万工日。栽植树苗99.14万株。小流域经过综合、连续和规模治理,基础效益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生态效益明显改善,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预期目标,为我们今后治理水土流失起到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甘肃省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的分项目.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304km~2,涉及庆阳、西峰、宁县、正宁、合水、环县6县(市)的51个乡(镇)、38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近50万人.项目概算投资5.78亿元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4000万美元.项目规划通过8年强化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05.78km~2,其中新修梯田、坝地30578hm~2,人工造林69580hm~2,新建果园10000hm~2,人工种草40000hm~2,新建治沟骨干工程32座、淤地坝60座、果品贮藏保鲜库225座.预计到项目治理期末,水土保持治理程度由21.5%提高到59.6%,拦沙效益由14.8%提高到37.8%,林草覆盖率由15.8%提高到43.6%,通过综合治理开发,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善,粮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得到发展,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嘎托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兼有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并交错存在,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根据该流域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情况从水土保持功能角度将流域划分为三个水土保持功能区,并按照预防措施、治理措施和综合监管措施,分区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为嘎托河流域乃至西藏昌都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1998,(6):41-42
<正>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多坡广,沟壑纵横,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面积16.85万hm~2,年降水量400mm左右,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0.6%,是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1994年,偏关县5个乡(镇)水土流失面积为428.8km~2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被国家列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区进行重点治理,县委、县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把项目的实施当做全县脱贫致富的大好机遇来抓,并及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县水土保持世行项目办公室.4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县项目办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这个中心,以扶贫为宗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目标,一手抓梯田建设,一手抓水保造林,在项目区在开了轰轰烈烈的流域治理攻坚战,累计完成机修梯田4214hm~2,造林3371.1hm~2,其中以油松、落叶松为主的乔木林1141.3hm~2,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1892hm~2,果园经济林337.8hm~2,项目区人均完成机修梯田0.098hm~2,  相似文献   

15.
御河和口泉河是大同市的母亲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 011 km~2,占总面积67.4%,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近几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和首都水资源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治理度达53%。在总结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保护、综合治理、加强监管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哈叭气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该流域总面积3 207 hm2,水土流失面积1642.0 hm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肥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缺乏有效治理,流域内大部分坡耕地表层土壤遭到冲刷破坏,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自2013年开始,经过项目建设单位喀左县水土保持局连续2 a的工程建设,完成了治理任务,工程竣工后效益较为明显,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等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湫水河二期治理项目,2003年开始实施,期限为五年。五年间,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324.72 km~2,占计划107%。其中,新建基本农田997._87 hm~2,营造水保生态林1.40万hm~2,水保经济林4 161.87 hm~2,种草1 501.67 hm~2,封禁治理1.175万hm~2,修筑淤地坝(谷坊)336座,治理度达到77.9%,林草覆盖率达到42.7%,人均基本农田0.119 hm~2。流域的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主要经验:一是加强领导,二是多元投入,三是分类指导,四是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 黄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43万多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8%,其中年土壤侵蚀模数5000t/km~2以上的就有15.6万km~2,年侵蚀模数10000t/km~2以上的有7.7万km~2,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极为重视,50年代初期起,就在这一地区投入经费,培养人员,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截至“八五”期未止,扣除人为破坏,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在开展治理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视,50年代初期即建立水土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形分平原、丘陵两部分,西部江、浙地区主要是平原河网,浙闽皖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部分山区存在着崩岗、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近年来,通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以及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初步形成了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但较之详细掌握流域水土流失状况、为流域治理水土流失决策及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的要求,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为此,本文在进一步完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点、提高监测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以项目建设为依托,新修梯田2.26万hm~2,配套农田道路1 700多km,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 566 hm~2、封禁治理面积6 533 hm~2,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37 km~2,使全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 484 km~2,治理程度达到75.1%。"十三五"期间,安定区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