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齿轮箱中的高速传动齿轮为研究对象,根据齿轮微观修形理论结合相关公式初步确定齿轮修形数据,改进的齿轮传动模型用Romax软件进行模拟。根据现阶段齿轮修形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齿轮修形参数进行寻优。比较修形前后的齿轮传动误差幅值和齿轮的最大接触应力,以找到合理的齿轮修形优化值。研究表明,齿轮齿面经过修形后,齿轮的传动误差幅值和接触应力被大大降低,证实齿轮修形的可行性,为进行齿面拓扑修形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汽车变速器的关键部件齿轮因其加工和装配质量的影响,工作时容易引起振动噪声大及承载能力降低等问题,而齿轮修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且成本较低。针对某款汽车变速器,利用Romax对齿轮进行修形分析。结果表明,修形后减小了齿轮的传动误差和最大接触应力,齿面载荷分布更加合理。有效改善了齿轮的传动性能,增加了齿轮寿命。  相似文献   

3.
数控锥面砂轮磨齿机磨削变齿厚渐开线齿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锥面砂轮磨齿机磨削变厚齿轮时机床调整繁琐这一局限性,基于变厚齿轮是由产形齿条包络而成的这一概念及二者的空间几何关系,在分析工作台倾斜式和数控式变厚齿轮磨削方法的节圆柱螺旋角、端面压力角及砂轮安装角等参数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磨削变厚齿轮的新型数控锥面砂轮磨齿机。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案磨齿机磨削变厚齿轮时,齿廓左右两侧的调整参数完全相同,一次装夹调整即可实现左、右齿面的精密磨削,具有机床调整简单、磨削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齿轮、轴、轴承和支撑受载变形后导致轮齿啮合发生错位问题,借助齿轮载荷分配程序,对齿轮啮合接触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接触斑点和接触载荷进行了预测和计算,最后应用齿面微观修形方法改善轮齿接触状况。通过对比修形前后接触斑点表明,经过合理的齿面微观修形,轮齿啮合接触位置和接触载荷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5.
应用Altair Hyperworks 的OptiStruct优化模块,采用拓扑优化技术,对某柴油机正时齿轮罩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质量分布,据此进行了结构改进,使该正时齿轮罩的模态振型避开正时轮系啮合激励频段,进而降低辐射噪声.通过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联合求解得知新正时齿轮罩辐射声功率降低了2.4dB,对比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4-TPT与其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并联机构具体可行的变拓扑结构途径.以4-TPT并联机构为例,以其串联分支为基础,依据螺旋理论研究了其中一种变拓扑实现形式,得到了数量众多的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通过对该类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表明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灵巧度性能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前减速器大多存在齿轮磨损、振动冲击、噪音大等问题,齿轮修形被认为是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利用RomaxDesign软件,以齿轮修形理论为基础,对修形前后的齿轮进行传递误差分析、齿轮接触分析、齿根应力分析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齿轮传动时会更加平稳,噪音将更加小;齿轮的齿根应力也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8.
4—TPT与其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并联机构具体可行的变拓扑结构途径。以4—TPT并联机构为例,以其串联分支为基础,依据螺旋理论研究了其中一种变拓扑实现形式,得到了数量众多的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通过对该类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表明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灵巧度性能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关于齿轮啮合激励与轮齿振动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对拖拉机传动系的齿轮啮合副激励源与轮齿振动模型进行了定量讨论。分析了齿轮副各几何参数及误差对轮齿振动产生的影响。导出了轮齿振动方程式中各参数的表达式。初步完成了传动系齿轮部分的噪声预估及CAD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出用直线齿廓替代内齿轮的渐开线齿廓,使渗碳淬火后的内齿轮易于成形磨齿.利用齿面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技术,研究分析直廓内齿轮与渐开线齿轮啮合的受力状态、齿间载荷分配、传动误差.通过台架试验,采集渐开线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和直廓内齿轮行星减速器在不同转速和载荷下的噪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直廓内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直廓内齿轮传动有"修缘"的特点,承载下的传动误差波动比空载小得多.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判断非圆齿轮任意齿廓是否发生根切的精确方法。该方法首先从非圆齿轮齿廓数值计算模型出发,计算出齿廓在节曲线法向等距线上的一系列点和形成这些点的对应插齿刀齿廓上的点,然后利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对非圆齿轮齿廓根切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将插齿数字模型和根切产生的原理综合起来,得出判断各个齿是否发生根切的精确方法,并首次对齿廓的根切程度提出了量化计算方法。根据这些方法可以在设计阶段对非圆齿轮根切缺陷进行校验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作业时,地面状况复杂,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承受载荷较大,提高变速器的可靠性、延长变速器无故障工作时间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以某组合式动力换挡变速器手动变速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Romax建立手动变速模块模型,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变速器寿命的影响,对零部件设计参数及通用件和标准件选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傅里叶非圆齿轮驱动的差速泵在负载工况下有明显的周期性冲击现象,而在空载状态不存在。为提升差速泵运行平稳性,开展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差速泵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差速泵流场和驱动非圆齿轮进行流固耦合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差速泵在吸、排液工况交替瞬间,叶轮存在转矩突变现象,主要原因是叶轮旋转对进、出口关闭或打开瞬间形成了水锤效应。为此,对差速泵叶轮边缘进行微圆角优化处理以形成流场过渡区。仿真结果显示,叶轮优化后的输入轴周期性转矩突变峰值至少可降低21. 58%,且吸、排液腔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经试验验证,转矩变化趋势及转矩突变点基本吻合,2个叶轮优化后转矩最大变化幅度平均降低51. 20%。结果表明,差速泵叶轮边缘对转矩特性影响较大,叶轮边缘优化对减弱水锤效应及改善叶轮转矩特性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供一个准确的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元件模型,应用在设计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精确性,首先对某型号电液比例变量泵进行机械结构参数测绘,确立电液比例变量泵的基本结构参数,然后根据泵、阀性能参数,利用AMESim软件平台建立了比例流量伺服阀和变量泵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压力、流量、比例阀开口量等多种参数的组合控制,对电液比例变量泵动态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和试验验证,得到了相吻合的动态响应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直观反映出流量、压力双控下,比例流量伺服阀阀芯、斜盘摆角及其系统压力各种变化的动态响应情况。进一步对电液比例变量泵仿真模型中比例流量伺服阀响应速度、阀口开度增益、控制活塞直径等参数对斜盘动态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比例流量伺服阀响应越高、阀口开度增益越大、控制活塞直径越小,斜盘动态响应越快,但阀口开度增益过大,会导致斜盘响应超调增加,影响斜盘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变径变螺距榨螺参数化线形的基础上,列出了螺齿线形的简化方程。同时,探讨了物料在榨膛内的填充和压榨情况,建立了榨螺体积计算的简便模型,提出了计算压缩比的一种新方法,为变径变螺距榨螺的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几何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即在不考虑顶隙的情况下,小齿轮的顶锥与大齿轮的根锥相切,小齿轮的根锥与大齿轮的顶锥相切,应用准双曲面齿轮副的节锥几何关系来确定小齿轮的顶锥角、根锥角、顶锥顶点和根锥顶点到齿轮副轴线交错点的距离等几何结构参数,并推导和提供了相应的几何结构参数设计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说明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变量施肥液压驱动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量施肥液压驱动系统转速控制精度不高、存在小范围转速波动及无法实现系统的无差控制等问题,设计开发了变量施肥驱动系统,并采用阀控马达的驱动方式。本文以国内外变量施肥驱动装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指导,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作为基础,设计了变量施肥驱动系统,利用液压马达排量大、转速低的特点,通过控制进油回路中的比例型流量控制插装阀的开度来实现液压马达的无级调速,进而达成变量施肥中对排肥轴速度控制的要求来实现变量施肥。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变量施肥驱动系统设计合理,为变量施肥的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液压传动的类型,对液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匹配设计过程做了详细的推导,并应用在轮式车辆行走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锥齿轮齿顶修缘人工打磨方法效率低、一致性差以及专用机床柔性差、调整困难等问题,研究一套锥齿轮齿顶修缘技术,对现有加工中心进行改造,设计合理的刀具、夹具,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选择典型的锥齿轮零件进行齿顶修缘工艺试验,将修缘误差控制在0.3mm内。该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