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近年来我国风电工程发展迅猛。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在分析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的基础上,以原平市某风电场为例,提出了分区应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风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已运行、在建和处于立项阶段的风电工程项目以山丘区、西部松嫩平原区居多,河谷区也有分布。根据不同区域风电场的自然背景及工程建设特点,结合风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技术评审实践,探讨了如何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在生产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环保,而风能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本文以安溪龙门风电场项目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的特点,就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说明,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和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章节提出水土保持相关要求,通过工程、植物与临时措施的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也为下阶段主体工程进一步设计提供依据,力求把项目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4.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和防治重点。结果显示:风电场风电机组区和道路工程区是新增扰动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区域,也是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应在施工期第1年布设完毕,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单台风机挖填方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小于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表明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挡土埂和挂网喷播植草是两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风电场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人为地加剧了水土流失。概述了风电项目水土保持特点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辽宁省法库柏家沟风电场工程项目为例,结合风电工程的特点,根据施工布局特征划分防治分区,分区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通过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云南省风电场项目建设在实现本省风电规划目标的基础上,为我国实现向低碳、清洁的能源机制转变做出了贡献,其中大理州是云南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16个州市之一。在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清水朗山风电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重视水土保持设计,规范过程管控,积极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国内外风力发电产业的高度重视,截止2017年底,我国安装风机容量达1.88亿kW,居全球第一。风电场在建设中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治理效果。选取河北坝上地区的沽源、张北、尚义的4个典型风电场,分析坝上风电场水土保持监测和验收数据。针对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治理措施体系,为高原区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沿海风能开发前景广阔,近些年逐步进入风电开发的高峰期,风电建设中场内道路挖填、风机场施工等扰动剧烈,在沿海大风及暴雨侵袭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已成为沿海风电开发的环境关注重点。国电电力宁波穿山风电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重视水土保持设计,规范过程管控,积极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显著。根据宁波穿山风电场工程实践,对沿海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鄱阳湖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发展中来。江西省风能资源富集于鄱阳湖区域,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扰动和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如何解决好风电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概述了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吉山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风电场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世界风能市场每年都以40%的速度在增长。风电的优势在于发电能力每增加1倍,成本就下降15%。与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相似,风电场的建设也会对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如对地表的扰动破坏及水土流失的发生,这种影响相比于火力发电还是比较轻微的,并且通过积极的预防与治理这种影响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结合对辽宁省内已建、在建风电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特点,并参考水土流失治理比较成功的风电场工程,归纳了一些在风电场建设时比较可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风电场建设对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力发电发展迅速。甘肃的风能资源蕴藏丰富,尤其是河西走廊的瓜州素有"风库"之称,为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国在酒泉地区规划建设了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河西走廊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对河西走廊建设风电场的优势进行概述,并结合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实践,对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该区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一是要严把项目的准入关,确保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三是要及时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完善后续措施。  相似文献   

12.
风电场工程作为一种开发建设项目新的建设形式,在其建设过程中扰动和破坏地表及原生植被,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通过对宁夏丘陵地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为该地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风能无须使用传统能源,风能产业未来5 a发展潜力巨大。瓦房店市风电产业兴起于2008年,截至2011年,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风电场工程有1项,正在建设中的风电场工程10项。瓦房店市属于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难免产生水土流失。其特点:破坏范围较大、流失形式多样、流失危害潜伏。治理措施概括为6个字:分区综合防治。依据风电机组区、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变电所区(含建材加工场)各自特点,分别采取表土处理、边坡防护、修建截排水沟、恢复植被。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减轻风电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江苏盐城某县150 MW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平原地区风电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分析了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设计及落实情况,并依据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探究了平原区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要点,以期为江苏平原地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施...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汛期以来,为规范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好水土保持制度,绛县水务局对全县在建项目工程进行了全面巡查,重点是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在巡查过程中,深入到天润风电、九鼎风力、祥信盈风电等项目施工现场,对各个风电场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通过现场检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广东省近海风能资源,不仅有利于广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环境保护,且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不仅破坏陆地和海岛地表植被,且在大风及降雨双重外营力的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破坏周边景观和土壤生产力等,甚至影响周边或下游水体。文章以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为例,对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分区及防治特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海上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资源,是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深化调整,风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山区、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集中发生的区域[1],因此在山区建设风电场由水土流失因素触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本文以云南大理某风电场为例,阐述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保持防治对策建议,为更好地防治山区水土流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分析贵州山地型风电场环境特征,建设工程土壤侵蚀特征的基础上,对贵州山地型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及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旨在为贵州山地型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浅析福建省风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措施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呈飞跃式的发展,截至2016年7月,福建省风电已投产41座,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 109台,总装机容量达到203.4万k W。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17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确定2017年度省重点项目1 487个,总投资3.57万亿元,其中,风电项目41个。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项目建设区日益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风电项目由于其建设特点,施工时不可避免地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对福建省内已建和在建风电场的调查研究,对福建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问题与防治措施布局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