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带水整田、湿润育秧、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足水养胎、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割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高产的科学管水技术,以期对水源充足的传统水稻栽培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好气灌溉对土壤耕作层的作用及好气灌溉对稻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好气灌溉能促进早期分蘖生长,群体成穗率提高。好气灌溉技术要求:浅水插秧;湿润分蘖;分蘖末期晒田;寸水孕穗开花;湿润灌浆。  相似文献   

3.
针对早稻生育期间灾害性天气,提出了适时播种、保温育秧、合理施肥、注重管水的预防措施;要求做到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足水养胎、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割谷。  相似文献   

4.
1.科学的田间管理 1.1 合理灌溉 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cm左右,严防脱水,返青后2~3cm水层,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提高地、水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对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10天,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达到田面发白,地面有裂纹,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促进根系发育.排水晒田后,采取干、湿、干的间歇灌溉,促根保叶,养根保蘖.后期如遇到夜间气温低于17℃以下,采取深水护根,水层15cm左右,这是防御障碍型低温冷害的有效措施.孕穗期浅水勤灌:抽穗后浅水灌溉;黄熟期应停止浇水.  相似文献   

5.
正处暑时节,晚稻正处于田间管理和施肥的重要时期,需要加强管理。进入分蘖期的水稻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迟施分蘖肥,抛秧后13~14天,亩施尿素5~7公斤、氯化钾5~6公斤。浅水分蘖,抛插后3~5天施用除草剂,当全田苗数达到目标穗数80%~90%时排水晒田,但不要重晒。1.湿润灌溉:1.湿润灌溉:水稻抽穗扬花期是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不能缺  相似文献   

6.
水稻秧苗返青后,根系生长恢复正常,保持田面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分蘖早发。够苗后,为了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根系的生长,为生殖生长打好基础,需要进行晒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水稻拔节期的形态生理变化与高产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栽培上要根据拔节期的形态生理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根据拔节期分蘖即停止的规律,栽培上要由返青分蘖期田间管理调整为拔节抽穗期田间管理;根据拔节后水稻外部形态"三变"来决定肥水促控措施;根据拔节后分蘖向两极分化的规律,移栽后要促进早分蘖,控制临近拔节期分蘖;根据各品种幼穗分化和拔节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晒田终止期等,以指导水稻高产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一、三排一排:在水稻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期(抽穗前20天),应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禾苗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田块以及肥田、冷浸田要重晒,促其叶色褪淡;禾苗生长较差的田块以及瘦田,地下水位低的田块应进行多次轻晒,晒露结合,程度以田间不陷脚为好。  相似文献   

9.
试验初步探讨了浅水晒田(A)、浅水不晒田(B)、深水晒田(C)和深水不晒田(D)4种水分管理模式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水晒田(C)耗工时耗电最多,管理成本最高;深水不晒田(D)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最低;浅水晒田(A)水分管理方式病虫害发生较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二晚不妨试试薄露灌溉薄露灌溉是浅水与露田反复交替,使田面有一半左右时间接触空气,而土壤保持湿润。这种灌溉方式协调了水分和氧气的矛盾,改善根部生长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增加营养和水分的吸收;秧苗返青快、分蘖早,增加了有效分蘖;田间湿度降低,抑制了病菌传播...  相似文献   

11.
1三排一排:在水稻分蘖临界期到倒二叶露尖期(抽穗前20 d),应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生长。禾苗长势旺,叶色深绿的田块以及肥田、冷浸田要重晒,促其叶色褪淡;禾苗生长较差的田块以及瘦田,地下水位低的田块应进行多次轻晒,晒露结合,程度以田间不陷脚为好。二排:在水稻抽穗前5~7  相似文献   

12.
边作晚稻处于插种、返青至分蘖盛期.连作晚稻尽可能在7月底8月韧插种完毕.农事重点是水分管理、施分蘖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三大块内容。返青期保持3厘米水层,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水灌溉,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  相似文献   

13.
早稻塑盘旱育小苗抛栽的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采用塑盘旱育小苗抛栽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作用,比地膜湿润手栽秧每亩增产15%左右,与普通旱育手栽秧增产效果相近。本田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理优势,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容易控制,每亩有效穗数多,秧苗抛栽后生长发育潜在能力大,大田分蘖快,分蘖叶位低。只要抓好培育壮秧,掌握好抛栽密度、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坚持浅水发苗,多次露田等技术,增产潜力还可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4.
<正>1湿润灌溉法。一些可利用山塘水库自流灌溉的稻田,要在计划用水、统一调度的基础上,通过湿润灌溉,减少水分消耗来延长山塘水库等水源的灌溉时间。具体做法是:在薄水插秧的基础上,分蘖前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分蘖后期晒田。一般晒至泥面夹皮为度。拔节孕穗期薄层水,做到有水抽穗扬花。乳熟期每隔3-5天灌一次跑马水。穗部勾头前田间保持湿润,勾头后湿润落干。2间隙灌溉法。利用春夏降雨,早稻田和中稻田蓄留水层,田面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稻机插秧易出现返青慢、分蘖迟的现象,找出原因,提出栽后晒田的技术管理措施。经对比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这一技术能促进秧苗生新根、快返青、早分蘖,实现机插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水稻大田群体晒田时期在距拔节期20d左右的6月中旬分蘖高峰期,气象因子初步分析, 6月15日左右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晒田始期临界点,以晒田至复水期(各处理均晒田7d)时段内平均积温166.5±4.48℃,日均23.8±0.61℃达到分蘖高峰期,其中以晒田前期是增加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关键时段;适宜晒田的茎蘖数以达到17--18万株/666.7㎡开始晒田;秧苗移栽大田至返青期,群体茎蘖数出现平均减蘖30%左右,以此权衡适宜移栽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秧苗期水分管理应及时补水。从播种到出苗,床面局部发干缺水时,要及时补浇水,2.5叶以后,随着棚内温度升高,秧苗需水量加大,要注意浇水,特别是钵体盘育苗抗旱能力差,应重点注意浇水。苗床是否缺水可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秧苗叶普遍有露珠时为不缺水;当早晨秧苗叶尖露珠减少以及中午叶片打卷为缺水,缺水时要在早晨日出前后或傍晚及时浇水,浇水要一次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同时注意慢浇不能大水漫灌,水温要在15℃以上。本田水分管理一是浅水促。插秧时池内保持花达水,插秧后水层要保持苗高的2/3,扶苗返青后,水层保持3.3厘米,增温促蘖。10叶期后,采用干干湿湿的湿润灌溉法,到抽穗前40天为止。另外,当田间茎数达到计划茎数的8%时要对长势过旺、不出现拔节黄的地块撒水晒田710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程度为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另一点是深水护胎,浅水灌浆。水稻减数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当预报在17℃以下低温时灌1520厘米深水层,护胎。其余时间要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间歇灌溉,养根护叶,活秆成熟。每次灌水45厘米,自然落干后再灌水。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9,(7):30-31
连作晚稻处于插种、返青至分蘖盛期。连作晚稻尽可能在7月底8月初插种完毕。农事重点是水分管理、施分蘖肥和病虫草害防治三大块内容。返青期保持3厘米水层,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水灌溉,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结合除草早施、重施分蘖肥,倒二叶露尖时根据苗情适施保花肥。  相似文献   

19.
1.科学的田间管理1.1合理灌溉水稻移栽至返青分蘖初期深水灌溉,水层5cm左右,严防脱水,返青后2~3cm水层,有效分蘖前以浅为主,提高地、水温,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对生长繁茂地块,立即排水晒田7~  相似文献   

20.
水稻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水稻插秧后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后要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早发,主要落实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浆管理:水稻大苗移栽田,栽后宜采用深水活棵、浅水分蘖的灌溉方式,确保秧苗早活棵、早发分蘖。直播田要在播种后及时灌一次跑马水.确保早出苗、早齐苗,同时要清理、配套田间沟系,做到能灌能排,在2叶1心期建立浅水层促进早分蘖。二是早施分蘖肥:在水稻返青活棵后,及时追施促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7.5kg。在第一次追肥后7~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