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泾川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约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典型的水资源短缺旱作农业区。多年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粮食生产及经济作物发展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在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传统旱作技术的前提下,上世纪80年代引进推广了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后,农膜的应用规模逐年扩大,应用技术不断创新,有力地提升了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全县粮食安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振明 《吉林农业》2011,(5):206-206
定西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8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也就是旱作农业。该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新时期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70%的人口在农村.如何解决广大农村的缺医少药问题,保护农民的身体健康,始终是中国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4.
龙小燕 《吉林农业》2010,(7):110-110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年降雨量2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黄土高原区,全省现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区),人口1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十年来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模式试验是针对当地农民试用的不同旱作玉米种植模式进行了集成并实地验证,通过其综合产量、农艺性状、增温蓄墒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项切实可行的实用增产技术,尤其是配合秋季、顶凌覆膜,可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春旱、夏伏旱问题,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即占到70%以上。农村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党在农村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客观  相似文献   

8.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通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初步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重点国扶县,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全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业人口,94%的耕地是山旱地,农业增加值占GDP的近一半,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处于大旱大灾、小旱小灾,年年受灾、年年抗旱的被动局面。近年来,通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初步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民问题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科学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模式是否选择得当,是影响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上应采取的模式,以实现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从而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全省早作农业更快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旱作农业区的粮食问题,确保全省粮食安全。2007年起,省上决定在我省年降水300~400毫米左右的半干旱地区推广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新技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民身体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体育事业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本文阐述了农村体育的重要性,并探讨农村体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明确了在农村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地面覆盖是防止水分蒸发、留膜免耕节本节_劳、膜上覆土防止大风揭膜、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水分利用率、穴播技术为一体的一项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它的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适用于海拔1250—1800m、年降水量在350~45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川台、塬地、梯田地种植。覆一次膜,种植多茬作物。第一、二茬为冬小麦,第三茬可种玉米、马铃薯、油菜。  相似文献   

14.
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地的面积比较大,旱地面积占总耕地的70%以上,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发展。忻州市发展传统有机旱作农业历史悠久,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忻州市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忻州市位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旱地的面积比较大,占总面积的70%以上,这种土壤贫瘠的情况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发展。虽然近些年该地区的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通过对该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旱作农业发展的对策,如调整旱作农业生产结构,抗旱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措施来提高该地区生产水平。此外,增施有机肥料,平衡性地使用化肥,保证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发挥作用,在旱作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这些农业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广西莎莲娜食品有限公司以钟山基地为依托 ,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作支撑 ,通过以“公司 基地 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的形式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带动了合同户实现年增收 4 5 3元 ,辐射周围 1 6 9万农户 ,人均增收 2 0 7元 ,为我区发展现代型农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由此 ,本文通过对我区农业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人口 345 7万人 ,占总人口71 7% ,比全国农村人口总人口比例 6 0 9%高 10 %。因此 ,广西解决“三农”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如果措施不力 ,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受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农村贫困面大。因此,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提高干旱山地农业生产水平,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约70%的人口是农民}.所以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被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了出来.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三农问题更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旱作农业是实现土、肥、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农艺工程技术、低耗节灌技术和科学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以提高单位农业用水产出和效益为目标的农业.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试验示范,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突出抓好旱作节水技术,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可以说,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要在21世纪重点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实施城市化战略是山东省委、省政府面向新世纪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目标是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比目前提高10%左右,使山东省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本质和核心,占人口总量70%的农村人口,既是一个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也是一个庞大的潜在人力资源,没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总体消费需求难以扩大,社会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就无法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解决进城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后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