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纯林、混交林和林粮间作造林方式的详细介绍,总结了纯林、混交林和林粮间作的营造技术要点,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章绍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44-144,147
营造刺槐纯林或混交林对林地的选择都有其特点,造林密度、树种混交配置、抚育管理技术也是营造林成败的关键。皖南山地刺槐林的营造是改变过去单一的杉木纯林造林模式弊端的一种有效途径。介绍了山地刺槐林的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文庆  万福绪  蒋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665-2666,2705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石灰岩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徐州市铜山县吕梁林场小黑山为研究区,选取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CHL)、侧柏青桐混交林(CQ)、侧柏枫香混交林(CF)、侧柏纯林(C)、侧柏女贞混交林(CN)5种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造林模式及对照荒坡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①5种造林模式都显著改良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最为明显.②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效果差,其他4种模式改良效果差异不明显.③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效果:侧柏枫香混交林对土壤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的改良效果较好;侧柏纯林对土壤全氮的改良效果较好;改良全钾的效果以侧柏黄栌栾树混交林最好.[结论]侧柏枫香混交林比其他4种造林模式更适宜在研究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林分燃烧性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内地被物的含水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林分易燃危险物载荷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载荷量与总潜在能量的比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整个林分的燃烧性亦是混交林与火力楠纯林低于杉木纯林。以林分燃烧性与林分生产力为主目标,经多目标决策分析认为,不同模式混交林不仅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同时还具有自身抗御火灾能力,其中以3﹕1杉木火力楠带状混交林为最佳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5.
矿山迹地构树人工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矿山迹地上构树采用纯林与混交林方法进行人工造林试验及对各种造林模式进行生物量、生产力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树和马尾松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为矿区植被恢复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白芨滩林场固沙造林实践,介绍了草方格固沙造林法和化学固沙造林法等固沙常用的方法,又从沙生植物类型的选择、沙生植物育苗、造林管理技术、造林模式等方面介绍了造林治沙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 462 kg/(hm2·a),2 100~3 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 kg/(hm2·mm·a),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1.14和19.09 kg/(hm2·mm·a).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梁玉  王强  范小莉  房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14-15317,15387
[目的]探讨不同造林模式(侧柏纯林、侧柏-油松混交林)对侧柏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当地荒山造林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于4月26与27日分别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每隔2 h测定侧柏纯林和侧柏-油松混交林中侧柏的光合及蒸腾特性,对侧柏与油松的混交林以及侧柏纯林的光合特性、蒸腾特性以及叶片水分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混交林中侧柏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以及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叶室温度、空气中CO2浓度等生态因子的相关性与纯林侧柏均不相同。1 d中光合速率平均值,纯林侧柏仅为混交林侧柏的54.1%;以鲜重为基础和以干重为基础的叶子含水量混交林侧柏与纯林侧柏相比差异不明显,但混交林侧柏的相对含水量明显高于纯林侧柏,而其叶片的自然饱和亏明显低于纯林侧柏叶片。[结论]在良好的森林小气候,有较高土壤水分条件下,旱季混交林林木的水分平衡状态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9.
辽西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混交林造林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朝阳市建平县白山林场试验区油松纯林(YC)、无植物种植土壤(NP)和油松-侧柏二者的混交林(YB)为研究对象,运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对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差异显著,总碳源的利用能力(AWCD)的顺序为:YBYCNP,油松、侧柏混交林土壤微生物代谢最快,活性最强。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对6大碳源的利用率存在差异,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L-天门冬酰胺、L-苯基丙氨酸、吐温40、吐温80、i-赤藓糖醇、D-甘露醇和4-羟基苯甲酸7种碳源的利用代谢能力显著高于油松纯林(p0.05)。Biolog代谢指纹图谱分析表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吐温80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6537;油松纯林土壤微生物对L-精氨酸的利用能力最高,AWCD值为1.547。主成分分析显示,YB和YC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相似的碳源利用模式,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相似。3种造林模式土壤微生物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无明显差异,物种Mclntosh指数(U)依次为YBYCNP。油松和侧柏混交后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由此可见,在辽西半干旱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进行杉木纯林与杉木、南酸枣混交(7∶3)造林试验,并适时开展林分调查比较(在十年生时开展1次中幼林卫生伐前调查,在二十年生时开展1次资产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地条件相似、造林及抚育措施相同的林分,虽然十年生中幼林杉枣混交林长势快于杉木纯林,但是由于后期种间林木生长空间结构变化,伴生树种酸枣木阻碍了目的树种杉木的生长,杉木纯林经济效益优于杉枣混交林。经公开招投标,同地类、同龄林二十年生林分,杉木纯林平均中标价105 750元/hm~2,而杉枣混交林平均中标价75 450元/hm~2。杉木纯林造林较混交林经济效益高40%左右,平均增加收入30 300元/hm~2。本研究为南方林农选择营造杉木纯林或杉阔混交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及防护效应,选取辽河三角洲盐碱地11块典型防护林,测定林地内环境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盐量,并对林内外草本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林在夏季均能起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其中可降低林内空气温度2.2℃,提高林内空气湿度10.2%,降低林带背风面风速1.3 m·s-1,且混交林对小气候的改善程度高于纯林,其中白榆刺槐混交林可降温达3.7℃,增加湿度25.3%,改善温湿度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白蜡刺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改善温度效果最不明显,仅能降低林内温度1.1℃;混交林能明显降低0~40cm土层的密度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而纯林改善土壤孔隙度效果不显著;不同防护林均能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混交林降低幅度在60%~88%之间,可以将重度盐碱地改良为轻盐碱地,除刺槐纯林外,其他纯林改良盐碱地效果不显著;防护林还可显著增加林内草本多样性。在盐碱地上营造混交型防护林防护效应较明显,11种造林模式中白蜡刺槐混交林和白榆刺槐混交林效果最好,白蜡沙枣和白蜡小胡杨次之。  相似文献   

12.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7年生杉木与山杜英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及山杜英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山杜英纯林(81.9210t/hm^2)和杉3:山1(58.1940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出2.01倍、1.13倍,杉5:山1(49.7117t/hm^2)和杉2:山1(44.5395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82.67%和63.66%;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不仅有利于地力维护,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能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因此,杉3:山1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杉木光皮桦纯林及混交林生物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南平的5年生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及光皮桦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光皮桦纯林和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大86.44%和30.87%。杉木与光皮桦混交林不仅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杉木光皮桦事状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型。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湿地松人工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达恒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24-125
通过对安溪白濑国有林场1986年营造的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的复位调查,从生长量、土壤肥力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中福建柏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提高了12.6%、23.5%和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福建柏纯林增加了51.2%;混交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混交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优于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湿地松混交造林为闽南山地福建柏人工林营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造林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尤溪县境地内公路沿线一重山低立地级不同造林模式的林木生长、经济与生态效益等进行调查和定量评价,经AHP综合决策分析表明:在低立地级土壤条件下,不同造林模式综合效益的高低顺序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封山育林>杉木纯林.可为今后低立地级山地的人工造林和造林成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连云港沙质海岸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美国白蜡×桑混交林、苦楝×桑混交林5种模式防护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附近未造林的草地为对照,分析了各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对5种模式防护林地的土壤理化特性进行聚类分类。结果表明:防护林能减少土壤密度,增大孔隙,改善土壤颗粒组成,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降低pH值;不同林龄和树种改土能力不同;表层(0刺槐×杨树混交林>杨树纯林>新造林和对照地。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表层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杉木人工纯林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杉木+红锥+柳杉+米槠(混交林1)、杉木+红锥+福建柏+南方红豆杉(混交林2)、杉木+马尾松+米老排+南方红豆杉(混交林3)4树种混交林及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纯林相比,混交林中的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较高,混交林1和混交林3的土壤微生物生物碳含量(MBC)比杉木人工纯林分别提高了37.82%和1.84%,混交林中土壤DOC∶DON均显著低于杉木人工纯林(P<0.05),土壤MBC∶MBN则显著高于杉木人工纯林(P<0.05);混交林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AP)显著高于杉木人工纯林(P<0.0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碳(TC)、全氮(TN)(P<0.01)、DON(P<0.05)与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BG)、酸性磷酸酶(AP)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与杉木人工纯林相比,尽管在幼林期间,杉木混交林的造林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有机氮、微生物碳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照地区石灰岩山地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选用不同造林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室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日照市莒县浮来山镇宋家山小流域4种混交造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种混交造林模式下土壤各项指标相比于纯林造林模式均有明显改善;侧柏黄栌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对土壤孔隙状况的改良明显,增加土壤水文效应较多。在日照地区石灰岩山地造林时应尽可能选择营造混交林,并优先选用侧柏黄栌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近2000hm2典型人工林植物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了解不同人工林分林木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林木生长关系中,白桦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多项式分布;青杨的树高与蓄积量呈现指数函数分布;青海云杉与落叶松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现幂函数分布。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当地的青杨×沙棘混交林、白桦纯林、云杉纯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从生物多样性出发,今后的造林建设提倡多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20.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通过对杉木纯林、5杉木5木荷、5杉木5马尾松3种不同杉木造林林分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纯林林下植被物种数分别为32种、27种、16种,其中杉木、木荷混交林最多,杉木纯林最少;3种林分中,杉木、木荷混交林H>杉木、马尾松混交林H>杉木纯林H,表明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比针叶混交林和针叶纯林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