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2011年对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试验。结果表明,树形改造可明显提高产量,增加山楂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和花序坐果量,减少果园管理用工;分2年完成树形改造,从调整后第2年开始,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或等于对照树(常规修剪),6年平均株产比对照增产10.1%以上,平均单果重增加36.5%以上,管理用工减少25.0%以上;当年一次完成树形结构调整,对调整后第1~3年的平均单株产量有一定影响,而且增加了前3年夏季除萌、摘心的工作量。建议盛果期山楂低产郁闭园进行树形改造时,应分2年去除各类不合理大枝。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章丘市南部山区现存成龄山楂园200hm2左右,园片大多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管理粗放,放任生长,造成树势衰落,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低,质量差。为充分利用现有山楂资源,促进山区农民增收,我们自2003年以来,逐步推广成龄低产山楂园丰产改造技术。通过4a(年)来的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效果,改造第3年667m2(亩)产值为改造前的6倍多,达2610元。现将推广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山楂生产发展较快,山楂栽植面积已达到8000hm2,占果树栽植总面积的37·8%。其中10年生以上的大树1000hm2,6~10年生树2000hm2,5年生以下幼树和初结果树5000hm2。由于种植者缺乏管理经验,多数山楂初结果园和成龄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低、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果树高光效树形改造技术要点,先确定永久树,对临时树实行间伐。同时介绍了具体改造方法,树体改造指标及改造后的配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山楂历来价格较低,果园管理通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河北省宽城县,成龄山楂园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现象比较普遍,进一步降低了果园的经济收益。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山楂放任树低产园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在宽城县大前坡峪村县林业局果树场山地果园进行了改造试验。该试验园面积20hm2,行株距4m×3m,树龄为16年生,主要品种为大金星。改造前单株产量2.2kg,改造后第3年增加到4.5kg,增产效果非常明显。(1)肥水管理2003年秋季结合施肥全园深翻30~60cm。每年5月上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各松土1次,深度约10cm。利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总结山楂成龄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和交流几年来的科研成果及先进经验,以迅速提高现有山楂树的产量和质量,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全国山楂生产、科学技术协作组所属“山楂成龄树丰产栽培课题组”于1980年12月15日至20日在河南林县召开了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主产区的供销、科研、教学及农林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79人。会议期间,代表们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交流了山楂科研成果和生产经验。现由百泉农专鄢德锐、韩德全同志,根据有关资料和本身工作整理成下文,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5年来,我地大金星山楂价格持续低迷,其价格不到新泰市甜红子山楂价格的十分之一;采用多头高接技术及接后科学管理,幼树可实现当年高接,2年结果;盛果期树可实现当年嫁接,2年平产,3年高产,产值增加12倍。在立春以后至萌芽前采用单芽切接,多为高接。嫁接后注意除萌、摘心、防病虫和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8.
广西天峨县平矿林场共有 90hm2 1990年栽植的南方大果山楂。因管理跟不上,导致树形差,骨干校多,枝条直立旺长,树冠冠幅大多为 2.5m × 5m。1997年8月调查,98%的树无花无果。1998~1999年笔者到该场作技术指导,选无花无果树8hm2作综合改造试验示范,结果1999年91.3%的树开花结果,株产15~30kg,其余未实施综合改造的开花结果树仅占8.3%,改造效果极明显。主要措施如下。1改土增肥早春萌芽前在树冠滴水线下往外0.3m处挖深45cm、宽50~60cm的环状沟。将已堆沤好…  相似文献   

9.
山楂(C.Pinnatifida Bge.)是我国特有的温带落叶果树,在山东省苍山县的栽培历史悠久,是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目前全县共有山楂园3000hm^2,总计300万株.近几年,由于产地条件和技术管理等原因,大多数山楂树呈衰弱老化状态,严重影响山楂的产量、质量和农民的收入.自2000年春天开始,我们承担了县政府“低产山楂园改造”科技项目,通过5年的改造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给山楂盛果期树技术管理提供可靠依据,1983~85年调查地上部各项形态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各项丰产形态指标,供参考。一、试种和方法试材为河北兴隆上甸子五村42年生113号树,品种为铁楂,另有  相似文献   

11.
苹果强旺树较为多见,以中幼龄树为主。因其结果少,效益低,管理难,郁闭严重,部分果农无奈选择放弃,实属可惜。现将苹果强旺树改造技术作一介绍。1强旺树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南省山楂生产科技协作组于今年4月底在辉县召开了山楂生产、科研情况汇报会。会上汇报了去冬今春以来本省山楂生产发展的情况;交流了山楂苗木的培育和成龄树栽培管理等经验,了解了山楂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布署了下半年的生产、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3.
山楂保花保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保花保果技术山楂生理落果比较严重,笔者采取以下保花保果技术提高了山楂着果率。1花前复剪通过花前复剪调整叶芽和花芽的比例为31,有利于提高着果率。2花前追肥开花前在树盘下开浅沟追施以氮为主的化肥,初结果树每株0.25~0.5kg,盛果树每株1~2....  相似文献   

14.
山楂在莱西县已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全县现有山楂园八万亩,其中三十至百年以上的大树九千余株约合千亩。由于长期忽视对山楂的栽培利用,管理粗放,树体衰弱,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探索山楂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我们于1980年开始进行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开发示范,经过二年来的试验,山楂大树树势恢复很快,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84年经验收,实验区面积528.5亩,平均亩产2093公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楂大树主要分布在治河两岸的河滩地带,土壤为砂土或细砂壤土,漏水漏肥,养分含量低,据测定:有机质含量0.36%,速效氮37p…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园约70 hm2,多管理粗放,产量低,效益差.2000~2004年,我们对山楂园的管理进行了指导,产量逐年上升,平均667 m2产量由1 100 kg上升到2 500 kg.低产园改造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县的山楂树大部分是在上世纪 80年代发展的 ,由于管理粗放 ,造成树形紊乱 ,树势极度衰弱 ,结果部位外移 ,产量低微。为提高山楂产量 ,改善果实品质 ,在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对山楂进行综合管理 ,获得了明显的增产、增质、增经济效益的成效。1 修剪根据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 ,进行树体改造。首先去掉重叠、密挤、交叉的大枝 ,留下方位和长势良好的大枝 ,使其分布均匀 ,互不影响 ,为了照顾产量和恢复树势 ,对大枝采取逐年分期去掉的办法 ,即第 1年去掉 1~ 3个 ,对于其余要去掉的大枝进行回缩 ,控制其生长 ,暂保留结果 ,第 2…  相似文献   

17.
平阴县李沟乡有1985-1988年栽植的山楂67hm^2,多数管理粗放,树冠郁闭,结果部位外移,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效益差。2000-2004年,对山楂低产园进行了改造,平均667m^2产量由1100kg上升到2500kg。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由于栽培面积趋于合理和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山楂又开始走俏市场。而我县自1 993年以来 ,山楂连年滞销 ,主要原因是多数山楂成龄园管理粗放 ,低产劣质。为探讨山楂成龄低产园的改造技术 ,我们于 1 997~ 1 999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试验 ,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示范试验园概况及丰产效果示范试验园共约 54 hm2 (公顷 ) ,主要分布在汶上县南站、苑庄等乡镇。果园土层深厚 ,土壤有机质含量 1 .5% ,p H值 7.5。1 986年栽植 ,主栽品种为大金星、大绵球等 ,行株距 4m× 3m或 4m× 4m。由于长期粗放管理 ,山楂园大枝重叠 ,…  相似文献   

19.
山楂无性系砧木伊珠红,具有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树体健壮的特点.物候期早、抗旱、抗病虫、扦插繁殖容易;能与大果型优质品种亲合.在干旱、土层薄的片麻岩山地阳坡条件下,与一般生产上桔红实生山楂为砧木嫁接树相比,6—9年生树每666.7m~2产量比桔红实生山楂嫁接树高7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伏山楂原产长白山地区,是极抗寒、早熟、丰产的果树资源。近几年,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选出的左伏1号、左伏2号、左伏3号、古伏1号、吉伏2号可在寒冷地区栽培发展。但由于伏山楂是三倍体花粉败育类型,单独栽培不能结实,虽然配置野生山楂做授粉树结果良好,但授粉树果实经济价值低,故不适用。为此我们从1981—1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