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金东区郑店历史文化村落案例,分析村落景观空间的人文感知、体验营造,从村落片区、空间序列、空间节点3个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营造策略。通过对人文空间的营造与序列的串联,将村落空间场所的人文感知体验回归到人与空间的情感表达与交流层面,使乡村景观能更好地留住传统、留住文化、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2.
夏鸿玲  唐晖 《现代园艺》2023,(19):42-45+48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且这种趋势正不断增长[1]。公众可通过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分享对公园的景观体验或评价,能够客观、详实地表达对公园的景观形象认知和情绪体验。以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为例,以UGC网络社交平台(携程、马蜂窝、去哪儿、美团)网站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公众行为动机、公园环境、情感倾向3个方面分析了长沙洋湖湿地公园公众景观体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洋湖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景观叙事理论的研究中,人们从过去对于叙事的单一理解,逐渐转化为融合空间体验与感受的景观表达,使景观作品拥有了更深刻的精神与人文内涵。景观所具有的叙事表达,向置身其中的人们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景观叙事通过对生活场景的高度提炼,使景观语言成为诠释生活和精神传递的重要方式,人与自然在时空中的对话成为空间的独特记忆。  相似文献   

4.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有的设计表达过于概念化,流于形式,仍停留在供人们观、赏的初级层面,为了突出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有效考虑到体验者与设计作品的融合。人们大多成了景观中的看客,甚至过客,人景分离,人与景观之间缺乏互动性,导致体验者无法融入其中体会设计者所表现的真正意图,而设计者绞尽脑汁设计的得意之作则成为了摆设。主要是对公园互动性景观设计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分析公园景观发展情况以及对互动性景观相关概述,总结营造公园互动性景观的原则及要点等,并提出对公园互动性景观设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代插花形式也逐渐多种多样。基于对插花艺  相似文献   

6.
光影是光景组成的一部分,光影能够对人视觉和心理上造成影响,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着重阐述光影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与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表达和应用,以期在今后的光影设计中能够多注重光影设计的艺术美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刘焱 《现代园艺》2021,(5):103-105
通过10次考察,分别从植物品种、栽培技术、园艺设施、种植应用、园艺体验及衍生产品6个方面总结分析北京世园会的亮点与不足。品种层面没有凸显我国引种驯化及园艺育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技术层面显性化表达的生产栽培技术不多,景观上的应用技术创新太少,过于泛泛;艺术性与文化特色层面缺乏中国韵味;大部分展园的植配风格和品种非常雷同,同质化严重,值得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张葳  孙歌 《现代园艺》2015,(2):105-107
文化通过景观体现,人们通过景观了解文化,亲身体验更能加深人们对景观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文章从文化角度阐释对主题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的理解,分析人们在主题公园活动的一些行为规律,提出景观体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案例来探讨如何运用景观环境的认知与体验使人们了解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赵婧 《现代园艺》2014,(14):79-80
隐喻是一种比喻,是在彼类事务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务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隐喻多用在文学艺术领域,同样,在景观设计领域,隐喻也被广泛的应用,景观的隐喻是通过场所传递出来,场所是人与自然情感沟通的阶梯。是环境作用与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的结果。本文通过对于景观设计中场所的隐喻性的研究,分析景观设计中的隐喻的特点和人的情感表达,来了解和感知新时期景观设计中人们通过景观设计的结果来显示和流露人的内心世界以及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存在空间,纪念性空间承载着人类历史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它以不同形式给人心灵的触动与启示。以纪念性空间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情感地理学理论,分析纪念性空间中的情感体验特征,从空间元素、空间结构和感官体验对纪念性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冥思与共鸣,也为当代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今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和儿童对自然活动空间的需要2个方面,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儿童在农业观光园中的活动,归纳总结出运动型、认知型、探索型、冒险型和创造型5种活动类型,游玩、探索、认知和互动4种游戏活动及种植、养殖和采摘等体验活动。充分利用农业观光园中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重塑儿童与自然的互动、与农业的联系。通过一些游乐设施和体验活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自然、感知农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以往园博会游客的游园体验和需求,分析游客的游玩心理,为满足园博会游客的更高需求及弥补园博会运营中的不足,在今后园博会的设计中,创新规划设计,以游客互动体验为设计服务核心,以"峰—终定律"等理论为指导,演绎园博会主题,通过景观环境设计营造,在景观节点设置场景化的艺术效果,并创新体验活动环节,让游客在游、玩、赏、拍摄等感官体验环节中满足游园的需求,形成园林景观与游园游客体验相互交融,成为园内场景中的主角,并通过影像设备的记录,让游客"既在园中游,定在画中留"。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真正的游园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和属性特征。结合常熟李市村地域文化调研梳理,以村落原供销社旧建筑为改造设计对象,进行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展示空间设计研究探索。研究从相关概念阐释出发,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展示空间设计原则,并基于对乡村地域文化的调研与梳理,从凝练乡村历史文化符号、场景再现表达、传统技艺体验、空间色彩表达4方面,提出乡村展示空间设计策略,为乡村地域文化传承与复兴、乡村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注重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能够有效促进现代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首先简要介绍了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相关概念,随后从地域景观与自然环境、地域景观与文化传统2个方面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方式。以期这些观点能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居住环境和视觉体验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园林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园林工程的选址、布局形式、造景类型以及整个工程所要表达的主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蔬菜产业园中开发休闲体验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园区产品销售,还可提高产品附加值,且现已有诸多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果蔬种植内容、休闲体验项目设置及相关人员配置,提出蔬菜产业园休闲体验项目配置模型,经粗略测算,因设置休闲体验项目而增加的投资,可在2年内收回。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化景观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特定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产业形态、民风民俗等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具有浓厚的地域性[1]。陕西关中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凝集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章探讨关中民俗文化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手法,并以"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为例,细述表达手法的具体应用,旨在为民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团结乡现状的分析,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揭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中智慧与观赏农田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研究智慧与观赏农田的开发策略和模式,阐述彩色水稻农田和玉米迷宫、深度构建农业旅游体验链条、智能化技术和农业旅游相互结合等方式来发展农业、发展农村的新方式,并提炼出乡村智慧观赏与体验农田在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农业和教育结合、智能化技术和农业旅游相互结合的创新点,旨在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陕西楼观台森林体验基地活动开展取得的成效总结,分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其森林体验发展方向和建设方式,为楼观台森林体验建设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江滩房车露营公园为例,对该项目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公园主体以场景模块化的方式呈现,赋予科技智能化交互式新奇体验,通过多样化的场景体验,打造华中地区新型露营公园。对各功能模块的场景定位、主题IP、场地规划、功能配置、环境营造、产品适配等进行解读与分析,通过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思考,从以人为本的方向考量,思考如何把科技品牌化元素融入营地空间模块之中,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互动,激活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创造新经济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