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自然景观环境因子、整体布局形态、民居建筑特征、人文景观4个方面,对绥中县新堡子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进行研究,为新堡子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区域性景观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及民俗文化等。辽河流域辽宁段传统村落记载了丰富的人居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对其传统村落分类的解析,从多个层面对平原水岸、山地水岸、其他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着重剖析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龙岗子村文化景观特征。本研究有助于发掘辽河流域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辽宁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月 《花卉》2018,(12)
本文以福建省连城培田村为例,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传统聚落空间肌理的演变。以集体记忆为切入点,总结了培田村形成期、繁荣期到20世纪30年代受交通发展影响,逐渐衰败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阐述集体记忆对传统聚落空间肌理延续的作用。最后从传统聚落延续及保护的角度,提出培田村保护传统格局,延续空间肌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传统聚落是人类聚居和活动的场所,也是有独特的魅力和明显的群系特征的人居文化空间。为保护传统村落内的整体历史风貌,以国家传统村落之一的胜利镇三家子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特征、空间布局特征、建筑景观特征、人文景观特征4个角度分析三家子村传统聚落文化景观,这对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聚落景观环境的空间设计出发,针对萱州古镇区位的自然地理空间和气候特征,分析出衡阳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生态环境空间单元模式,总结传统聚落空间与气候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为现代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9,(22)
研究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色是对其保护和开发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南水乡聚落的研究呈现由传统物质空间转向多元化领域的趋势,随着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的介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GIS平台的应用,产生了诸多定量研究的新方法。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江南乡村聚落景观特色的研究成果,按照"研究角度-方法技术-结论"的路线,从聚落空间、旅游资源、景观格局、聚落文化景观、人居环境以及聚落景观特色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价了2000年以来江南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色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和田传统"阿以旺"民居为例,通过对乡土材料资源特性与传统聚落营造关系的解析,揭示和田传统聚落营造中选材、取材、用材方面蕴含的3条营造智慧,即因地取材、便捷用材;广泛选材、简易操作;因材而用、物尽其长;凝练归纳了南疆和田典型的"阿以旺"民居特性、内向性院落、高地基、插坯墙和编笆墙、半开放式连廊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聚落营造模式语言;积极探索乡土材料的改良和应用技术的提升,对乡土材料在未来的新乡土建筑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驿站型聚落不仅是我国乡村聚落中较为独特的存在,还是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基于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廿八都古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着重关注驿站型聚落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驿站型聚落公共空间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具有实践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东庠岛上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视角对街巷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同时结合收集到的街巷空间中的底界面宽度(D)、两侧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高度(H)和街巷空间节点的组合形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通过系统总结东庠岛传统聚落街巷空间的组成与特征,为东庠岛上聚落进行的美丽乡村建...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聚落景观体现独特的民族传统聚落及地域文化,本研究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布朗族为例,对西双版纳布朗族聚落景观进行分类研究,并从景观生态保护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和典型调查法分析西双版纳布朗族传统聚落景观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布朗族民居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范围和具体措施,为其聚落景观规划和民居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滇中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从苗族文化出发,对昆明市嵩明县小街镇苗族村寨牛足村的环境现状、空间聚落形态、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牛足村民族文化景观、村落形态、空间布局、建筑样式等异质性景观的深入调研,发现牛足村村寨存在诸多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现状落后、环境脏乱差等制约村寨发展的问题。因此,统筹规划牛足村村寨聚落形态与景观,探索山地民族村寨生活环境提升和旅游发展策略,为昆明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景观规划、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小冬 《现代园艺》2011,(18):39-4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传统乡村聚落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都开始变化,乡村聚落景观的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部分乡村聚落景观也暴露出了很多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景观设计角度,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方法来指导多民族杂居背景下得乡村聚落环境景观整治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农村聚落的建设模式以城市建设模式为参照物的现象日益严重,其对农村聚落的破坏甚至超越了其自然消亡所带来的损害,尤其是文化系统载体的消失直接导致了农村聚落文明的灵魂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农民多种无序行为。本文从构建具有良好文化生态的农村聚落出发,重点讨论"农村现象"下,农村聚落的营建策略,从其文化溯源、类分、元素作用机制及评价体系建立等角度提出理论支持及政策建议,对农村聚落营建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传统乡村聚落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等都开始变化,乡村聚落景观的各个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部分乡村聚落景观也暴露出了很多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景观设计角度,运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景现生态学等理论与方法来指导多民族杂居背景下得乡村聚落环境景观整治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红阳猕猴桃(又名红心果、红心、红肉、龙岗红)是四川苍溪县东溪镇英明村二组李兴德育出的猕猴桃珍稀品种。1997年经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5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申请了国家猕猴桃新品种审定。陕西安康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与安康市伊甸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安康市中旺公司进行科技合作,引进红阳猕猴桃品种分别在汉滨区恒口镇哨子坡村、千工村、小档村、唐岭村、后头沟村、兴红村等地进行栽培试验,试栽总面积  相似文献   

16.
新增耕地土壤盐渍化调查及改良措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定边县新增耕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对陕西省定边县盐渍化土壤面积较大的堆子梁镇新增耕地典型地块进行田间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土样和水样及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定边县堆子梁镇王滩子村、小滩子村、白土岗子村的新增耕地调查地块内0~60cm土层的pH均呈强碱性(pH≥9),土壤全盐量较高;其中,白土岗子村调查地块的0~60cm土层全盐量最重,小滩子村次之,王滩子村最轻。3个调查地块蓄水沟内水样均呈碱性,全盐量322~1 462mg·L~(-1)。根据调查区域的新增耕地盐渍化现状,参考当地及邻近地区较成功的盐渍土改良经验,针对性的总结了耕作措施、地表覆盖措施、隔盐措施、化学措施、灌溉措施、植物措施等改良措施的原理及优缺点,以便为治理定边县盐渍化新增耕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为乡村景观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对于解决乡村问题、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田园综合体概念以及综合体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武川县红山子村为例,结合红山子村乡村景观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探索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策略,将武川县红山子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生产、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优质的村落空间结构对乡村再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文化进程,导致非"世遗"土楼群落区文化景观消亡加速。文章从古竹乡非"世遗"土楼群落区活态保护出发,将土楼文化景观通过"解构+赋能+输出"的活态过程,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重塑非"世遗"土楼群落区的再生策略,并以此作为对富有地域特色的客家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三种新农药防治舟形毛虫试验为探讨新农药丙溴磷、硫双威、灭多威在果树上的应用范围和杀虫效果,我们于1994年7月进行了三种新农药防治舟形毛虫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试验在本县辛寨镇大峪村和龙岗镇龙岗东村果园进行,试材为10年生敞口和大金星山楂盛果期树。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户外夏季热环境测试和行为活动观察,探讨温度与风速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并提出热带地区户外空间热环境优化的若干建议。以海南省三亚市保平村为地点,在户外环境中取7个代表性测试点,利用精创温湿度记录仪(型号RC-4)及标智风速仪,测量一天中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有绿化的顶层比有构筑物的顶层在通风方面更具有优势;建筑外部有无遮挡对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和风速的影响较大,且遮挡物宜为导热性差的物体;建筑物的朝向对建筑物内部温度和风速影响较大,建筑物朝南,人体舒适度较高。绿化具有降温增湿功效,要尽可能将传统聚落中的“冷源”如水体与风环境设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能有效地降低夏季的温度,提高环境湿度和人体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