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与空间意象研究文献为线索,回顾了现代经典文献,说明其当下的学术活力;撷取了设计方法层面传统园林"意象"研究文献、西方空间理论的类型学方法文献、城市设计理论文献以及诗词意境结合园林的研究文献,目的在于寻求传统与现代造园方法的契合点,实现设计层面的继承与创新。关于传统经典文献,希望在理论研究层面有新的发现,推动造园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南古典园林为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感倾注、造园基础、园林各要素以及具体对比手法4个方面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进行探析,以便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江南古典园林,进而读懂园林、品味园林。  相似文献   

3.
顾皓行 《现代园艺》2021,(6):100-101
皇家园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所修造的"灵囿",截止于慈禧太后修建的颐和园,在这期间的三千多年,经过不同朝代的变更,不断的发展,园林的修建越来越精美,规模越来越大,植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而黄杨的表现形式也在随着园林的发展有所变化,探讨了黄杨在皇家园林中造景表现形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园林既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的本土特征,又要借鉴世界各国园林文化的艺术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意义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园林理念。这就需要站在中国园林的"意境"高度,对世界各国园林的创新特色进行认真梳理,既要进行东西亚的线性比较,又要进行中西方的面体比照,还不能忽视非洲和美洲的零星点缀。在灿烂辉煌的世界造园艺术成就对比分析中,探索每个时代造园特色。寄希望于创新《中外园林史》的教学改革,使中国园林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呈现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园艺》2020,(1):104-106
鹤景是中国园林动物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整理、现场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了鹤景发展的历史源流,并以西湖"放鹤亭"为切入口,着重探究了江南传统园林观鹤景观,最后分析总结了江南传统园林观鹤景观的文化内涵,对比现代园林鹤景,为现代动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风景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园林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尤为重要,不失为当前放眼看世界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此外,能够在加强与国际风景园林界联系的同时,还能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实用园林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见专业词汇、句型结构、英汉翻译技巧及专业知识的表述方法等,而且能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是基于此,通过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做到及时了解国际上关于园林研究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背景下,由贾光宏主编的《实用园林英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版)一书把握时代脉搏,针对风景园林事业发展趋势所编写,致力于培养懂园林、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园林行业的需求。总览全书,有三大特色,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园林史》课程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由古至今中外园林的发展脉络,主要历史时期、典型作品及关键人物等知识。目前,大部分院校《园林史》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单向的、静态的理论教学,易使学生感觉内容枯燥,难于理解,并大大降低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深入分析了《园林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由此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地方综合高校园林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园林史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比较,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运用技术手段的方式并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以学生为本位,从教学到测试各环节重新设计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课程操作模式,才能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史,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和水体类型,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与表征与西方园林、中东园林迥然不同。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对世界造园史有深刻影响。其发展历程深深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以胶州李哥庄镇街角广场为例,浅析传统造园手法是如何通过华夏文化这根纽带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1.
李子轩 《现代园艺》2023,(10):145-147
园林从宏观角度分为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以我国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西方园林则以法国园为代表的几何形式,受历史因素和其他因素影响,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不同,因此园林的表现就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东西方哲学、东西方园林史,从对比的角度切入,探究东西方园林哲学思想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积淀了我国绚丽多彩的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其中,儒家审美观也对我国传统园林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儒家的"比德"、"中和"以及"生态"等自然审美观对我国传统园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现代新中式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基础上的园林城市,充分将城市发展和城市需要相结合,顺应民意,以整个城市为载体,以建立生态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为目标的新型园林,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居和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美化备受重视,因此,园林专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在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加深入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能将书本知识应用起来。其中,采用"校企合作、协同共育"的教学形式,尤其能给园林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园林设计课程为例,探究基于"校企合作、协同共育"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智慧园林的发展,然而智慧园林发展不仅依靠信息技术,更要融入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为推动校园景观的智慧化、人性化和多元化,将智慧园林的领域扩展到高校校园,提出校园智慧园林的定义,并结合高校校园的真实需求,设计高校校园智慧园林系统,从"技术"和"情感体验"层面实现校园园林的几大功能设计.以鄂尔多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历史极为悠久,而且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中国园林是一个精深、完善的园林体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浮庄"是合肥包公园中的"园中园",其造园手法上汲取了中国园林造园构景艺术。在园林布置中结合了自身地理环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风格。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探析浮庄园林中叠山、理水、种植、建筑四大造景艺术手法,希望为城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和杭州水田畈遗址发掘出炭化芝麻种子,证明我国公元前770—480年已有芝麻,世界芝麻生产以亚洲为主,非洲次之,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墨西  相似文献   

18.
以"样式雷"为代表的烫样艺术是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壶中天地"格局的演化结果,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发展的产物。本文阐述了清代"样式雷"的建筑设计过程、"壶中天地"的由来与表现,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后期的艺术特征,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内蒙古29家园林相关单位与开设园林专业的9所院校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提出"分层联动机制与多层协同作用"的培养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以"学校、教师、学生、园林相关单位"为载体的良性循环系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知识、有技术、有创新精神、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多元化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城市园林绿化的长期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拥有一支职业素质良好、园林知识精湛的园林人才队伍是园林行业加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园林主管部门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外来人才,同时加快对人才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的步伐,以实现"十三五"规划下园林人才队伍的发展需求。本文从西安市园林人才队伍现状出发,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剖析,经全面思考后,对"十三五"期间园林人才队伍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西安市的园林事业蓬勃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