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岭南各大古典名园在修复、改造和扩建时都着重体现生态化这一特征,植物配置作为最能体现自然与生态的要素,在岭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特征和配置方式并分析其成因,以期能对岭南古典园林优秀技艺的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情趣的集中体现,拥有丰富的文化形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而植物景观配置是古典园林整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植物景观这一窗口,可以窥见蕴含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民族文化。本文紧密围绕我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这一即定主题,对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做历史沿革、配置方式以及经验传承等层面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校园山石与竹的搭配,以及竹与石的美学特征和精神内涵,竹石配置的造景特点,竹石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各种手法。山石与竹的搭配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典的配置手法,这种搭配手法从古典园林流传下来,有机地融入到校园绿化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不可缺少。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表现古典园林的生机,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分析这些文化意蕴,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通过阐述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分析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配合成景的形式,探讨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美的表现,并提出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花卉》2019,(24)
自古以来,我国的山水画作品有着独特的美学特点,其在发展中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可以发现,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之间有着相近的构成要素,如山石、植物以及水体的设计上都有着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破坏和重组了常规景观元素,然后进行再创造,用以表现作者独特的园林设计观念,通过对山水画的研究,不仅能够对现代园林设计师带来启发,还能给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将对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关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园林发展不仅融入时代文化思想内涵,同时发扬古典园林造景精神,继承其方法,使古典园林与现代新要求融合。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可以提供太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植物配置的环境协调法则入手,分析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3种法则,然后又研究了植物配置的人地协调法则,最后分析了园林植物高低、色彩和季节的搭配法则,为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选取苏州古典园林中以植物配置为主要造景要素的3个代表性样本点,通过文献分析、学科交叉、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的方法,从影响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的植物自身特质、植物间关系、植物营造意境3个维度共选择了7个评价指标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游客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需求与喜好,并希望从游客审美偏好视角对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维护以及现代仿古园林的设计提供一定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月坛为北京古代五坛八庙之一,分析月坛公园植物的历史变迁,阐述月坛公园南北两园即北园坛庙园林和南园中国古典山水的园林布局;分析研究两园的植物配置特点、植物种类和配植方式;重点时南园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老庄哲学,在崇尚自然思想的支撑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植物都是构成园林意境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立足于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其配置特点和文化意境,挖掘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希望结合时代特征发挥其积极的借鉴作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空间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涂序涌 《现代园艺》2014,(18):76-76
植物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研究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寻找更好的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挖掘杏花楼更深层次的文化即为本论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众多园林之中,苏州园林甲江南,其独具特色的古典风韵,是值得学者探究的。基于此,重点探讨了苏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包括配置原则、品种选择等,以期为今后保护和修复苏式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杭州汾阳别墅造园手法的研究,探讨古典园林流派之一江南私家园林几种典型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特点和深厚的园林文化,揭示传承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对发展现代园林绿化多样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手法的延续与继承,能在当今景观空间中充分展示艺术魅力。本文列举古典园林其中的崇尚自然、移步异景、筑山理池、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特点,并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从而改变当今景观设计盲目崇洋、千篇一律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典园林中的植物应用不同于现代植物应用的功利性,其往往寄托了园主对家国的思想情感,具有感染人思想的魅力。这种教化作用非常适合应用于大学校园景观中,给师生带来启迪与教诲。本文分析了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内传统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应用形式,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从而给大学校园植物配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3.禅宗文化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影响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山水诗、书法、美学、建筑、植物等,特别是注入了许多传统哲学思想。佛教作为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其禅宗哲学内涵深深地影响并体现在中国古典的私家园林中。禅宗的直觉体验和"空"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古代的造园家和园主人。园中的假山叠石、花木配置、匾额对联,都深深流露出禅宗的精髓。(1)叠山理水,尽显禅意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离不开叠石理水,讲究在有限的空间体现  相似文献   

18.
植物配置设计对于园林整体景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造园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与水景、山石、建筑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环境。在强调生态景观设计的今天,向古人学习植物配置设计,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非常必要。在此,根据前人的诗作及画作,对"独乐园"植物配置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今后的植物配置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春秋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文化元素出发,坚持古典园林与现代风格结合,运用环状水系融汇各种空间布局手法和园林植物配置,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园林是古建筑和园艺的综合艺术,其中寺庙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之一,并占有重要地位。闽浙地区是我国古代建造各种寺庙最多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最古老的寺庙得以保存下来。本文通过对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文化品质的分析,阐述了闽浙寺庙园林独特的宗教、地域人文性特点;通过闽浙寺庙园林布局形式和植物造景配置设计,探讨了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园林景观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