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继锋 《花卉》2019,(10):184-185
“石漠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某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并对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着手治理石漠化迫在眉睫。对此,本文分析了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应用,希望对我国石漠化治理有些微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石漠化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产生造成了一系列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岩体裸露等生态问题,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做需加强对土地石漠化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逐渐恢复土地的使用价值,本文主要对石漠化治理中林业建设的思路及内容进行分析,期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对石漠化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石漠化是我国最为严重的一种生态环境现象,石漠化地区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均会受其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当地可持续发展,因此,想要构建优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全面分析石漠化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治理对策,推动石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基于此,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原因与危害,并提出石漠化地区的造林技术治理对策,以期为更多的石漠化地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前提,挖掘不同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石漠化治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方法,以该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目标,分析其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面临的困境,提出该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因经济的发展,对林木的需求也逐日增加,很多经营者为了获取利润滥砍滥伐树木,使得植被毁坏,石漠化现象严重,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因而需找出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云南石漠化现状,并论述了清香木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2方面探讨了云南省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机理,详细分析了土地石漠化的现状,阐述了土地石漠化所带来的危害。并依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成因机理及现状,提出了一些防治土地石漠化的防范对策。将生态建设和开发相互结合,实施能源建设、植被恢复、生态移民等多种方式,分不同区域进行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以丘北县为例,探讨了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因气候环境恶化造成的水土流失,地表基岩裸露等现象就称为石漠化,能导致土地丧失生态效应。我国石漠化的现状相当严峻,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治理土地石漠化进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环境治理面对的重要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石漠化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对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期望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做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地区多指喀斯特地形,是当前生态环境脆弱恶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石漠化防治理念及技术的日益完善,种植刺梨具有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因此,主要分析了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中刺梨的生态价值,并探讨了刺梨的种植技术,旨在进一步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0.
太佩荣 《花卉》2021,(2):237-238
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石漠化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很大阻碍,更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石漠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重视的焦点,如何改善和治理石漠化现象成为当前生态环境建设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石漠化问题,应当努力探寻治理石漠化的有效对策和措施,并采用必要的造林技术,进而有效提高石漠化治理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虹  魏亚平 《现代园艺》2014,(13):73-74
在介绍石漠化涵义及危害基础上,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河南省境内的淅川县、西峡县、内乡县和邓州市的石漠化现状,并从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农村能源、农田水利水保、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等方面,提出了治理石漠化的植被恢复和综合治理措施,以期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究石漠化治理的对策与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石漠化问题愈发凸显。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石漠化的治理力度,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植树造林技术,更好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原因,重点探究石漠化的具体治理对策和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借助系统论的观点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石漠化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喀斯特地区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同时再加上人类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石漠化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所以在针对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时,要对地区环境的脆弱性进行治理,把人地关系之间的协调作为治理的宗旨,逐步改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对石漠化治理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丘北县石漠化工程治理的实际情况,从其成因及开展治理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效上分析了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研究成果,根据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主要环境问题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设计了"果-草-畜-沼"生态立体种养、小流域为单元的林地-梯田-水利模式、石漠化地区"培土-种草-植树-畜牧业"的生态治理模式、水体生态养殖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6种主要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有关消息,日前,广西农业科学院承担,该院园艺研究所实施的“岩溶山区野生葡萄资源利用及其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桂葡1号”区试栽培示范项目经过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江川县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及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川县今后石漠化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朗洲村和沙子岩村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中,选取立地条件相似、树龄相同、人工种植的金桔经济林和金槐经济林以及灌木丛自然恢复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的效益表现,并对石漠化治理模式做出评价,提出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治理建议,为桂林市乃至广西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植被恢复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为喀斯特地形,日趋恶化的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石漠化地区的人口问题、生存问题、能源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刺梨作为本土小灌木,以较高的医药价值、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孝忠 《花卉》2017,(20):172-173
随着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遏制石漠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针对石漠化治理而言,存在系统性不强、管理不完善、树种选择不当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初探石漠化地区不同造林树种植被恢复情况,旨在为区域性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