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开发中景观建设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乡村旅游开发角度,对目前开发中的景观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传统农村"的景观建设模式与具体的建设思路,旨在为创造富有传统内涵和现代文明的乡村旅游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沿岸乡村依托衡水湖水体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旅游项目重复、文化景观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农业色彩景观基本概念做了界定,进而指出了色彩因子对于农业景观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农业色彩景观进行分类,提出了农业色彩景观规划的原则,指出了我国农业色彩景观发展现状与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农业色彩景观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乡村景观旅游发展为基础,进行了我国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研究,重点突出以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为导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中心、以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元体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风貌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但许多村庄在建设过程中难以寻求适宜自身的发展途径,难以营造具有差异性的特色景观,无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自身发展的契机,“千村一面”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步伐的不断推进,在一些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村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成为了破局之策。以乡村振兴示范村——鲁家村为调研对象,总结凝练出乡村田园农业旅游模式下鲁家村的乡村景观发展路径和经验,并为资源条件相似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套完善且科学的景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趋势,从政策导向层面对重庆区域相关发展做了相关分析,对目前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主题类型,即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的观光主题、农庄或农场旅游的体验主题、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的康乐主题和民俗文化主题类型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于未来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文创+旅游"的走向趋势与新型发展模式做了一定前期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长期二元化管理体系,乡村信息化发展严重滞后。乡村景观评价中存在数据分散、数据老化等问题,导致乡村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的进程严重滞后。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乡村景观评价数据管理平台,将乡村各部门的景观数据、生态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并统一共享。同时赋予平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准入的乡村建设企业、公众代表等相关管理权限,实现数据的共享共建和实时更新。本研究有助于打破乡村景观改造中资金提供方、技术提供方、环保主管部门和村庄民众的信息沟通壁垒,化解乡村景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景观出现破碎化甚至逐渐消失的局面。而在改造农业景观时,由于对农业景观的误解以及研究的不深入,出现了破碎化严重、景观效果雷同、管理力度不够和照搬城市景观规划等问题。结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基于生态美学角度进行农业景观的研究,并以乡村绿篱景观为例探讨农业景观的研究关键点。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农业景观的科学性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景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以核心景区带动边缘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开发地。在乡村旅游视域下,如何构建核心景区与边缘乡村的协同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景区边缘乡村景观规划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法,梳理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乡村改造模式,同时以案例实证研究法,选取南岳景区边缘的萱州古镇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核心景区的带动下,景区边缘型乡村景观优化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乡村旅游的视角结合主客体需求,针对用地失衡、同质化竞争和建筑风貌引导等三方面提出对应的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AVC三力理论基础,尝试探析乡村景观的旅游吸引力评价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评价理论依据和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南岭走廊永兴油塘村为例,对其现有资源进行分析,构建油塘村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综合分值进行分析,指出问题现状,提出规划建议,为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