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祖汉 《广西蚕业》2005,42(Z1):114-115
尊敬的向仲怀院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代表们: 为了探讨如何建立我国西部优质蚕桑基地,如何谋划西部蚕业经济发展,如何利用现代蚕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引导西部蚕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优化桑蚕产业结构,以促进西部和广西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和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这次"东桑西移"暨广西蚕业发展研讨会,会议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商务部、中国蚕学会、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各兄弟省市蚕业管理部门、桑蚕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茧丝绸加工贸易企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24至25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6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应宜州市的邀请到该市考察桑蚕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为"十一五"期间宜州市桑蚕业发展"问诊把脉",为该市桑蚕业生产向标准化迈进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24至25日,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6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应宜州市的邀请到该市考察桑蚕产业的发展情况,并为"十一五"期间宜州市桑蚕业发展"问诊把脉",为该市桑蚕业生产向标准化迈进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4.
浦月霞 《广西蚕业》2002,39(2):20-21
品种是蚕业发展之源。广西桑蚕当家品种“两广二号”自育成以来 ,累计发种量已达到1 0 0 0万张以上 ,为我区蚕桑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 ,随着我区蚕桑业的发展 ,蚕种需求量急剧增长。如何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 ,满足蚕业发展的需求 ,是我区蚕业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 ,特对我区当家桑蚕品种“两广二号”的 4个亲本“932”、“7532”、“芙蓉”、“湘晖”近几年来的保育成绩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品种饲育的规律及特点 ,为我区的蚕业生产作参考。1 分析对象及数据来源分析对象为“两广二号”的 4个亲本“932”、“7532”、“芙蓉”、…  相似文献   

5.
广西蚕业的发展正在向着建设蚕业强省迈进,以提高茧丝质量为目标,以先进的技术路线"三新结合"为保证,即新桑蚕品种、新的种养技术、新的缫丝工艺.目前我区正在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和"桂蚕二号",新品种的推广对提高茧丝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使广大技术干部及蚕农真正掌握"良种良法",特对这两对新品种主要性状及主要饲养技术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朝斌 《蚕学通讯》2009,29(1):56-56
由贵州省蚕业研究所承办的第五次西部桑蚕选原种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0-11日在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召开。中国蚕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校长助理鲁成教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熊元副院长,遵义市陈梓泽副市长等领导和来自西部7个省市蚕业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和蚕种选育与生产单位的80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分析上林县桑蚕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现代蚕业的建议: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蚕业发展规划;积极借鉴各地成功做法,加大扶持力度;走科技兴蚕之路;走品牌蚕业之路;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新领域;切实加强桑蚕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桑蚕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乐山  韦波 《广西蚕业》2003,40(1):6-10
近年来,广西桑蚕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到2001年底,全区桑园面积和鲜茧年产量已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323.45%和230.4%,虽然在2002年面临着近十年来茧丝价格降幅最大一年而给蚕业生产带来的困境,广西桑蚕业生产仍持续增长,桑园面积同比增加了53.85%,鲜茧产量同比上升了25%。尽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在一些蚕区发展生产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种桑养蚕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蚕茧收购不按质论价;加工业滞后等等一些影响着广西桑蚕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都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保障我区桑蚕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当前,全区的蚕业工作者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西部大开发及加入WTO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切实把我区桑蚕业的发展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全面提升我区桑蚕业的竞争力,为在未来3~5年内,把桑蚕业建成我区农业中的支柱产业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蚕业生产中,桑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不可放松的工作,它关系到蚕种场的存亡,还关系到全区的蚕业生产的安全和发展。历史上就有因微粒子病暴发、蔓延而使蚕业毁于一旦的惨重教训!我们要引以为诫!因此,全区各蚕种场在蚕种生产中,必须把“防微”  相似文献   

10.
论“三高蚕业”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子康 《广西蚕业》2008,45(1):42-44
本文通过对目前广西桑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结合部分桑蚕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桑蚕产品深加工的动向和技术发展状况,借鉴先进省区的经验,提出我区发展“三高蚕业”、实现由蚕业大省向蚕业强省的发展思路,关键在于对桑、蚕、茧产品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广东蚕业》是广东省蚕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有热带亚热带技术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栽桑养蚕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品种资源与利用、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蚕桑化学与副产物综合利用、蚕  相似文献   

12.
《广东蚕业》2008,42(4)
《广东蚕业》是广东省蚕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具有热带亚热带技术特色。主要刊登有关栽桑养蚕技术、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品种资源与利用、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蚕桑化学与副产物综合利用、蚕  相似文献   

13.
沈亚萍  肖丽 《中国蚕业》2001,22(1):54-54
近年来安吉县通过对蚕业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对推动湖州西部低丘缓坡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从桑园基地、桑蚕良种、省力化养蚕、改善蔟具等一系列效益蚕业新技术配套应用已见成效,蚕茧产质量呈现了恢复性增长和提高,蚕茧总量首次挤入湖州市前三名。  相似文献   

14.
<正> 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工作会议在农业部经济作物局与科技局主持下,于3月24—29日在镇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产茧省(区),包括蚕业、蚕种、缫丝、商品检验、农业院校和育种单位的46名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商讨了如何加强桑蚕品种管理和优良品种的选育、鉴定、推广工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蚕具的研制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建蚕室(或养蚕大棚)和购置蚕具投资较大以及现有蚕具省力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我国桑蚕业高效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保证桑蚕业的高效益,尽量减少建蚕室置蚕具的投资,改进现有蚕具,提高蚕业生产的省力化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集蚕蔟、蚕匾、蚕网、蚕架功能于一体,并能自动除沙、自动上蔟、快速取茧、实现省力化、高密度、立体养蚕的多功能蚕具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业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业科研,依靠蚕业科技振兴四川蚕业,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蚕业产业开发的优势与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知源 《北方蚕业》2003,24(2):15-18,22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2%,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27.07%[1].西部地区12个省区现有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50%,桑蚕产茧量占全国的1/3[2].蓖麻蚕占全国的的80%以上[3].柞蚕也占有重要位置.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等等,为西部地区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能否不失时机的抓住这一天赐良机,使部地区蚕业真正有一个大的发展,已经实实在在的成为摆在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领导和广大蚕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8.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一舟 《广西蚕业》2005,42(Z1):102-108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东桑西移"战略中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一舟 《蚕桑通报》2005,36(2):60-64
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国蚕业战略转移的重要举措,"东桑西移"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它的可行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也已得到有力证明.近年来广西蚕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人信服地说明,蚕业在西部新蚕区的发展不但是可能的,对社会、经济、行业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对企业和农民也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说,"东桑西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蚕业与时俱进,实现传统产业蜕变的适宜的战略举措和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20.
兰桂莲 《广西蚕业》2007,44(2):73-76
根据宜州市近年蚕业大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巩固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加大力度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普及消毒防病技术,有效地控制蚕病;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加强小蚕共育质量的管理: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及加强蚕桑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使宜州市桑蚕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和效益型发展,实现桑蚕业不断巩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