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郑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61-1463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阻碍了“普九”工作的进程,加大了“双基”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甚至贻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初步探讨对导致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并从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农村教学教育改革和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生"厌学性辍学"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普九”后农村初中辍学率出现了反弹;在新一轮辍学潮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厌学而辍学。通过对社会化诸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厌学性辍学”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失当、学校教育弊端以及同辈群体不良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尽管农村职校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学生选择辍学,这已经成为农村职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甘肃省康县为例,对"互联网+"背景下农村职校学生管理中预防学生辍学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出现了新一轮初中生辍学浪潮,有学者研究认为问题很大程度在于学生自身,视为“自愿性辍学”。作者认为这一说法不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同辈群体和各种宣传媒体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望子成龙,是天下每一个做父母的心愿;子女跳龙门。何尝不是广大农民的企盼。然而,高昂的学费成为不少农村人不可逾越的坎。他们既无可奈何又望而生畏,于是。才极不情愿地在子女上学问题上或舍一取一.或重男轻女,或在子女初中不毕业就让他们辍学打工.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困难重重、危机四伏:学校经费短缺、管理低效;教师素质差、待遇差,流失严重;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学非所用;家长教育缺失或欠当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增加财政投入、明确农村教育指导思想、改善农村教师生存状况、严控学生辍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图今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率高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辍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成绩跟不上,产生厌学情绪。这种厌学情绪在数学学习的态度上表现相当突出,据调查,有70%的农村学生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学,在离开学校后的劳动和生活中,除了小学的加、减、乘、除外几乎都没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招得来,却留不住"等的一系列的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辍学,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生为何辍学以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究。1辍学特点1.1从众性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辍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具有从众性,比如自己本村的同学或者本班的同学不上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7月23日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等问题。这让公众重新审视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甘肃山丹县撤点并校后,该县7个乡镇的初中生,大都集中到育才中学。该校去年9年投入使用,即出现学生辍学。学生反映,初三有班级辍学率达20%。学校乱收杂费、克扣挪用学生补助,致使上学负担加重,引发辍学。学生和家长(微博)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最近又出现了学生主动弃学的“自愿性辍学”现象。读书无望、厌学情绪以及“城市情结”是促成农村初中生自愿性辍学的主要原因。新农村建设时期出现这一新问题,社会各界应予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1.
因为家穷,为了保证哥哥的学业,重男轻女的父母,让成绩优异的她,在15岁读完初中时就辍学了。  相似文献   

12.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的软肋。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农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辍学是农村教育中面临的一大怪象,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严峻挑战,也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严峻挑战。认真分析学生辍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依法制止辍学,是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重中之重",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的控辍工作,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有法必依,改变评价,改变认识。  相似文献   

13.
曾骁  陈元 《甘肃农业》2006,(11):329
在对农村教育现状缺乏客观认识的前提下,而盲目对农村教师实行末位淘汰制,那极易破坏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造成教师流失、学生辍学及校园腐败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末位淘汰”制于农村不宜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现在还比较薄弱,农村儿童辍学现象十分严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资本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展。家庭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应用于教育的重要体现,它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家庭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现象的影响,以及对此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对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初中毕业便意味着其学校教育阶段的终结和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些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者说,农村初中把一些什么样的人送向农村,这是改革农村初中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农村初中必须解决好学生专业技术的学习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有效途径便是在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人人获得一技之长,具备谋生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我是农村青年,因为有了《农村新技术》相伴,才使我这几年打了一个翻身仗.十年前,我初中毕业辍学,家里一贫如洗,父母体弱多病.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于是借钱订了几份农业科技刊物(包括《农村新技术》).许多亲戚朋友都劝我出去打工,父母也不再支持我"瞎折腾".  相似文献   

17.
对豫北农村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惠萍 《甘肃农业》2006,(7):205-206
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自“普九”以来,我国农村学龄少年辍学率大大降低,农村教育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村学龄少年辍学又大规模反弹.辍学率之高令人堪忧。透过学生厌学、家长教育热情下降学校教育质量差等表面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现行农村教育制度的缺陷、教育政策的扭曲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德育工作是现代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时期农村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也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农村初中学校的特殊性,在德育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新时期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夏雪 《农家参谋》2022,(2):172-173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养成学生"三观",培养爱国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初中校历史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地区初中校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现状,阐述了农村地区初中校...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要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要将调整方案向当地群众公示,不得简单从事强行撤并。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时要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布局调整导致部分学生辍学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近年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有人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反映说,在很多农村小学合并后,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三年级以下都要由家长接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