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屠宰环节猪群猪链球菌2型感染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估屠宰环节猪链球菌2型传播风险,在广东省东莞市所有的10个生猪屠宰场采集570份猪扁桃体、1 200份环境拭子样品,以及120份猪胴体和120份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2型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猪扁桃体样品的猪链球菌2型阳性率为0.88%;屠宰环境拭子样品的阳性率为3.17%,其中待宰区为3.50%,屠宰区为8.50%,分割区为4.00%,屠宰工具为3.00%;在车间出入口的猪胴体和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中检出猪链球菌2型阳性,其中猪胴体阳性率为0.83%,猪内脏阳性率为4.17%。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场猪群中存在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群携带的病原对屠宰加工环境以及屠宰加工产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屠宰场存在传播猪链球菌2型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相关职业人群的自身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长白猪产肉性能及胴体品质,为其利用和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我场于1998年11月上旬特邀武汉种猪测定中心的范春国等四人现场指导监督,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瘦肉型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GN8467~87,对1996年底从丹麦引进长白种猪后裔进行现场屠宰及胴体性能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驱虫带来的意外收获采取行动进行驱虫原计划是防止蠕虫的感染,却给约克夏系丹麦资源家系猪((Danish Resource strain,DRS)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收益:在屠宰场,从胴体上修整下来的猪肉数量显著减少,因而胴体价值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最近 ,法国报道全国 80 %的母猪都感染了疥螨寄生虫 ,有 30 %的生长肥育猪舍受到影响。以前也曾有报道表明西班牙和英国的生长肥育猪分别有 2 7.5%和 30 %感染了疥螨 ,其中西班牙有80 %的猪舍发现疥螨 ,英国 67%的猪舍发现疥螨。在德国发现感染疥螨属疥疮 var.suis寄生虫的肥育猪占 36.5%,比利时和丹麦分别为 36%和2 7.5%,其中比利时有 30 %的猪舍发现疥螨感染 ,丹麦则占 40 %。意大利最近报道 ,在体重为2 5kg至屠宰的肥育猪中检测到 1 3%的猪感染了疥螨 ,几乎 58%的肥育猪舍都发现了感染个体。在意大利的屠宰场胴体检测中发现约 62 %的猪由…  相似文献   

5.
在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屠宰加工过程中,胴体编号十分重要。因为机械化屠宰过程是连续作业过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将屠商的生猪合群连续屠宰。要区分屠宰加工后各屠商的猪肉,必须有一个让所有屠商都信得过的胴体编号方法。1996年以来,通过两年的实际应用,证明是...  相似文献   

6.
近5年来,湖北省桑梓湖种猪场根据选育计划,以新清平猪为母本与外来品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配合,并定期与国家(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合作进行现场屠宰测定。应用Excel的软件工具对新清平猪及其杂交后代胴体及肉质性状屠宰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大部分肉质性状达差异极显著水平,胴体长、肉色评分性状达差异显著水平,皮厚、屠宰率性状差异不显著,杂交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丹麦共有5000个猪场,年出栏生猪2800万头。其中780万头以活猪的形式卖到其它国家,其余在丹麦境内进行屠宰,其中170万头由个体屠宰场屠宰,1800万头由合作社  相似文献   

8.
李强  李学伟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2):28-28,30
引进丹麦先进仪器FAT—O—MEAT’ER(肉脂仪)对中国鲁梅克斯食品总公司名山县屠宰场中5821头猪进行了现场测定,测量性状为最后一根肋骨处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P2)和倒数第三、四根肋骨之间,离背中线4—5cm处的膘厚(RF)以及眼肌厚度(RM),并估测出瘦肉率。对所测胴体各性状的均数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本地商品肉猪胴体质量低于国外水平。  相似文献   

9.
Bevio等对英国四个典型屠宰场处理商品猪的调查后指出:生猪屠宰前禁食时间越长,越不利于胴体产量、猪肉品质和家畜安宁。可是,普遍存在生猪屠宰前禁食时间过长的问题。 Bevio指出,屠宰前禁食时间长短可根据猪肝脏中的糖元浓度间接估计。他从实验室测得的341头禁食0~48小时猪的糖元浓度,得出糖元浓度的对数和禁食时间之间呈负线性关系: 禁食时间(小时)=31.0-20.6(Log糖元毫克/克) 他们于同一天从这四个屠宰场屠宰后猪的肝左叶中侧取5克小样本,共收集1843个样本。取样在宰后20~30分钟进行,如不能立即进行糖元分析,应将样本迅速在液氮中冷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新疆某肉牛屠宰场肉牛的屠宰加工、排酸及分割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控制屠宰加工企业微生物污染,并提高牛肉及其产品的卫生质量,试验采用GB/T 4789.2—2008及GB/T 4789.3—2008的方法,分别选取屠宰过程中牛胴体排酸前后各部位的分割牛肉、操作工人的手、刀具、操作台、传送带、围裙、包装袋等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调查各车间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屠宰场在牛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合理的胴体排酸条件既可以提高肉品质又可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程度,牛胴体排酸前后大肠菌群数分别为(1.57±0.18)log MPN/cm2、(0.87±0.10)log MPN/cm2,且差异显著(P0.05)。对于倒吊排酸胴体而言,下部位分割肉微生物污染高于上部位分割肉。屠宰场在屠宰及分割生产线上胴体表面和分割肉微生物污染仍然比较普遍,除去肉牛自身的污染外,刀具、工人的手、操作台和传送带及车间环境是胴体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因此,高档牛肉及制品的生产更加需要严格的卫生管理、规范的生产操作和规范化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择屠宰体重100 kg、110 kg和120 kg左右的枣庄黑盖猪31头,依据体重分成3组,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屠宰及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了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的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随着屠宰体重增加,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显著增加(P0.05),游离水分显著降低(P0.05)。背膘厚、板油与肾脏重、皮肥肉率、大理石纹评分、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瘦肉率、滴水损失和失水率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他指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文章为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确定其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Frieisan公牛(n=144,活重460公斤),从猪场经80公里运送至屠宰场,于到达时屠宰,比到达后20小时屠宰猪胴体与活重百分比、肉质,明显要优越些。前者屠宰后24、48小时的肌肉pH值为5.81±0.31和5.74±0.32,后者为6.3±0.35和6.35±0.41。  相似文献   

13.
在猪的杂交育种工作中,常通过屠宰分离胴体的骨、肉、脂、皮来测定胴体瘦肉率。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是比较麻烦。同时,经过分离的胴体变得支离破碎,损耗大,售价低。为探索估测胴体瘦肉率的简便方法,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目的根据肉猪胴体指标的回归关系,建立胴体瘦肉率的估测式。应用公式,可在生产性的屠宰流程中,直接测量胴体指标,计算胴体瘦肉率。由于不必进行专门屠宰分离胴体  相似文献   

14.
猪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大类。而瘦肉型猪以其瘦肉率较高而深受市场欢迎。从国外引进的丹麦长白、大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猪都属于瘦肉型品种。这些猪在90kg时屠宰,胴体瘦肉率一股在63%~68%。目前,我国主要靠引进上述瘦肉型种公猪与当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猪的屠宰体重、营养处理和杂交对胴体组织和器官生长的影响,瘦肉型猪攻关课题所属的生长发育课题组于1983到1985年研究了杜哈一代杂种猪不同体重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适宜屠宰时期。据对杜哈一代杂种100头(公母各半)屠宰测定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出杜哈一代杂种间公猪(阉)和未阉母猪胴体组织和器官发育的特点,为商品猪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屠宰场猪的宰后检疫中经常发现有些胴体黄染的问题。胴体黄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黄疸 ,一种是黄脂。它们的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是截然不同的。因此 ,准确鉴定 ,正确处理这两种肉对肉检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 肉眼鉴别 在肉联厂的肉品检疫中 ,一般是在屠宰流水线上进行 ,检  相似文献   

17.
选择59头高原瘦肉型猪,断奶后每个血统选用5~6头公猪为一组,经育肥达90 kg体重屠宰,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全期日增重均在500 g以上,但各世代有差异.其胴体品质较之互助猪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追求更好的食品质量目标,丹麦肉类研究所和Aarhus大学与丹麦猪研究中心一起成立了一个项目.项目研究小组打算生产5个不同的杂交猪种:杜洛克母猪和长白猪×约克夏母猪与卷毛公猪(匈牙利羊毛猪)和黑色伊比利公猪进行杂交(图1、2、3、4).除这4个杂交猪种之外,还设有一个对照猪种,即用长白猪×约克夏母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出传统的屠宰猪.所有的猪在83 kg热胴体重时进行屠宰,表1列出了各杂交猪种的名称缩写和相应的屠宰日龄.  相似文献   

19.
金华猪适宜屠宰体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金华猪的适宜屠宰体重,将近3年来屠宰测定的金华猪按屠宰体重分为三组,分别为65~70 kg、70~75 kg和75~80 kg 3个阶段。结果表明,金华猪体重在70~75 kg时屠宰,屠宰率为68.58%,瘦肉率为53.92%,三点平均膘厚3.19 cm,系水力为0.392,胴体肉质理想,综合分析认为金华猪体重在70~75 kg时屠宰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新疆某屠宰场牛屠宰及分割中微生物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某规范化屠宰场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牛胴体表面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屠宰加工企业控制牛肉的微生物污染,提高卫生质量提供参考。对屠宰过程中牛胴体冲洗前后、分割加工各个部位的牛肉、操作工人的手、刀具、操作台、传送带进行采样。按照GB/T4789.2—2008和GB/T4789.3—2008分别进行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两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同时调查了各个车间不同位置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以NY 5044—2008《无公害食品牛肉》作为参考。结果表明,规范化屠宰场在牛的屠宰及分割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牛胴体冲洗前后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为3.10 log cfu/cm2和2.49 log cfu/cm2(P0.05),分割肉在剔骨处和一次包装处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92 log cfu/cm2和4.87 log cfu/cm2(P0.05)。规范化屠宰场在屠宰及分割生产线上胴体表面和分割肉微生物污染比较普遍,除去肉牛自身的污染外,刀具、工人的手、操作台和传送带及车间环境是胴体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因此,要生产质量优良的牛肉制品,需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规范的生产操作和规范化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