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1986年,在省棉花害虫综防技术协作组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大面积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本文以1985年的资料为主,现将结果报道于后。一、基点设置与工作方法试验示范基点设在徐桥乡桥西、新丰、共和三个村,建立了2500亩的棉花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高产棉花看叶管理实践模式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1991~1994年在大荔县伯土乡基点,科学运用棉花看叶诊断技术,以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主茎展叶数、功能叶宽等数量指标与各生育阶段存在较稳定的同步关系为依据,按照本县广为种植的陆地棉中熟品种和两...  相似文献   

3.
生物调控技术对抗性棉虫的自控效应王合水,祁绍臣,刘秀改河南省尉氏县棉花办公室452170韩明保,戎惠民,史洪恩尉氏县农技中心1991~1993年在我县5个乡的5个村1900公顷棉田进行了棉花与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插花和棉田点种春玉米等种植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农牧渔业厅于11月19~21日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1992年棉花增产技术措施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产棉地(市)县(区)主管棉花生产的地(市)农业局长、经作科站长和县(区)经作站长,并邀请了江西省农业大学、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江西省棉麻公司及全国植棉劳模张才东、著名高产棉乡——彭泽县棉船乡党委书记、全国优秀领导干部方宜文  相似文献   

5.
高安县石脑乡地处红壤丘陵,是个以水稻为主的粮棉兼作地区。这个乡自1956年以来,年年植棉八千至一万亩,但单位面积产量仍在二十多公斤徘徊,198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关怀下,省农业厅和县、乡政府三级派人组成棉花技术指导联合工作组到该乡蹲点,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和技术指导,使粮棉油都获得了丰收,特别是万亩棉花过五十公斤再高产,改变了人们认为红壤不宜种棉,不宜高产的看法。全乡1982年播种棉花10000亩,总产皮棉450吨,比1981年244.5吨增长84%,亩产45公斤,每亩纯增皮棉25公斤,增长1.20倍。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全乡12个村,有3个村超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配合旱碱地棉花沟播技术的推广,于1984年春,按照农艺要求,研制了两台旱碱地棉花沟播耧。经徐压乡农技站在四个村的200余亩旱地、盐碱地棉田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发展棉花生产,1989年在开发的红壤山地首次试种了177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30公斤,高产的50~60公斤,如琅琚乡在红壤山地种植的5.8亩棉花,平均亩产57公斤,比水田平均亩产54公斤增产3公斤,而且投工、投肥、投药少。在红壤山地植棉有五大优点。  相似文献   

8.
胡建生  冯森茂 《江西棉花》1992,(3):41-41,46
喷施宝是近年推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于1990年在棉花上进行了简单试验,每公顷用75 ml兑水750 kg,在棉花现蕾和盛花期各喷1次,比对照增产16.7%。1991年江西省都昌全县销售7万支,笔者于9~10月分别到鸣山、徐阜、左里、春桥等乡进行了调查,进一步观察喷施帛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现将情况报道于后。 1 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恢复生机快喷了喷施宝的棉花,在2~3天内可明显见叶色变绿,茎杆逐渐变粗,生长加快,果枝增多。田间调查表明,已喷喷施宝的棉花,  相似文献   

9.
麦后移栽地膜棉基追肥分配试验总结缪永泉王新林龚梭钢(如东县潮桥乡农技站226401)麦后移栽地膜棉在潮桥乡已示范推广了3年。由于地膜的增温保湿效应,对缩短棉花缓苗期,棉花早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和配套麦后移栽地膜棉施肥技术,充分发挥移栽地...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棉花“三化”栽培技术是以“三化”(即全程化学除草、化肥促控、化学调控三项技术)为核心,配套其它相应增产技术而成的一项实用综合高产技术。1995~1997年该技术在本省的慈溪、上虞、萧山、余姚、平湖、海盐6个主产棉县(市)的57个乡(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频频滑坡,内压棉纺工业,外抑出口创汇。如何稳定棉花生产,已成为棉区各级政府和广大棉花科技工作者普遍关心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灌云县图河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向我们提供了颇具特色的经验。图河乡位于灌云县东部的黄海滩头,气候宜粮宜棉,耕作以旱为主。常年植棉面积25000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40%,是连云港市最大的产棉乡。近三年来,在全国棉花生产滑坡的大气候下,该乡的棉花面积却相对稳定,皮棉总产逐年增长。1987年全乡棉花面积恢复到2.5万公斤,比1986年增加8000亩,  相似文献   

12.
客土育苗在沿海棉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土育苗是用非棉花茬口较肥沃的表土育苗。具体做法是在冬前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茬口的表土作为来年育苗床土,就地或运到预定苗床,经过冬天施肥熟化培肥,第二年春天制钵育苗。1990~1991年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小区试验分别安排在东台市海堰乡、射阳县新洋乡和市郊区青墩乡,它们分别有15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24日傍晚,临清市唐园镇、尚店乡、青年办事处等七个乡(镇、办事处)的部分村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雹灾,对棉花、玉米、果园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中尤以棉花最重,面积8267hm2,绝产面积达到3133hm2。为总结经验,选点对棉田雹灾后的补救措施效果进行了调查。1雹灾及其对棉花的影响1.1雹灾特点。此次雹害发生在傍晚,来势非常凶猛,伴有7~8级狂风,先暴雨,而后冰雹,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路经唐园镇、尚店乡、青年办事处等七个乡(镇、办事处),时间平均9min,最长降雹时间为15min。冰雹小的直径有5mm,大的如鸡蛋。强度之大,危害之重为临清几十年…  相似文献   

14.
喷施“MC—棉宝”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棉花存在红叶、落叶及早衰的问题,1992年在全县21个乡(镇)进行了棉花“MC—棉宝”喷施试验,面积5700公顷,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喷施方法及效果:全生育期喷3~4次,每公顷每次用量2.25kg左右。各点设喷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按照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洞庭湖棉花综合试验站的设计要求,安乡县农业局在安乡县安裕乡五一村6组棉花高产创建核心区创建了面积为7.1公顷(106.5亩)千斤棉示范片。10月16日,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其中6.7公顷(百亩)每公顷成铃136.59万个,子棉产量达到7514.1kg,  相似文献   

16.
1 江西省棉花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我省地处亚热带南缘,棉花分布于北纬25~29度,东经114~117度之间,主产棉花的赣北棉乡分布在长江中游南岸和鄱阳湖水系两岸。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冷暖气流相遇,夏秋季受台风外围影响,从而形成春寒多雨、霉雨、伏旱、秋干或秋雨连绵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棉花地膜覆盖栽培能否在较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我们于1984年在小港乡北港村、荣圹乡棉种场、尚庄乡岗上村、拖船乡郭后村、袁渡乡太平村设了五个试验、示范点,地膜植棉共133亩,据实地考查结果,都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显著效果。一、地膜棉增产增收效果好据五个点调查,地膜植棉具有抗灾、省工、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越性。尽管1984年的气候条件对棉花生产不利,苗期低温多雨,中期高温低湿,后期秋雨烂  相似文献   

18.
都昌县万户乡塘美村棉农李咸龙,是我县丘陵红壤棉区典型的棉花高产户。植棉面积0.28ha,由于不断总结创新,大胆引用先进技术,91、92连续两年皮棉单产突破3000kg/ha 大关,创造了我县棉花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一种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技术性较强的作物。一般皮棉单产500kg/ha以上,每公顷需生产用工750个左右,每个生产用工可创产值16元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专业化的发展,棉花布局的集中,重点产棉区人平棉花种植面积达667m~2(1亩)以上,对地多劳少的棉农压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种植面积的落实,影响了棉花单产水平的提高和土地利用率。根据棉花生长的无限性和生长株型的可塑性特点,近年来,我们对棉花省力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江西省高安县石脑乡闻村壕上村小组,1991年全村植棉18.7 ha,采用省力栽培技术,皮棉单产平均为2025 kg/ha。石脑乡望城村郑春根全家2个劳力植棉0.802ha。采用棉花省力栽培技术,1991年共收  相似文献   

20.
《江西棉花》1995,(1):11-12
“建立棉花三高良种示范基地”项目工作总结九江县“棉花良种示范基地”项目课团组1994年,在省科委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有省棉科所、九江县科委、县种子站、黄老门乡政府、乡农技站等单位参加的联合专项课题组。在九江县黄老门乡红光村第5组建立了全省棉花“三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