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籽油是世界第三大油料,占据食用油以及工业用油市场。由于菜籽油高含油率,高转化率的特征,使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改进得到了大范围的研究与讨论。同时,在菜籽油的四个品种中,一级压榨菜籽油属于最上乘的品种,流通较少。因此,如何提高一级压榨菜籽油的生产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多年的生产经验,根据菜籽油的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质量的管理提出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传统工艺压榨的菜籽油(1号)和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品质及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区别。[方法]通过测定酸值、过氧化值、磷、色泽、生育酚、植物甾醇和反式酸,比较2种工艺对菜籽油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顶空萃取富集挥发性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的理化指标均优于传统工艺压榨的菜籽油(1号);经GC-MS检测和分析,冷冻凝香工艺压榨的菜籽油(2号)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硫苷降解产物相对含量提高,氧化挥发物(醛、醇、酮)以及杂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对降低。[结论]冷冻凝香工艺既能提高菜籽油的品质,又能增加菜籽油的特殊风味物质硫苷降解产物,起到了留香提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低温压榨可显著提升油脂和饼粕的质量。目前德国的小型天然菜籽油冷榨油厂,其低温压榨油经沉淀过滤而无须精炼即可直接装瓶出售,售价是菜籽色拉油的3~5倍。但国外设备昂贵,处理量小,对原料要求高,  相似文献   

4.
挤压加工对菜籽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五因素五水平二分之一实施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挤压系统参数(模孔长度、模孔直径、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水分)对干法挤压膨化带壳菜籽制油工艺中制得的压榨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POV)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法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得压榨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榨笼中挤出的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明显低于传统压榨菜籽油。油脂品质超过四级压榨油,接近三级压榨菜籽油。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常用的菜籽油出油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2种,压榨法与浸出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只通过物理压榨的方法生产食用油,后者是在生产中利用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但是在压榨食用油溶剂残留量检测中仍存在残留量超标现象。因此,本文对国标食用油溶剂残留量检测及压榨过程进行介绍,分析造成压榨四级菜籽油溶剂残留量超标的原因,以减少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浩  陈文强  邓百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30-483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压榨工艺的3种食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食用菜籽油中均含有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β-谷甾醇,均未检测到豆甾醇;其甾醇总含量以双低脱皮冷榨油最高,脱皮冷榨油次之,最低为普通成品油。同时,在所有样品中测出的3种甾醇中均以β-谷甾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从市场收集到57个品牌食用菜籽油,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每个油的脂肪酸含量,比较了不同制油方法和不同精炼等级所获得菜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差异。研究表明,浸出法处理对脂肪酸的损失较小,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脂肪酸含量均比压榨法高,而芥酸的含量则低于压榨法。菜籽油的精炼等级越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越高,而亚麻酸和花生烯酸的含量则越低,芥酸含量下降的最为明显,一级菜籽油芥酸含量低于1%。本结果为改进菜籽油加工工艺和提高菜籽油营养保健功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菜籽油是我国国产第一大宗食用植物油,在发展优质健康食用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菜籽油加工产业面临品质低、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等技术难题,以黄凤洪研究员为首席的油料品质化学与营养创新团队经10多年协同攻关,基于油菜籽品质和加工特性,突破了油菜籽精选、微波调质生香、低温低残油压榨、低温绿色精炼、自动控制、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创新性地建立了高品质浓香菜籽  相似文献   

9.
信息     
正油菜7D榨油新技术研发成功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自主研发的高品质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颠覆了传统土榨工艺和人们对菜籽油的认识。据专家介绍,该技术以安全、绿色、高产、高效、高质、低耗、智能(7D)为理念,突破了油菜籽精选、微波调质生香、低温低残油压榨、低温绿色精炼、自动控制、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与传统榨油工艺相比,工序减少了50%以上,采用物理压榨、  相似文献   

10.
建立SP-2560脂肪酸专用柱和ZB-WAXplus毛细管柱对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对来源及品牌商标不同的60个菜籽油(其中低芥酸菜籽油41个,高芥酸菜籽油19个)样品进行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总合格率为58%,其中低芥酸和高芥酸菜籽油中合格率分别为66%和58%,并总结出在质量不合格的菜籽油中大豆油是主要掺假种类之一,为食用油的健康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温压榨可显著提升油脂和饼粕的质量.目前德国的小型天然菜籽油冷榨油厂,其低温压榨油经沉淀过滤而无须精炼即可直接装瓶出售,售价是菜籽色拉油的3~5倍.但国外设备昂贵,处理量小,对原料要求高,不利于在我国推广.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加工中心黄凤洪研究员为首的团队,研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低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新型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能力可达80~100/吨,天的成套技术设备.该成果的问世,实现了菜籽脱皮、冷榨、膨化高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生产流程的连续作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2010,(7):4-4
在《中国证券报》的一项调研中,国内不少油脂压榨企业忧心忡忡地表示,外资步步紧逼将影响到众多民族压榨企业的生存,不排除国内菜油行业重蹈某些产业的覆辙。菜籽油压榨行业是目前国内油料油脂行业中唯一没有被外资控制的行业,众多的民族企业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不容忽视的是,外资油厂的渗透和包围已经形成。在压榨领域,外资企业已经完成在各油菜籽主产区布点设厂,产能远远超过了国内任何一家内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油分双低优质油菜冷榨菜胚油的品质特点及营养价值,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脱皮冷榨工艺技术对高油分双低优质油菜进行加工,并对冷榨菜胚油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冷榨菜胚油脂肪酸组成为12种,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占总脂肪酸的6.7%;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93.2%;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分别占61.2%、16.6%和9.4%,与普通压榨菜籽油相比,油酸含量高9.6百分点、芥酸含量(2.5%)低10.2百分点,符合国标GB 1536—2004中低芥酸菜籽油的质量要求。维生素E含量为500.23mg/kg,植物甾醇含量为238.85 mg/100g;不含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食品添加剂,不产生反式脂肪酸。冷榨菜胚油色泽Y≤35、R≤4.0,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为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0.1%,酸值≤2.1mg KOH/g,过氧化值≤1.5mmol/kg,加热时均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未加深;溶剂残留量为0,均符合国标GB 1536—2004的质量要求。黄曲霉毒素B1≤2.50μg/kg,苯并(a)芘≤0.90μg/kg,总砷≤0.01mg/kg,铅≤0.09mg/kg,均优于国标GB 2716—2010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84-185
从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油菜生产。钟祥市油菜生产应从品种品质抓起,实行统一供种,规模种植,为开发低芥酸菜籽油和高油酸菜籽油产品奠定基础;推广轻简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品带动,达到提高油菜籽价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豆粕品质影响因素 豆粕的色泽、形状、气味等感官指标直接关系到其理化指标的好坏。影响豆粕的质量因素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原因。 1.1产地原因 William(1997)对来自不同国别的大豆粕进行研究,结果见表 1。 1.2豆粕生产工艺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四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预压后浸出法。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大豆饼粕的加工工艺流程:大豆→清洗→扎坯→蒸炒→①②③ ①预压榨→破碎→浸出→湿粕蒸烘→冷却→豆粕;②浸出→湿粕蒸烘→冷却→豆粕;③压榨→豆饼。 …  相似文献   

16.
通过低温液压压榨技术研究火麻仁油脂的提取工艺。首先对火麻仁原料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压榨的时间、温度、压力以及投料量对火麻仁出油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液压压榨火麻仁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火麻仁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巴马产的去壳火麻仁原料含油率高达56.53%,且以液压压榨出油率最高,其压榨油脂品质最佳。液压法压榨火麻仁油的最佳工艺为:投料量500 g,压榨压力50 MPa,压榨温度70℃,在此最佳条件下火麻仁油的出油率为44.01%。经检测,所得的火麻仁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一、油菜籽制油新技术目前国内菜籽油的制取方法一般采用预榨—浸出法制油工艺。由于油菜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增加,油菜产品的综合开发以及石化能源紧缺,利用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等因素,将促使油菜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种子处理 选用抗(耐)病性品种.二熟制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高产、稳产、纯度好的杂交油菜品种;三熟制应选择生育期较短(其生育期的长短以不影响二茬、三茬作物的生长为宜)的杂交油菜品种或普通的白菜型油菜品种.播前将种子进行盐水消毒和除杂.盐水选种可以淘汰菌核和杂物、秕粒,从而提高可用种子质量,其方法是用10%的盐水浸种并搅拌5 min,除去漂于水面的异物,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数次,晾干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19.
油菜籽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资源之一,2008年全国油菜籽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油-稻-稻”种植模式,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双低”油菜籽即油中芥酸含量低于5%,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45微摩尔/克的一种优质油菜籽,用该原料制取的菜籽油即为“双低菜籽油”。  相似文献   

20.
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以玉米胚芽为原料加工而成。它与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其它植物油相比,有明显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脑血栓、高血压等疾病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植物油,尤其适合孕妇、病人以及中、老年人长期食用。用玉米加工胚芽油,可分为提取胚芽——加温干燥——轧坯蒸坯——装垛压榨——卸垛整理五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