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以及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特点,主要分析了快速检测技术对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影响,包括:快速检测技术提高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增强现代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为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保障、降低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成本以及其他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呈现 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种符合现代人们需求的食品走向市场。加大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保证食品安 全的质量,及时发现各种食品安全隐患,保证大家的食品安全。本文主要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 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全社会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鲁满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89-6590
论述了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与发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核酸探针检测技术、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以及作为快速检测的胶体金技术。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分有必要,而在监管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快速检测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分析了包括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等在内的三种快速检测技术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情况,并就应用相关问题与改善对策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肉眼易判断、检测时间短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本文从动物源性食品及植物源性食品两方面,对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以及食品企业原料现场快速检测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中食品检测的方法有几种,而快速定性检测是一种高效方便的监管方法,目前各类食品安全监管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采用,获得明显的效果。伴随着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快速检测中存在的检测项目单调及检测面窄的弊端露出水面,这两种情况严重约束着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拓展食品快速定性检测项目现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接下来针对该问题开展具体论述,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在食品快速定性检测项目拓展相关方法,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在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中,病原微生物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对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类健康意义重大。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如微生物培养法和菌落技术法耗时费力,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目前已报道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各项检测技术的特点,为新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通讯》2006,(5):64-64
从召开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项目验收会上了解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建立了219项实验室检测方法,其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50种农药,兽药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122种兽药,并研制出了81个检测技术相关试剂(盒)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集多项检测技术于一体的食品安全监测车不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成为移动式检测实验室,在2005年松花江水环境污染实时监测等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还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和预警系统,构建了全国共享的污染物监测…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火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日益严峻的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快速检测技术简便、快速、易行,它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现场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在实践应用中,该技术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工业染料苏丹红Ⅰ号的检测与监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苏丹红Ⅰ号的理化特性、以及在食品中违规使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和残留检测技术 ,并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19,(16):257-259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及食品检验检测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监管模式下如何改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其次,做好食品检验检测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统筹规划,国家、省、市、县4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经费的作用,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总体部署,抽检做到全覆盖。再者,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考核,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因此,在新监管模式下,强化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管理,才能从源头入手、从根本上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月义  韩之俊  季任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317-11320
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美国、欧盟以及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进行食品的快速检测,具有无需标记、前处理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以及能实时、连续监测生物分子动态反应过程等特点.详细论述了SPR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农药残留、细菌、病毒、重金属和糖类的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基础,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实现市场流通领域现场、进出口岸等快速检测的需要,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就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明确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监测食品的安全至关重要。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其专业的检测技术以及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测工作需要非常先进以及专业的农产品检测技术,所谓农产品监测技术,是指对农业产品的质量以及营养各个方面的进行专业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有利于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推动地方农业事业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是国之根本,随着农业事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这也引起了政府和广大百姓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了新闻热点问题。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农产品检测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对农产品进行科学的检测从而防止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在互联网时代,怎样吃得更安全?与会专家建言献策,提出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办法,提高监管效能。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信息技术之一,大数据技术如何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效能?在正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成都,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文章介绍了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并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质量标准》2012,(4):78-78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增强监管能力.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法规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过程控制、进出口食品监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足,本文谈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型,主要包括:多元化权利配置、合作式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素质以及技术性监管理念等。转型后可以建设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监管,具有激励性机制、结果评估,依靠先进技术的合作化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足,本文谈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转型,主要包括:多元化权利配置、合作式法律制度、全方位提高素质以及技术性监管理念等。转型后可以建设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监管,具有激励性机制、结果评估,依靠先进技术的合作化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