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 对东海大陆坡及冲绳舟状海盆的生物资源,人们一直很关心。特别是被资源问题所困扰的以西底拖渔业界,强烈希望开发这一海域。1967年秋,水产厅为了调查远洋单拖渔场资源和开发新渔场,建造了大型调查船开洋丸。同年12月分配给西海区水产研究所并进行了第一次大陆坡调查。这次调查的重点是东海大陆坡,不包括琉球群岛一侧的陆坡。拖网得到的鱼种达160多种,其中有学术价值很高的深海性生物。并且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应试制适合于凹凸不平海底的渔具以及详细调查太平洋斯氏柔鱼(渔获水深在120~740米之间,幅度相当大)。 相似文献
5.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mm,平均体长223.9mm。体重范围30~1470g,平均体重231.5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期在4-8月。方头鱼属广食性肉食性鱼类,在繁殖期间不停食。本海域的日本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6°00′E以东海域,白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4°00′E以西海域,124°00′~126°00′E为混栖区域。方头鱼在深水流网作业渔获总重量中约占30%,居其它种类之首。目前方头鱼资源虽未见明显衰败,但与早期比较,其产量占深水流网总渔获量比重已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合理利用,保护该种资源维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东海南部渔场银方头鱼Branchiostegus argentatus (Cuvier)、黄鲷Taius tumifrons (Temminck et Schlegel)、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 (Houttuyn)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3-1994年“闽东北外海底层流刺网渔具渔法研究暨资源调查”,是首次用底刺网渔具,对东海南部渔场底层小宗经济鱼类(银方鱼、黄鲷、金线鱼)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专业性调查。通过对北纬26°10′-29°40′、东经121°20′-125°50′范围内36个渔区,进行大面积专业性探捕和生产性重点探捕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就探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开发利用意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以西东、黄海作业的日本以西底拖网渔业,是长崎市的基于渔业。近年由于日韩、日中新渔业协定的生效,致使作业水域缩小,加上东、黄海底鱼资源的衰退,而面临末落的边缘。长崎市为了重振以西底拖网(双拖)渔业的生产,决定于2008年7月21-8月18日,派出一对底拖网船(单船总吨160t), 相似文献
8.
9.
在全球的鱿鱼类产量中分布于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滑柔鱼(通称为阿根廷鱿鱼)产量最大,居全球首位,1999年产量增至115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但以后随着资源的恶化,2002年减至51.1万t,同时继续逐年在减少,据说2004年产量剧减至近10万t,而引起了产鱼国阿根廷和生产国日本的莫大关注。为了摸清阿根廷鱿鱼资源状况,阿、日两国于2005年1月签订了两国间渔业协议,并决定共同实施对阿根廷鱿鱼资源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是日本远洋金枪鱼延绳钓船的重要作业渔场。日本水产厅为了摸清该水域以延绳钓捕捞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于9月3日派出该厅渔业调查船照洋丸(2581t)赴印度洋进行金枪鱼类资源的调查和探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联合国为了应对绿色和平组织等提出的底拖网渔业破坏了公海深海海底脆弱的生态系,给稀少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应禁止在公海进行底拖网作业的要求,从而提出了在尚无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的空白海区(公海)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底拖网渔业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