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宣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作物学会花生学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办的“新千年国际花生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9月 4日至 7日在中国青岛成功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促进新千年花生科研、生产与利用”。阿根廷、中国、日本、南非、泰国、美国和越南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的官员和代表以及科技部、农业部、外经贸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省政府和…  相似文献   

2.
主 席 :万书波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 ,中国副主席 :WilliamDDar,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所长 ,印度    ThomasG .Isleib ,美国花生研究和教育学会主席 ,美国理 事 :栗铁申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中国  OscarGiayetto ,国立RioCuarto大学教授 ,阿根廷  S .N .Nigam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印度  C .L .LGowda,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RMP主任 ,印度  曾令清 ,农业部官员 ,中国  A .JCillers,国家农业…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省农科院、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作物学会花生学组、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办的“新千年国际花生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9月 4日至 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美国、阿根廷、南非、日本、越南、泰国及中国的 1 0 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玺 ,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 ,副市长于冲 ,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省政协原主席、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总团团长陆懋曾 ,…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国际花生会议于1991年11月25日-30日,由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简称国际半干旱作物所)主持,在印度海德拉巴该所总部召开。这是继1980年第一届国际花生会议之后,近年来有关花生生产、科研、贸易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会议。来自44个国家200多位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我国派出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是中国农科院科研部李建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泽永、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禹山林和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黄炳超。  相似文献   

5.
袁美 《花生学报》2006,35(1):24-24
受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的毯请,2005年3月至9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曩美博士前往该研究所(简称国际半干所)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花生遗传转化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所科学家应用土壤农杆菌、微弹击法和电击穿法开展花生转化和再生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花生条纹等主要花生病毒壳蛋白的基因克隆和构造,将作为外源抗性基因导入花生。可望不久将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由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花生病毒检测和鉴定技术培训班于1990年10月15—26日在武昌开班,该培训班讲授花生病毒检测和鉴定技术,重点传授酶联免疫血清试验(ELISA)中应用青霉素酶系统、蛋白质A包被以及点免疫(DIBA)等八十年代先进植物病毒检测技术。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所豆科病毒室主任、高级植物病毒专家D.V.R.Reddy博士亲临培训班讲授试验原理、传授试验技术。学习期  相似文献   

8.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nte-rnational Corp Research Institefor Semi—Arid Tropics)简称ICR-ISAT。是国际农业协调小组领导下的13个农业研究中心之一。1972年建于印度海德拉巴市东北25公里处,占地约2万亩,全所约1000人。 半干旱所的任务是为发展和稳定半干旱热带地区农作物产量而服务。具体任务:1、作为全世界高粱、珍珠粟、花生、木豆、鹰嘴豆等5种作物的种质资源中  相似文献   

9.
花生     
1、绪言 花生或者落花生的种子内油分(43—55%)及蛋白质(25—28%)两者都丰富,对人类的营养做出重要的贡献,栽培花生主要是为其所含植物油,但是蛋白质部分也含有合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St. Angelo和Mann,1973)。这个作物的面积(1967——69)约为1,800万公顷,产量(带壳)约为1,600万吨。全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主要是36°N~36°S范围内,都生产花生。印度、热带非洲国家及中国是主要生产国(McGill,1973)。  相似文献   

10.
龙舌兰麻杂种11648(Agave hybridNo.11648以下简称11648),是华南热带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为了探索高产低成本的栽培技术,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总结  相似文献   

11.
康树立  詹海燕  金焱  杨巍 《杂粮作物》2005,25(6):384-385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与我国主要大田粮油作物比较,花生是我国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为数不多的农产品.我国加入WTO后,花生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额持续增加,入世后的第一年(2002年)出口达到77万t,创汇达到4.5亿美元,在国际花生出口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第一花生出口大国.辽宁省花生因品质优良,色泽鲜艳、美味可口、不含黄曲霉毒素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更高的声誉,因此提高花生产量,搞好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不是花生起源地,花生种质资源比较贫乏,中国南方花生生态区以前更是缺少高抗和优质花生遗传资源.过去的20年间,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从国际半干旱作物研究所引进了1500份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特征特性分别进行鉴定研究,高抗和优质资源是鉴定筛选的最主要目标.通过田间种植、人工接种试验和品质分析,共鉴定筛选出了高抗锈病资源226份、高抗青枯病资源49份,其中10份表现双抗(锈病和青枯病),55份种质含油率超过54%、28份种质蛋白质含量超过30%.部分优异的种质资源或其杂交后代已经作为育种亲本在南方花生生态区内花生育种机构中利用,并选育了粤油223、汕油71、汕油523、粤油200、梧油4号、泉花10号、粤油79等一批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是一种喜温作物,学名Arachis hyposaea L。我国农民习惯把花生叫作落花生、六月豆、长果、珍珠豆等等。现在生产上栽培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熟性来区分,有早、中、晚熟三种,早熟种生育期为130天左右,如伏花生;中熟种145天左右,如徐州68—4;晚熟种为165天左右,如蓬莱一窝猴等。以花生植株的分枝与主茎形成的角度,可分成直立、蔓生、半蔓三种。第一对侧枝生出后,就斜着向上生长,形成四十五度  相似文献   

14.
活力素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要的微量元素。据报导在玉米、小麦上使用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因此1990年我们在花生上进行试验,观察其对花生增产的效果,并且与钼酸铵等作一比较。一、供试作物:花生,品种鲁花9号。二、供试药剂:活力素(北京富华养生活力素总厂),壮苗素(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氧化乐果、钼酸铵。三、处理: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的农业面临严峻挑战,花生是国内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大宗作物,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发挥濮阳地区花生生产的自然、区位和科技区域优势,推进花生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该区经济振兴的龙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麦套种花生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套花生是以小麦为前茬的套种技术。依据小麦、花生两作物的生育特点、经济性状表现及生育进程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调整时间差和垄、畦的宽窄可以有效地利用生育季节和作物边际优势,使之产量提高,效益增加。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朝阳市八里堡进行,共设5个处理。各处理总面积0.49hm2,以小麦清种,麦茬复种大豆为对照。供试作物:春小麦(辽春10号),花生(锦花5号、花37、90 128),大豆(早熟快豆)。试验地为砂壤潮褐土,秋翻春整地做垄做畦。小麦3月23日播种。随播种(纯面积,下同)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92.5kg/hm2,三叶期追施尿素22…  相似文献   

17.
为了增加F_1代和其它遗传材料,花生需要营养繁殖。早先报道的插条方法唯一依赖的就是植株的顶节(Harvey andShultz,1943;Gregory等,1951;Ashriand Goldin,1964),但它不适于印度半干旱热带地区田间条件。现介绍一种新的营养繁殖方法,叫成熟植株四分法(MPQ法)。 MPQ方法:将成熟摘去荚果的母株一  相似文献   

18.
由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农业气候研究室主持召开的食用豆类作物农业气候学研讨会议以及亚洲豆类作物协作中心主持召开的协调员会议于1988年12月5日至17日在印度海德拉巴半干旱所内举行。南亚和东南亚的11个国家即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农业气候学专家、协调员和半干旱所的科学家以及某些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97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有2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亚洲食用豆类协作网(Asian Grain Legumes Network)  相似文献   

19.
国际热带半干旱地区作物研究所属国际农业协调小组领导下的13个国际农业科研中心之一,位于印度安哥拉邦海的拉巴市西南25公里处。全所拥有工作人员约2000名,年经费一般在八千万美元左右。该所为高梁、珍珠粟、木豆、鹰嘴豆。花生等5种作物的世界性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20.
国际半干旱研究所亚洲中心的花生遗传转化研究K.K.Sharma等已经知道有多种生物限制因子给花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利用一系列的基因进行转化为培养抵抗多种限制因子的花生品种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然而由于没有较完善的转化方法,要在花生这种作物上产生新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